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计算

2022-09-20陈晨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特征值软土淤泥

陈晨

(广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50)

0 引言

水泥土搅拌桩常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以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对软土和固化剂进行强制搅拌,通过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1 软土的特征

市政道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软土,软土一般为呈软塑或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和抗剪强度很低的特征。详实的地质勘查资料是合理设计软土处理方案的基础,如果地质资料不全面或不准确,设计人员可能无法清楚地掌握局部沟塘、横向软土分布及深度等情况,会导致所选择的软基处理方法不当或处理深度不够,使得软基处理质量不达标,为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2 水泥土搅拌桩适用范围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期短,对环境污染小,进度较易控制,施工技术成熟,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能力标准值不高的黏性土等,但淤泥有机质含量较高、塑性指数较大时,处理效果不好。该加固技术的处理深度通常小于15m,超过15m 时处理效果不好。同时,施工过程中桩尖应打穿软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桩的作用。

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计算

3.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可按下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

式(1)中:

u

为桩的周长(m);

q

为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l

为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α

为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可取0.4~0.6;

q

为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取未经修正的桩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A

为桩的截面积(m)。

式(2)中:

η

为桩身折减系数,湿法取0.25~0.33;

f

为标准养护条件下,边长70.7mm 的立方体90d 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3.2 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3)中:

f

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λ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

m

为面积置换率;

R

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Pa);

β

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1~0.4;

f

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3.3 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

复合地基沉降可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中的方法验算。地基沉降需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表6.2.8的要求。该项目为城市次干路,软基处理工后变形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路基容许工后变形量表

位置桥台与路堤相邻处/m涵洞、通道处/m一般路段/m允许工后变形量≤0.20≤0.30≤0.50

4 工程计算实例

4.1 工程概况

拟建钟围路(石浦大道南—东新高速)、石浦大道南(石都北路—钟围路)2 条市政道路,位于广州南站核心区外东南角,紧邻广州南站核心区。这两条道路规划均为城市次干路,规划宽度40m,设计速度40km/h,总长度813m,其中钟围路长约360m,石浦大道长约453m。

拟建道路大部分为低填方路基,局部为低挖方路基,填方高度约1~2m,浅部地基土主要为种植土、淤泥质土层,且广泛分布,厚度较大,埋藏较浅,在荷载作用下,沉降时间长,沉降量大且沉降不均匀,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必须对浅部地基软土层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处理。

4.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该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沿线分布的地层按自上而下顺序及其特征:

(1)杂填土层:灰黄色、褐黄色、灰褐色、褐红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压实,主要由黏性土、建筑垃圾组成,压实均匀性差,原老路路基稍压实。平均厚度3m。

(2)淤泥质土:灰色、灰褐色,饱和,松散,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好,级配差,粒间充填较多淤泥,平均厚度8.9m。

(3)粉质黏土层:灰黄色、浅灰色、灰白色,湿,可塑,主要成分为粉、黏粒,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泽,含少量砂粒。平均厚度2m。

(4)中砂层: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一般,级配较差,粒间充填较多粉细砂及少量黏粒,局部相变为薄层粉细砂。平均厚度2m。

4.3 特殊性岩土评价

根据该项目的地质资料,由于钻孔深度有限,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构造断裂破碎带,广州市基岩地质图显示没有断裂通过该场地。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有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及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

该场地的特殊性土主要有人工填土、软土。

(1)杂填土层:沿线有分布,厚度不均匀,松散~稍压实,成分极不均匀,承载力低,压缩性高。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道路的天然地基。

(2)淤泥质土层:沿线均有分布,厚度不均匀,流塑,为场地内软土层,具有承载力低、高压缩性、高灵敏度、抗剪能力差等特点,工程力学性质极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道路的天然地基。

根据拟建场地附近勘察资料,为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和沉降差,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必须对软基进行有效处理。

4.4 最不利断面及计算参数选用

4.4.1 最不利断面

取最不利断面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一般选择填土较高且软土地基厚度较大的路段,根据该项目勘察报告,最不利钻孔各岩、土层物理性能参数取值见表2。

表2 各岩土层主要力学性质指标值

土层名称厚度/m 侧摩擦力/(q/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容重/(kN/m)压缩模量/MPa杂填土3—18.5淤泥质土层8.9 65 17—3粉质黏土8 5 15 100 18.5 4.5中砂层2 2 14 150 18.7 4.0

路基填土厚度h=2.65m(其中路面厚度62cm);路面结构为10cm 沥青面层+32cm 水稳基层+20cm 厚级配碎石;路基宽度40m。

4.4.2 基底压力

基础地面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γ=(0.1×23+0.32×24+0.2×23+1.53×18+0.5×23)/2.65=20.23kN/m

车道荷载:

该道路荷载应采用城-B 级:

一是均布荷载为q=10.5×0.75=7.875kN/m

二是集中荷载,取最大值P=360×0.75=270kN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第5.2.2 条规定:轴心荷载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根据下列公式确定,得到加固地基顶面压力(地下水位为地面线以下1m)为:

P=(F+G)/A=20.23×2.65/1+7.875/1+270/(20×1)=74.98kPa

软基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水泥土搅拌桩桩直径0.5m,桩距初步取1.2m,水泥土搅拌桩呈正三角形布置,水泥土搅拌桩上铺设一层50cm 厚碎石垫层,要求水泥土搅拌桩打穿软土层进入亚黏土层1m,有效桩长10m(见图1、图2)。一般路段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要求不小于100kPa。

图1 水泥土搅拌桩横断面示意图

图2 水泥土搅拌桩平面示意图

4.5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式(1)、式(2)计算:

取两者最小值

R

=98.13kN

面积置换率m=d/de=0.1575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按公式(3)计算:

满足要求。

4.6 沉降计算

复合地基压缩量的提高倍数

ξ=

f

/

f

=100.64/74.3=1.35

基础埋深l=2.65m,基础宽度b=40m。

桩基复合土层附加压力:P=74.98kPa

通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计算地基变形量(见表3)。

表3 地基变形量计算表

土层名称淤泥质土层粉质黏土Zi αi 修正压缩模量Es/MPa P0 Ai S'/mm 8.9 4.05 74.98 8.201 182.425 10.9 0.9214 8 0.8822 6 6.075 74.98 1.415 39.254中砂层14 0.8172 5.4 74.98 1.824 37.637 259.316——————

压缩模量当量值Es=∑Ai/∑(Ai/Esi)=4.71M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0.93。

总沉降量:s=0.93×259.316mm=24.12cm<50cm,沉降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 15-31—2016)的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泥土搅拌桩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根据详细的地质勘查资料,合理设计加固方案,计算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落实好施工细节,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技术的作用。

猜你喜欢

特征值软土淤泥
软土地区深浅分区基坑的开挖顺序比选及关键技术分析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高中数学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解题策略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赏荷
无独有“藕”
求矩阵特征值的一个简单方法
球壳区域上二阶椭圆特征值问题的一种高精度数值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