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彦河套盆地临河区块深层井壁失稳钻井液对策

2022-09-21闫睿昶张宇吴红玲曹斌王冠军付跃华程智

石油钻采工艺 2022年2期
关键词:抑制性滤饼岩样

闫睿昶 张宇 吴红玲 曹斌 王冠军 付跃华 程智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2.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华北油田近年来重点在巴彦河套临河区块深层展开勘探部署,拥有探矿权区块总面积11 063 km2,预测石油远景资源量约6亿t,天然气远景资源量479.35亿m3。吉华X井、临华Y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进一步展示了该区块规模资源前景。但是该区块地层岩性变化剧烈,储层埋深大,以磴探1X井为例,三开结构,完钻井深6 460 m。该井主要钻遇地层为古近系、白垩系,使用KCl钻井液体系,钻进过程中频繁遇阻划眼,完井过程中出现电测仪器遇阻卡,完井周期在总周期占比达到35.37%,古近系最大井径扩大率为115%,最小井径扩大率为−20.29%,平均井径扩大率为69%,井壁失稳问题严重。为此,在确定磴探1X井井壁失稳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KCl钻井液优化方案,为巴彦河套临河区块深层钻井井壁失稳难题提供技术支持。

1 失稳井段岩样特征分析

1.1 矿物组成分析

全岩定量分析及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见表1、表2,可以看出,磴探1X井古近系地层以黏土矿物及石英为主,其中黏土矿物占比44.7%~61.7%,平均52.3%。黏土矿物以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和伊蒙间层为主,其中伊蒙间层含量最高,占比52%~68%,平均61%,岩样具有较强的水敏性。

表1 磴探 1X 井古近系地层岩样全岩组成Table 1 Bulk rock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Palaeogene core samples, Well Dengtan-1X %

表2 磴探1X井古近系地层岩样黏土矿物相对含量Table 2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Palaeogene core samples, Well Dengtan-1X %

1.2 微观结构分析

根据伊蒙间层含量,选取1#及3#岩样进行扫面电镜分析。从图1可看出,1#砂泥岩样胶结较致密,胶结物主要为粒间伊蒙混层、伊利石等黏土矿物、方解石,孔隙类型主要为粒晶间微孔隙,孔隙多小于 1 μm,少量孔隙 1~5 μm,矿物颗粒边缘残余微缝隙宽1~2 μm;3#岩样为泥岩,结构较致密,局部见微裂缝,宽约10~15 μm。黏土矿物主要为伊蒙混层、伊利石等,孔隙类型主要为泥晶间微孔隙,孔隙多小于 1 μm,少量孔隙 1~2 μm,残余微缝隙宽 1~2 μm,局部见微裂隙。由此可见,钻井液侵入岩石微裂缝,水楔作用造成裂缝扩张,进而造成剥落掉块是井壁失稳的可能主因[1-4]。

图1 磴探1X井岩样扫描电镜图片Fig.1 SEM imaging of the core samples, Well Dengtan-1X

1.3 岩样清水浸泡实验

将岩样置于清水中,定期观察岩样变化。从图2浸泡实验结果发现,岩样表面有气泡逸出,随浸泡时间的增加有少许水化现象,岩样浸泡约10 min出现裂缝,约1 h裂缝扩张导致岩样碎裂,浸泡8 h后的岩样强度下降明显,轻触崩裂。

图2 磴探1X井岩样清水浸泡实验Fig.2 Clear water soaking of the core samples, Well Dengtan-1X

2 井壁稳定钻井液对策

通过对失稳井段岩样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巴彦河套盆地临河区块深层地层微裂缝发育,钻井液滤液侵入岩石微裂缝,水楔应力下造成微裂缝扩张,同时地层伊蒙间层含量高,强水敏,滤液侵入后地层在水化作用下导致坍塌压力进一步增加,进而导致剥落掉块是井壁失稳的主因[4-10]。因此,对原钻井液性能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原钻井液抑制性和封堵能力、改善滤饼质量的技术对策。

