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炙甘草汤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09-19谢淑萍

光明中医 2022年17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甘草

刘 颖 谢淑萍

心肌炎是指心脏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各类心肌炎疾病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以感染性心肌炎最为常见,病毒性心肌炎又是其中最常见类型,该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慢性炎症,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目前无特异性方法,西医临床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进行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类、营养心肌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卧床休息、调整饮食等常规方式进行对症治疗,但此类手段疗效有限,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明显。中医主张以解毒益心化瘀为总则,根据病理演变分期辨证,对于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效果。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是《伤寒杂病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虚羸少气、舌光色淡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此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方剂成分包括生地黄、人参、炙甘草等中药材,主治因气虚血弱所致的心脉失养证[1]。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炙甘草汤加减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如下为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86例2019年9月—2020年12月来上海市武警总队医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纳入研究,并分为A组(43例)和B组(43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A组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23例;年龄19~48岁,平均(38.87±5.52)岁;病程7~31 d,平均(17.23±8.65)d。B组女性19例,男性24例;年龄18~46岁,平均(37.02±5.41)岁;病程8~33 d,平均(18.89±7.79)d。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 诊断标准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病毒性心肌炎的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2];中医病理演变分期相关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3 纳入标准与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者;炎症发生时间<45 d者;年龄18~65岁者;存在研究药物过敏反应史者;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等。

1.4 排除标准患有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者;合并多器官衰竭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痴呆或精神病无法配合者等。

1.5 方法A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常规药物治疗、卧床休息、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临床常规治疗。常规药物使用营养心肌、抗病毒、抗感染等药物,包括:盐酸曲美他嗪片(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806;规格:20 mg/片)口服治疗,20 mg/次,3次/d;辅酶Q10片(浙江万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099;规格:10 mg/片)口服治疗,10 mg/次,3次/d;利巴韦林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53;规格:0.1 g/片)口服治疗,0.1 g/次,3次/d。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炙甘草汤方剂配伍为:生地黄50 g,人参、火麻仁各30 g,炙甘草、桂枝、麦冬各20 g,阿胶、大枣各15 g,生姜10 g。心气虚弱者,重用炙甘草、人参;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黄、麦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片。药方加水煎煮至300 ml,均分早晚温服,1剂/d,2组患者均治疗3周。

1.6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参照《常见心肌疾病中医治疗》[4]判定,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其中治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提示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提示较前恢复明显,临床症状几近消失;有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较前有所恢复;无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②心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 ml,待其自行凝固后,离心速度设置为3000 r/min,时间设置为15 min,取上清,采用心肌酶检测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脱氢酶(LDH)水平。③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血及血清制备方式同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后,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P<0.05)。见表1。

表1 2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K、CK-MB、NT-proBNP、LDH水平均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例,

2.3 炎性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患者通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出腹泻、咽痛、呕吐、全身酸痛等症状。根据心肌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各有差异,轻者无症状,重者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5]。目前并无针对此类病毒感染的特效药出现,中国临床常采取综合治疗,包括常规抗病毒抗感染、免疫治疗等,但部分患者疗效尚不明显,且长期服用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经长期实践发现,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方剂炙甘草汤,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于中医学属“怔忡”“心悸”“风温”“胸痹”范畴,此病病因较多,包括外邪入侵、疲劳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洁等,但主要为外感邪毒、内舍心包所致,可引发毒邪袭于肺卫,正邪交争,侵入心脉等病理变化,以致心血瘀滞,病患多见胸闷胸痛、心悸气急等症状。炙甘草汤加减方中,炙甘草、生地黄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养血之效,共为君药;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共为佐药。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成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肉桂、附片可增强方剂温心阳之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A组,提示炙甘草汤加减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与张序文等[7]研究结果相符。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后而得,最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其致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免疫系统异常为目前常见致病机制之一,机体受到病毒侵染后,主动激活细胞及体液免疫过程,诱发机体合成hs-CRP、IL-6、TNF-α等诱导产生细胞黏附因子,促使细胞毒性T细胞有选择地黏附、浸润心肌组织,从而损伤心肌细胞,心肌酶是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肌细胞中存在的物质,一般含量较低,但在心肌细胞受损后大量排出细胞外,其升高水平和心肌损害程度呈正相关[8]。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炙甘草汤中生地黄具有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竭的心脏作用更强;人参所含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细胞;麦冬中的有效成分能显著提高心肌收缩力及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桂枝、生姜等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能够调节免疫,抑制炎性因子合成[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患者血清CK、CK-MB、NT-proBNP、LDH、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A组,提示炙甘草汤加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保护心功能,与马侗等[10]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炙甘草汤加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保护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甘草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甘草混合蜂蜜可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