APP下载

陶力峰:我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

2022-09-22王珏婧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浦江人大代表村民

文/王珏婧 谢 丽

“我多年来扎根在农村基层,对人大代表的身份倍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谈起农村建设,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党总支书记陶力峰颇有感触。当东夏村“浦江之首”的名称越来越为人所知时,陶力峰也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进。连任了松江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的他坚持融入百姓、服务群众,今年年初还被选为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扎根基层群众 锤炼代表初心

“景也美了,路也宽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在村民们口中,如今的东夏村水清、岸绿、路洁、树齐、宅美,而仅仅几年前,这里的道路在雨季还会漫水。陶力峰作为村里的“第一责任人”,近年来带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令东夏村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宜居村庄”。

随着东夏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平移项目的进行,他积极开展走访调研,认真倾听村民关于平移新房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不停往返于各部门与群众之间进行沟通,尽心尽力解决实际民生问题,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今,东夏村平移一期项目150户已竣工,并于2021年5月交付村民使用;二期项目322户预期今年内交房。

在“进镇上楼”过程中,由于文件要求,首批重点聚焦“三高两区”农户,且达到组团率才能正式启动项目。作为平移试点村,东夏村规划撤并8个自然村。为全面保障零散无平移资格权户的住房权益,陶力峰再次向政府提出建议,要求不受组团率限制、整村推进“进镇上楼”。通过多次沟通交流,政府同意该项提议,为百姓解决了急、难、盼、愁,为东夏村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履行了代表职责。

引导村民自治 融入农居环境

由于习惯了种地,平移后的村民开始在绿化带里种植蔬菜、果树,引发了各类环境问题和矛盾纠纷。在陶力峰与两委班子的商议下,平移后的新社区很快出现了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村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浦江”议事队伍,探索出了一条“多方联动、自治共治、破陈推新”的农村新社区治理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和正确引导,乱种植的现象已消失。为不断加强民风、乡风的精神文明建设,东夏村的新社区里还举办起了各种普及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等相关知识的讲座,每月都开展新老村民的融合活动,借助迎国庆、暖重阳、绘新家、共献策等主题活动营造了有温度、有灵魂的社区大家庭氛围。

▲陶力峰代表(右)

发掘产业优势 助力百姓富裕

既要令百姓安居乐业,又要让乡村生机盎然。但面临“人老、地老、空心村”窘境的东夏村如何留得住老村民、吸引来新村民?作为基层人大代表,陶力峰开始因地制宜地发掘乡村产业价值,将着眼点和发力点放在了得天独厚的文旅产业之上。在联合上海浦江之首乡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上海思尔腾茸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后,“文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东夏村逐渐实现:在临近浦江之首的开放式林地开辟松茸采摘园,打造绿皮火车集市;盘活闲置土地用于文创、青创、康养产业开发,开辟村民增收的新途径;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发掘民宿餐饮等新业态,在提升村居环境的同时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同时,在陶力峰的积极推介下,东夏村的美丽形象逐渐出现在各类媒体宣传中,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浦江之首”逐渐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村内正式停车位紧张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陶力峰在今年初的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东夏村乡村振兴核心建设区域相关工作建议》,分别建议加快东夏村的桥下空间建设和合理规划林下空间,为村中划定临时停车场,为居民提供户外休闲公共空间。如今,桥下空间已在加紧建设中,林下空间得到了合理规划和利用。

“人大代表不仅要反映社情民意,更要更好地为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在陶力峰的积极履职下,东夏村正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猜你喜欢

浦江人大代表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陈毅颂
春梅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辽宁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