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β2-MG、WBC水平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09-21付晓峰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肾小管尿路感染尿液

付晓峰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感染性慢性炎症,易引发患者尿痛、发热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2]。尿路感染缺乏早期诊断易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3]。目前,由于尿液细菌培养检测所需时间较长,患者的尿路感染诊断结果较为延迟,无法早期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4]。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白细胞(WBC)水平可通过生化仪器快速检出,有利于对患者实施早期的临床治疗干预[5],但由于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白细胞(WBC)检出水平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现选择本院收治的收治的6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以分析尿β2-MG、WBC水平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革兰阳性菌≥104CFU/ml或革兰阴性菌≥105CFU/ml为培养结果阳性[6]。按照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尿路感染阳性组及尿路感染阴性组,包括男性26例,女性42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2.13±1.07)岁。另选68例本院同期体检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排除合并尿路感染、慢性肾炎者。此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检测方法 (1)尿液定量细菌检测:收集患者清晨空腹5ml中段尿液,使用定量接种环取10μl接种于胱氨酸-乳糖-无电解质琼脂平板上,培养24h(设定温度35℃)后,观察菌落计数。(2)β2-MG检测:收集患者清晨空腹5ml中段尿液,即刻于离心机离心5min(3500r/min,R=13.5cm),提取上清液500μl于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型号:DxH 600)中,依据胶乳增强免疫法检测β2-MG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铭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WBC检测:混合均匀接种后的尿液后,采用尿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型号:UF-50)检测尿液中WBC含量。

1.3观察指标 (1)比较各组人员尿液检测中β2-MG及WBC水平;(2)比较不同检测方案的诊断效能;

2 结果

2.1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68例患者中尿路感染54例,占比79.41%;无尿路感染者14例,占比20.59%;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各组人员尿液β2-MG及WBC水平比较 各组尿液β2-MG及WB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中尿液β2-MG及WBC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及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人员尿液β2-MG及WBC水平比较

2.3不同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 尿液β2-MG检测及尿液WBC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尿液β2-MG联合WBC检测(P<0.05);尿液β2-MG联合WBC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高于尿液β2-MG及WBC单一检测结果(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

3 讨 论

尿路感染一般是由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7-8],目前,早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早期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迁延,导致泌尿系统及肾脏功能受损严重[9-10]。为早期确诊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感染,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故增强临床诊断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尿液中WBC作为血浆蛋白中重要的一项,由于在尿液中含量较微,加之自身分子量较大,无法通过肾小球过滤系统,故在健康人群中含量较低[11]。当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后,机体扩血管物质活性受到各项炎症因子影响,导致扩血管活性物质活性受到抑制,尿WBC回流至血液量降低,继而尿液中WBC水平表达异常[12]。因此尿WBC对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学者指出[13],尿液中WBC检出水平可受温度、药物、尿液稀释度等因素影响,故在诊断尿路感染时存在误诊、漏诊等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尿路感染阴性组中WBC含量明显低于尿路感染阳性组患者,提示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WBC含量偏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一尿液WBC对尿路感染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72.22%,提示单独尿液WBC水平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仍存在一定误差。

β2-MG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在正常机体中可经肾小球滤过,但99.9%以上可被肾小管从吸收,经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溶酶体降解为机体可吸收的氨基酸,故健康人群中尿液β2-MG含量较低[14]。但当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相关组织功能受到炎症因子抑制,从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溶酶体水平下降,部分β2-MG无法被正常分解代谢,从而导致尿液中β2-MG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因此,β2-MG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反映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现状[15]。本研究结果显示,尿路感染患者尿β2-MG含量高于阴性组,表明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后,易导致尿β2-MG含量升高。吕明珠等[16]研究指出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后,肾小管受炎症因子影响,对β2-MG的重吸收率降低,易导致患者尿液中β2-MG含量偏高。因此,β2-MG在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液β2-MG联合WBC检测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为88.89%,AUC为0.909,提示尿液β2-MG联合WBC检测尿路感染患者,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且准确性较高。

综上所述,尿液β2-MG联合WBC检测尿路感染患者,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对尿路感染患者早期临床辅助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肾小管尿路感染尿液
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酸中毒一例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低危膜性肾病伴肾小管间质病变临床及病理分析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