磴探1X井三开采用的KCl盐水钻井液体系配方为:4%膨润土基浆+0.5%包被剂BZ-1+1.5%抗高温防塌降滤失剂REDUL2+2%抗盐降滤失剂KJAN+1.5%提切剂HFL+2%高效封堵防塌剂SN+2%油层保护剂+1.5%封堵润滑剂KRLQ+8%KCl+10%有机盐(加重剂)+2%超细钙。尽管该体系常规性能符合设计标准,但体系配方主要以KCl增强抑制性,防塌剂和超细钙提高封堵性,钻井液抑制性来源单一,而KCl对于硬脆性泥页岩效果有限,同时KCl在循环过程中钾离子持续消耗,易导致抑制性不足;体系封堵性由于粒径不匹配,无法有效封堵地层微裂缝,钻井液中自由水易渗流进入地层,使得岩石水化剥落。因此,针对体系抑制性及封堵性问题,考虑在原体系基础上,引入小分子抑制剂,通过小分子抑制剂与KCl协同增强抑制性;引入成膜性的纳米级、微米级粒径颗粒,对地层微裂缝及滤饼进行有效封堵,减缓钻井液中自由水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地层渗流,阻止地层岩石在水化应力下的剥落掉块,从而实现钻井液体系抑制性与封堵性的改善,解决井壁失稳问题。

2.1 抑制性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巴彦河套地区钻井液抑制能力,优选小分子聚胺抑制剂BZ-JAI,通过无机盐与BZJAI的协同效应稳定井壁。

2.1.1 滚动回收实验

将岩样破碎为8~10目的岩屑,进行滚动回收实验,由表3可看出,清水回收率为82.8%,8%KCl溶液滚动回收率接近95%,5%KCl配合聚胺抑制剂溶液,滚动回收率接近100%。

表3 磴探 1X 井岩屑滚动回收率Table 3 Rolling recovery of cuttings, Well Dengtan-1X

2.1.2 浸泡实验

使用 5%KCl+2%BZ-JAI、8%KCl溶液浸泡磴探1X井古近系岩样,结果见图3,岩样在溶液中有气泡逸出,无明显水化及碎裂现象;5%KCl+2%BZJAI溶液浸泡24 h后岩样仍基本保持原样,8%KCl溶液浸泡24 h后岩样表面出现少许细小裂缝。

图3 磴探1X井岩样抑制剂溶液浸泡实验Fig.3 Inhibitor solution soaking of the core samples,Well Dengtan-1X

2.1.3 浸泡岩样微观结构分析

取磴探1X井古近系岩样分别浸泡于清水、2%BZ-JAI、5%KCl、5%KCl+0.5%BZ-JAI溶液后进行电镜扫描。由图4可以看出,清水浸泡的岩样,分散严重,岩样表面由于水化膨胀裂缝发育;5%KCl等抑制性溶液浸泡后,表面光滑平整。相对而言,聚胺及KCl都对岩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5%KCl+0.5%BZ-JAI溶液抑制性最强,能够有效抑制自由水对岩屑的水化分散作用。

图4 浸泡岩样电镜扫描图片Fig.4 SEM imaging of the post-soaking core samples

2.2 封堵性评价

根据井壁失稳对策,通过引入成膜性的纳米级、微米级粒径颗粒,对地层微裂缝及滤饼进行有效封堵,减缓钻井液中自由水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地层渗流,从而避免水敏性地层垮塌。封堵剂BH-NFT为液态微纳米级微球状封堵剂,D50为 0.445 μm,D90为0.669 μm,对其进行评价实验。

2.2.1 成膜实验

图5为在井浆中加入2%封堵剂BH-NFT前后中压失水所形成的2块滤饼,可以看出,加入封堵剂后形成的滤饼,外观致密,韧性高,使用清水对该滤饼再次进行中压失水实验测试滤失量,未加2%BHNFT的滤饼中压失水为 2.7 mL,加入2%BH-NFT的滤饼中压失水为2.2 mL,滤失量较低18.6%,表明BH-NFT封堵剂在滤饼表面具有成膜效应。

图5 加入封堵剂前后井浆滤饼对比Fig.5 Mud cake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plugging agents

2.2.2 岩粉膨胀实验

将磴探1X井岩样粉碎成120目岩粉,使用清水、2%BH-NFT溶液、2%乳化沥青溶液分别测试其岩屑膨胀率,结果表明,2%BH-NFT溶液、2%乳化沥青溶液岩屑膨胀率分别较清水降低46%、12%,BH-NFT封堵性优于乳化沥青类封堵剂。

