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18范晓倩刘凌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血流常规营养

范晓倩 刘凌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8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急重症抢救中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除机体中多余电解质代谢产物与炎症因子等优势[1-2]。因CRRT开展对象多为危急重症患者,这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机体抵抗力差,受侵入性操作、连续CRRT治疗等因素影响[3],发生血流感染风险较高。血流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4]。优质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护理中。本研究对ICU行CRRT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探讨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开展CRRT治疗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7例)与研究组(38例)。常规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0~73岁,平均(48.57±8.44)岁;疾病类型:急性重症胰腺炎11例、脓毒症1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7例、急性肾损伤6例、其他3例。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5~76岁,平均(49.17±8.69)岁;疾病类型:急性重症胰腺炎14例、脓毒症1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例、急性肾损伤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已获取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开展基础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饮食指导、皮肤护理、血管通路护理、并发症观察、健康教育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增行优质护理,包括:①稳定血流动力学,ICU危急重症患者大多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5]。CRRT治疗过程中要动态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开始CRRT治疗1 h内血泵速度不宜过快,超滤量不宜过高,及时补充血容量与血管活性药物,预防患者休克,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②稳定患者内环境,ICU危急重患者内环境多伴高乳酸、血钾、血钠等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6],因此在开展CRRT治疗过程中应每2~4 h检测患者血气、血糖、电解质等指标情况,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③预防出血,ICU危急重症患者大多有凝血机制异常[7],存在出血或潜在出血风险,因此,严密观察各引流液、大便颜色,是否存在牙龈、伤口渗血等情况。动态监测活化凝血时间,做好相关记录,早发现早处理。④血管通路护理,在CRRT治疗时留置导管侧肢体应保持最佳体位,如果患者出现躁动、体位改变等情况会影响血流速甚至堵塞、脱落。因此,可对患者进行适量约束,确保血管通路顺畅。在治疗结束后给予20 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进行封管,防止血栓形成造成堵管。⑤个体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严格按照危重症肠内营养喂养流程[8],确保喂养量与肠内营养耐受性;对部分肠内营养不耐受或喂养量不足的患者开展肠外营养支持。⑥感染预防,严格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患者无菌护理。

两组均给予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如果患者在2周内出ICU,则将其出ICU时间作为截点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CRRT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疾病严重程度、肾功能、营养指标、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①护理效果:管路使用时间、CRRT治疗时间、ICU时间。②并发症:血流感染(明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置管48 h后出现体温 >38.5℃;导管尖端、血液培养结果出现同种病菌;排除其他部位感染[9])、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出血、严重电解质紊乱。③疾病严重程度: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10]进行评价,分值范围0~71分,分值越高表示疾病越严重。④肾功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⑤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⑥情绪状态: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两个量表评分50分以上表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越严重[11]。⑦护理满意度[12]: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

研究组管路使用时间、CRRT治疗时间长于常规组,ICU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s)

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ICU:重症监护病房

组别 n管路使用时间(h)CRRT治疗时间(d)ICU时间(d)常规组37 12.34±3.52 5.01±0.67 10.86±1.08研究组38 15.07±3.09 5.66±1.08 9.69±0.84 t值 3.524 3.099 5.175 P值 0.001 0.003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血流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出血、严重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严重程度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严重程度情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严重程度情况比较(分,±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常规组 37 18.77±4.56 11.22±2.19 9.079 0.000研究组 38 18.90±4.68 9.08±2.00 11.894 0.000 t值 0.120 4.362 P值 0.905 0.000

2.4 两组干预前后肾功能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Scr、BUN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肾功能情况比较(±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肾功能情况比较(±s)

注S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

组别 n Scr(μmol/L) BUN(mmol/L)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常规组 37 510.48±32.84 339.48±40.74 19.878 0.000 38.07±8.42 26.73±5.27 6.944 0.000研究组 38 512.73±35.77 243.28±31.10 35.042 0.000 38.74±8.91 19.44±4.15 12.104 0.000 t值 0.279 11.360 0.354 6.452 P值 0.781 0.000 0.686 0.000

2.5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Alb、Hb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g/L,±s)

表5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g/L,±s)

注Alb:血清白蛋白;Hb:血红蛋白

组别 n Alb Hb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常规组 37 47.22±5.26 40.41±4.52 5.973 0.000 112.74±10.84 99.03±8.42 6.076 0.000研究组 38 47.89±5.60 43.79±4.18 3.617 0.001 113.08±11.26 107.11±9.29 2.521 0.014 t值 0.527 3.318 0.248 3.890 P值 0.600 0.001 0.754 0.000

2.6 两组情绪状态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情绪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6。

表6 两组情绪状态情况比较(分,±s)

表6 两组情绪状态情况比较(分,±s)

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 n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常规组 37 54.37±6.15 49.73±5.26 3.488 0.001 53.16±5.57 48.44±5.86 3.551 0.001观察组 38 55.06±6.44 44.15±5.33 8.045 0.000 52.89±5.94 43.12±6.02 7.121 0.000 t值 0.720 6.300 0.447 5.610 P值 0.271 0.000 0.523 0.000

2.7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7。

表7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开展CRRT的患者大多为危急重症,这部分患者本身病情较为严重,加上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不同程度衰退,在CRRT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各类并发症加重原发病病情及增加病死率。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预后,常规护理大多是以“疾病为中心”,大多护理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护理效果,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除常规护理操作外,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管路使用时间、CRRT治疗时间长于常规组,ICU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优质护理在ICU行CRRT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护理效果。吴玉兰等[13]报道结果与本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血流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出血、严重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质护理在ICU行CRRT治疗患者中应用可减少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申明珍等[14-15]报道结果与本结果基本一致。干预后研究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Scr、BUN水平低于常规组,Alb、Hb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优质护理在ICU行CRRT治疗患者中应用有利于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肾功能、营养指标。段海燕等[16-17]报道结果与本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优质护理在ICU行CRRT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刘瑞华等[18]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行CRRT救治中开展分层护理的结果发现,分层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优质护理在ICU行CRRT治疗患者中应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ICU行CRRT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护理效果,减少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肾功能、营养指标及情绪状态。

猜你喜欢

血流常规营养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