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路上蝶变的永久村
——玉山县永久村驻村工作队帮扶实记

2022-09-21付圣君玉山县乡村振兴局

江西农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毛豆工作队驻村

文/付圣君(玉山县乡村振兴局)

“永久、永久,为了永久!”在上饶市玉山县双明镇,有一个村叫“永久村”。永久村位于群山之中,全村10个自然村,共826户3311人,2020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7月底,受组织委派,玉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马花珍到永久村任第一书记,玉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祝华军、玉山县统一战线工作部周志海任驻村工作队员,在他们的带领下,永久村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抓好疫情防控 保障群众安全

“您好,请问您今年计划回老家过年吗?什么时候回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2022年春节前夕,祝华军正通过电话跟永久村在外务工的群众联系,做好返乡人员排查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驻村工作队动员全村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队与党员利用村内大喇叭,以张贴通告、发放资料等多种宣传方式,向群众宣传防控信息,让村民了解疫情、重视疫情、应对疫情。工作队和80名党员主动扛起防疫责任,对全村826户3311人实行网格化管理,逐门逐户多次摸排,在进村主要路段设置监测点,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将返乡的务工人员、学生及来村探亲的外来人员逐一登记在册,并做好跟踪随访。

“因为交通不方便,年纪大了行动也不方便,所以我一直没有接种疫苗。昨天晚上,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到我家做宣传,今天又派车接送我去打疫苗。现在打了疫苗,我安心多了。”80岁的村民徐腮道说道。

接种疫苗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反复排查未接种或未全部完成接种的目标人群,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针对部分出行不便的老人,采取上门接送、全程陪护,并送到双明镇卫生院接种疫苗。

不仅如此,驻村工作队还积极争取县人民医院、双明镇卫生院等医护人员力量的支持,组成疫苗接种小分队进村入组集中开展疫苗接种和身体健康检查服务。目前,全村应接种人群已全部完成接种。

深入群众生活 行动诠释温暖

“由于我身体不好,不方便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类宣讲活动,驻村工作队就上门送教,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没有忘记党对我的恩情,今后会更加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永久村72岁的村民占怡善激动地说。

为进一步营造全体村民学党史浓厚氛围,驻村工作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村民上门送书、送教,并通过恳谈会、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力量,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不仅提高了全体村民的政治素养,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工作队驻村后,立即着手基层组织建设,使村党支部工作逐步规范,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今年73岁的祝猫仔老人是永久村供墩小组的一名五保户,从小四肢残疾,无儿无女,靠政府每月发的五保金维持生活。村里的小组长祝钦龙了解此情况后,对他照料有加,更是从2008年起就主动担负起了照料老人生活的重担,这一干就是13年。

面对大家的称赞,祝钦龙自己却觉得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我们都是一个村里的,老人性格很随和。看到他老了,一个人没人照料,大家都是能帮就帮,村里好多人都关心照料过他。我只是照顾的时间多一点罢了。”2021年7月,“中国好人榜”名单出炉,玉山县双明镇永久村祝钦龙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

喂饭、擦洗、按摩、更换“尿不湿”……每天五点起床开始,双明镇永久村村民祝国海就开始了照顾他瘫痪妻子徐小芳的忙碌一天。这样无微不至的呵护,祝国海已经坚持了两年多,八百多个日夜,诠释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回首这几年,祝国海坦言,劳累是肯定的,但绝不可能放弃自己的老婆。面对未来,祝国海说:“那只有这么坚持,正因为是夫妻,总要陪伴她到老!如今她比刚开始清醒很多,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祝国海对患病妻子不离不弃,用平凡的点滴传承着人间最美的爱情,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家”的含义。

群众所需 脚踏实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驻村工作队发现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完善、产业发展较为薄弱,驻村工作队入驻后,积极谋划村级设施建设,与多个部门对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项目资金约80万元,完善多项基建项目,驻村工作队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帮助村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际困难。

在产业发展方面,驻村工作队意识到村里的种养特色产业必须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才能提高效益,故积极跟进绍兴市上虞区谢军明家庭农场蔬菜种植产业发展项目,经过上下协调,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快速推动毛豆、大葱等经济作物轮种。500余亩毛豆于2021年8月播种,10月采摘,大葱10月种植,2022年3月收割,一方面吸纳了30余名脱贫人员和“三类人员”就业,在推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持续增收的同时,还增加了5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产业发展初期,方方面面都需要帮助和支援。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充当起了“产业服务员”的角色。在毛豆、大葱采摘、收割、播种期,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是常常会遇到“用工难”的问题。为此,驻村工作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从本村及周边村子里集中雇佣劳动力,并对接县劳动人事部门,从劳务公司派遣农民工支援帮助。此外,疫情期间毛豆在对外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驻村工作队及时与县农业部门进行沟通,让毛豆在本地销售消化,尽力挽回、减少种植户损失。驻村工作队良好的服务,使得该产业发展迅速,2022年,毛豆、大葱种植规模由原来的500亩增加到了1000亩。

除发展农业产业外,永久村建有村级光供电站466KW,该项目年收益约为年均35至40万元人民币,光伏收益分配主要用于脱贫人口的收益分配支出(光伏公益性岗位补贴、脱贫人口差异化奖补)、村级小型公益性事业建设支出和电站日常运行支出。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村里有种植产业,林下有生态养殖,山间有畜牧业,一幕幕村民安居乐业的乡村美景,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祥和、安康的氛围。驻村工作队依旧在永久村奋战着,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坚持驻村帮扶从“心”做起,帮助永久村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难题,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猜你喜欢

毛豆工作队驻村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烧毛豆
扶贫工作队
毛豆姐姐的信
驻村第一书记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毛豆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