2.2.3 滤饼微观结构分析

选择5%膨润土浆、5%膨润土浆+2%微纳米封堵剂BH-NFT、井浆、现场井浆+2%微纳米封堵剂BH-NFT形成的滤饼进行电镜扫描,评价封堵材料加入后对滤饼的影响。由图6可以明显看出,体系加入微纳米封堵剂BH-NFT后,滤饼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原本存在的微裂缝被一层致密的膜包裹,能够显著提高形成滤饼的封堵能力。

图6 滤饼电镜扫描图片Fig.6 SEM imaging of the mud cake

2.3 综合评价实验

2.3.1 流变性

现场实际应用时通常抑制剂加量0.5%~1%,封堵剂加量1%~2%。室内以井浆加入上述不同用量的处理剂,评价各处理剂配方对井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2#及3#配方中压失水较原井浆下降明显,4#及5#配方中压失水较原井浆上升。各配方老化前终切上升明显,老化后终切下降至井浆老化后水平。

表4 处理剂加量对磴探1X井钻井液性能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agent dosag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rilling fluids of Well Dengtan-1X

2.3.2 抑制性评价

根据流变性评价实验结果,选择3#配方(井浆+0.5%BZ-JAI+2%BH-NFT)为最佳配方。页岩膨胀与滚动回收实验表明,该配方能明显提高体系抑制性能,页岩膨胀降低率62%,滚动回收率可达90%以上。

3 现场应用

根据井壁失稳对策及室内评价结果,制定了在原KCl钻井液体系中加入0.5%BZ-JAI+2%BH-NFT的方案,并在现场应用了3口井,均顺利完成了施工作业,钻进过程中井壁无明显掉块现象,井径扩大率明显改善,平均井径扩大率小于20%,未出现井壁失稳现象。试验井井径数据见表5。

表5 试验井井径数据Table 5 Caliper logs of the testing wells

现场钻井液性能维护措施:(1)三开前,原井浆加入 2% BH-NFT、0.5% BZ-JAI,同时保证 KCl含量在不低于7%,并随钻及时补充,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形成优质滤饼,保证钻井液良好的润滑性、造壁性,防止垮塌掉块;(2)三开钻进时,根据井底温度及井壁稳定情况,及时补充抗高温防塌降滤失剂REDUL2、高效封堵防塌剂SN以及封堵润滑剂KRLQ,并在后期维护过程中保证其在体系中的含量;(3)若发现井下有垮塌现象,要及时进行防塌处理,适当提高钻井液黏切,确保垮塌物携带出地面。

4 结论

(1)巴彦河套盆地临河区块深层古近系地层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为主,微裂缝发育。钻井液侵入井壁微裂缝,水楔作用下造成微裂缝扩张,同时伊蒙间层强水敏,滤液侵入后在水化作用下导致坍塌压力进一步增加,进而导致剥落掉块是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井壁失稳的关键在于提高钻井液对微裂缝的封堵,同时以提高钻井液抑制性为辅。

(2)引入成膜性的纳米级、微米级粒径颗粒BHNFT提高对地层微裂缝及滤饼的封堵性,优选小分子聚胺抑制剂BZ-JAI与KCl协同增强抑制性,优化后的KCl钻井液体系显著提高了封堵与抑制能力,现场应用3口井,钻进过程中井壁无明显掉块现象,井径扩大率明显改善,平均井径扩大率小于20%。

(3)作为华北油田重点区块,后续临河区块深部地层将会部署难度更大的水平井。建议深入开展巴彦河套深井超深井井壁稳定技术研究,针对性地提高钻井液配套技术,为打好以深部地层为目的层的水平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抑制性滤饼岩样
抑制性建言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与提高措施
蓄能反吹卸料过滤器
高应力状态下大理岩受异源扰动声发射响应研究 ①
水基钻井液滤饼去除方法
温度效应对隧道围岩影响的试验研究
煤层气近井煤缝壁面滤饼的结构与硬度特征及工程意义
吐哈油田神泉8区块有机盐钻井液技术现场实践
频繁动力扰动对围压卸载中高储能岩体的动力学影响*
静水压力对岩石在等离子体冲击下 压裂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