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镣铐之舞:《一次别离》中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妥协

2022-09-20李梓晴

戏剧之家 2022年26期
关键词:阿尔都塞症候世俗

李梓晴

(暨南大学 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伊朗电影于20 世纪90 年代在世界影坛崛起,制造了“伊朗电影”现象,以数部震撼人心的佳作闻名于世。伊朗在经历“伊斯兰革命”之后,其本土电影凭借现实观照的深度、人性表现的力度及艺术美学的高度在西方三大电影节连续斩获大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由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下文简称《一次别离》)荣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第61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69 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影片将视点聚焦于两个普通的伊朗家庭之间,围绕伊朗一对夫妇纳德和西敏的离婚事件展开,用看似冷眼旁观的客观镜头细腻、冷静、朴实地进行叙事,展现了一场伊朗普通民众在法律、家庭、私欲、道德、宗教之间的激烈纠缠,在不断的话语交锋中以小见大地将敏感多元的社会现实问题暴露出来,矛盾的猛烈撞击与无奈的被动妥协相互交织,呈现了关于伊朗民族性格、文化困境和社会现实的反思与表达。本文将运用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理论,探析电影背后的伊朗意识形态中的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社会与民众的冲突以及在谎言和沉默中所体现的妥协。

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以巴赞为代表的法国“电影手册派”理论的影响下,意识形态电影批评成为电影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李道新教授在《中国电影批评史》中曾言:“电影领域里的意识形态批评把后结构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倾向于挣脱作者论和类型电影研究的藩篱,力图采取症候阅读的方式,从文本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动力关系中寻找颠覆电影与‘现实’或‘主导意识形态’的途径。”意识形态电影批评为批评界提供了巧妙的切入点与新颖的视角,在社会、政治、权力、性别、民族等多元空间中探寻电影背后的深刻内涵。

“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在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时创造性使用的方法。对此,阿尔都塞指出:“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不出现于前一篇文章中。”笔者运用“症候阅读法”,依据在电影中捕捉到的症候,更深入地解读深层内涵,探析电影《一次别离》在各不相容的复调姿态下所隐藏的多层意识形态矛盾。

一、宗教与世俗:束缚与挣扎

阿尔都塞认为理解“症候阅读法”的关键在于理解“总问题”。这一方法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直接阅读”上,应竭力去把握隐藏在背后的深层结构。电影《一次别离》中多次出现的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冲突与伊朗政教合一的背景息息相关。在伊斯兰教文化浓厚的氛围中,电影“一直遭到伊斯兰宗教人士的公然诋毁和排斥,发展相当缓慢。毛拉们认为,电影院是西方国家无神论的象征,电影亵渎神灵,是清真寺的劲敌,直接威胁到他们的权力,颠覆了他们长期以来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戴着镣铐舞蹈的导演法哈蒂却努力规避了审查制度的条条框框,在还原伊朗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面貌的基础上,将国家文化深处的一些特殊内容进行大胆呈现。

影片中一身黑袍的瑞茨是伊朗典型的受教义约束的女性代表,无论是女主人西敏还是女佣瑞茨都在世俗的家庭生活中忙碌于日常琐事而疲惫不堪。女性在宗教与世俗的冲突中挣扎着,苦不堪言,宗教的制约将走向未来的女性推至生活的刀尖上与看不见的黑暗中。影片中,瑞茨不惜触犯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为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更换衣物,让观众看到伊朗普通民众在人性的本真下,毅然冲破宗教的束缚从而体现出的人性中的微光。

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以经典著作《古兰经》为其教义的最高准则,而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却难免会遭遇宗教与世俗的冲突,现实生活与传统教义在许多世事前相违背是难以规避的事实。比如家庭教师以《古兰经》替纳德作证,却在得知事实之后即刻只身前往法院更改口供,以示对于宗教的坚定信奉,表现了难以两全的现世矛盾。影片末尾原可以选择赔款而以双方圆满的方式结束,却因瑞茨面对《古兰经》难以撒谎而导致最终尴尬破裂收尾。宗教对于伊朗人民有巨大的制约力量,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伊朗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宗教的制约使人们不堪重负,对于许多世俗问题,伊朗人民心中坚定的信仰仍无法直面脑海深处的声音,使民众的生活与伊斯兰教的教义割裂开来,展现了宗教与世俗当中的重重危机。

二、传统与现代:碰撞与茫然

在症候阅读法中,阿尔都塞认为任何一种阅读都是“有罪的阅读”,人们在阅读时一定会被某种意识形态影响和控制,不可能是完全“清白”的。电影《一次别离》中,导演法哈蒂并非简单地塑造某个人物形象或意象,而是将伊朗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与全球化影响下所产生的现代化思想之间的矛盾蕴含在影片当中,以反映人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挣扎。

纳德为了年迈的父亲而选择坚守家园,固执的他代表着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即使心中对未来有所期,仍难以割舍父亲。独立果敢的西敏在长期的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下,看破了伊朗社会无形的束缚与桎梏,不愿孩子也如其一般身陷其中。一面是传统道德的约束;一方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无法割舍的两难中苦苦挣扎。如果说老人代表着积贫积弱的国家、宗教束缚的社会、无法解脱的镣铐,那么孩子就代表着现代化的新生、新时代的自由、国家的未来,这看似是一个家庭的别离与挣扎,而实质上却是现实中整个伊朗民众所面对的困境。在传统与现代当中拉扯着、撕裂着,却也仍然不知如何选择,这不仅是面对婚姻与家庭的无力,更是整个伊朗社会中难以言说却又无解的难题。

是选择留在伊朗坚守家园,还是选择移民纳新追求新的未来?这是伊朗中产阶级不得不面对的两难之选,也是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时代之问。影片以一个家庭的分裂影射着整个社会的矛盾与窘境,陷入两难的家庭矛盾正如举步维艰的伊朗社会,也像是国家未来走向的摇摆争论。血缘、制度、家族令民族文化的保守者抱有坚守传统与民族复兴的愿景,西化、创新、自由令新锐的改革者渴望移民异国与逃脱束缚,同化与异质的冲突强烈碰撞,为伊朗社会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缝与无法破解的难题。这既是导演对于伊朗现状的探寻与揭露,也是对于伊朗未来道路选择的思考。

三、社会与民众:质疑与妥协

1979 年,在伊斯兰革命成功之后,精神领袖霍梅尼曾号召:“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虽然让伊朗民众激起强烈的民族认同,却加剧激化着社会与民众的矛盾。电影《一次别离》当中,正是揭露了伊朗中产阶级的茫然与下层贫苦人民的无奈,以及民众在国家的未来、家庭的矛盾、宗教的束缚等困境面前选择妥协的迷惘与怅然。

在影片的几次法庭场景中,法官作为执法者与国家的发声者,当听闻民众对质疑国家时,即刻压制与反驳,丝毫不给予民众任何喘息的机会,隐喻着整个社会对于民众思想的禁锢与封闭。如若社会对于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都如此冷漠与无视,那该如何让民众信服与幸福呢?社会无法给予民众生活保障,如瑞茨的丈夫哈德特因失业欠债被无情关押;法律无法给予民众合理的审判,如法官无情驳回西敏离婚的请求;民众迫切想要摆脱社会的牢笼,如西敏迫切地想要移民。在整个动荡的伊朗社会背景下,无论是男性与女性、父母与孩子、丈夫与妻子都在不同程度地分离、疏远、别离。

在症候阅读法中,如若仅看到“文本中的白纸黑字”,而不挖掘其中深层的无意识结构,那仅仅会在影片中看到父亲纳德、女儿特梅和女佣瑞茨都成了撒谎之人。可在“直接阅读”的“白纸黑字”背后,是三人面对世俗与矛盾,不约而同选择用谎言来守护自己的坚持,是为他者而撒谎,这是世俗矛盾面前无法选择的妥协,也是伊朗人民不断直面内心的焦灼、心中愿景的撕裂和内心坚守的崩塌。法哈蒂将伊朗民众面对冲突的妥协隐藏在故事当中,意识形态的无意识特性让人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在边缘徘徊,在原本能前进的道路上止步不前,在宗教与世俗的矛盾中逐渐瓦解内心的坚守。这无奈的谎言也展现了伊朗人民在矛盾的急剧激化中,仍能显露出的人性之美与对于自身和所爱之人的奋力守护。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令笔者在电影《一次别离》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因移民问题引起的离婚事件,而是伊朗人民面对社会当中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社会与民众的冲突,尽管人们在寻求挣脱牢笼的方法,却也受到百般阻挠与束缚,在现实中挣扎,在原本的坚守中对社会感到迷惘,与社会逐渐疏离,以沉默与谎言来保护自己与他人。人性的自私、宗教的束缚、新旧思维的碰撞、坚守的崩塌、生活的贫苦是这个平凡故事背后我们所看到的社会困境,可生活终将继续,法哈蒂把这谜题一般意犹未尽的现实留给了观众,完成了对于伊朗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②(英)阿·卡林尼柯斯.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36 卷):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③黄献文.伊朗电影巡礼[J].电影艺术,2004,(4).

猜你喜欢

阿尔都塞症候世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不愿向世俗投降
阿尔都塞的镜中自舞
——重读阿尔都塞的《论青年马克思》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