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康养花园设计与实践案例
——以嗅觉体验为主的芳香植物应用*

2022-09-17黄业钦王文恩王彩云

广东园林 2022年4期
关键词:康养嗅觉园艺

黄业钦 王文恩 王彩云

家庭花园又称为私家花园,在居住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联系,提供了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国内外有关家庭花园的设计与实践案例很多[1],然而,家庭花园作为康养功能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在大健康理念的倡导和指引下,园艺园林康养研究成为热点迅速发展起来。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时代人际社交受限的特殊背景下,家庭园艺迅速发展,家庭花园的康养作用逐渐被认可,花园植物的运用成为人们“五感”体验的重要材料,在康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家庭康养花园旨在为家人提供与自然联系、放松身心的场所,为“治未病”人群的预防、“亚健康”与慢性病人群的康养需求提供亲自然途径[2]。与一般性观赏性花园相比,康养花园强调对使用者提供一种积极的园艺支持性疗法,如通过“五感”体验、联想和园艺操作等活动促进家庭参与者身心疗愈[3]。本文通过研究家庭康养花园植物挥发物成分与功能,挖掘了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以花园设计和建造为例,探讨了家庭康养花园的设计理念、指导思想和芳香植物的选择配置与体验形式。此项研究旨在让家庭使用者,特别是有工作压力的人群、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老人等从园艺活动中亲近自然,感受舒适和惬意,达到减少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1 芳香植物基于嗅觉体验的康养作用

1.1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芳香植物的挥发物是一类亲脂的小分子,大部分属于萜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它们不仅可以通过皮肤进入血液,还可以通过嗅觉系统作用于中央神经系统,对疼痛、抑郁和焦虑等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疗效[4],是当今精神类疾病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

流行欧洲的“森林医院”和“花香医院”正是利用了植物挥发的香气物质与环境来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研究表明,植物挥发物的有机分子对人类心理健康有多种益处,在抗焦虑、抗抑郁、认知处理增强、注意力增强、精神兴奋剂作用和记忆力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比如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鼠尾草Salvia japonica和甘牛至Origanum majorana挥发的香气能舒缓人体的紧张情绪,槐花Styphnolobium japonicum挥发物可以增强人的α脑波,缓解心理压力,达到调节情绪的效果[6]。此外,嗅入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var.formosana的挥发性气体能稳定人的脑电图和血压,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chinensis的香气可以调整人的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血压[7]。而柑橘Citrus reticulata挥发性物质可以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服药剂量[8]。台湾扁柏挥发物被证明可减少脉搏间隔变动系数,让人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迷迭香、薄荷Mentha canadensi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和梅花Armeniaca mume等植物的挥发物可以促进增强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9~10]。

下述康养花园中近一半数量的芳香植物均挥发出一种重要的有机物——D-柠檬烯,它被证明能缓解单胺诱导升高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应激[11],并且能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力受损,对痴呆具有治疗效果[12];此外“芳芷”中栽植于踏石两旁的金钱蒲挥发物已证明对多种疾病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痴呆和改善学习记忆的特点[13]。

1.2 芳香植物挥发性成分基于嗅觉作用神经系统的机制

当人们身处花园呼吸到多种植物挥发物时,这些物质可同时作用于嗅觉系统,其中具有同种效应的分子可能共同作用于嗅小球,促进它们对大脑内部神经递质分泌的作用,而神经递质一般参与多种神经疾病的调节,这或许解释了不同植物挥发物会产生类似的缓解精神障碍功效[4]。根据已报道的研究结果,有的挥发物成分以人的嗅觉系统为媒介,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14]。在下面家庭康养花园案例中的留兰香、马缨丹(五色梅)、吊兰、迷迭香、栀子和金橘等多种芳香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蒎烯可与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共同作用,进一步增强镇静的效应[15];α-蒎烯作为GABA-A-BZD受体的正调节因子可起到促进睡眠的功效[16]。作为银边波叶玉簪、马缨丹和栀子的主要挥发物质之一的芳樟醇则通过抑制谷氨酸钠结合起到镇静的作用[17]。

2 家庭康养花园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芳香植物挥发物通过嗅觉发挥的康养作用,以嗅觉体验和康养疗效为特色,设计和营建家庭康养花园“芳芷”,该案例拟从定位分析、功能分区、设计创意与理念、指导原则、植物配置和依据、景观效果、基于“五感”的互动体验以及园艺操作活动等进行简要阐述,希望为家庭康养花园设计爱好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并对家庭康养花园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一定作用。

2.1 定位分析与功能分区

花园使用人群为该住户的家庭成员,包括1位青年、 2位中年和2位老年,以及不定期来访的亲朋好友,功能主要为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通过前期与户主的交流和分析,发现青年群体追求花园的休闲娱乐方式,生活繁忙的中年群体将此当作舒缓情绪、压力和培养情趣的地方,而老年群体希望得到一个绿色养眼的休憩场地,其因身体机能下降而更注重康健疗养的实现。因此该花园的活动内容以疏导身心的赏花观景和注重健康的园艺疗愈为主。

场地位于湖北武汉市江岸区某小区,为一个约20 m2的家庭露台花园。花园门口朝东,东面是过道和高空,西侧为建筑高层(图1a)。花园在功能设计上分为两个区(图1b),前部为园艺体验区域,提供近距离接触植物和园艺操作的活动;后部空间设有供人休闲的桌椅,方便休憩或者从事长时间的活动。形式上利用乔木、水泥容器和藤本植物形成半开敞的围合空间,设有两条园路通向休闲娱乐空间,中间以观赏草作隔景,前面留出园艺体验的操作空间(图1c)。

图1 家庭康养花园“芳芷”

2.2 创意与理念及其设计指导原则

花园取名“芳芷”,“芳”指植物香气,引自《说文》的“芳,草香也”;“芷”泛指香草,源自《岳阳楼记》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此设计旨在以植物的形、色、嗅、味和质感等特征充分调动人们的各类感官,因“芳”而“止”,寻“芳”沁心,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设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安全舒适性。行动区域以碎石铺面,达防滑安全之效;休闲区域的桌椅满足放松和休憩的需求;2)亲近自然感。注重精神感知,植物种类丰富,营造自然感;3)增强空间造型美感。通过色彩、造型和空间的设计,增强视觉美学的舒适感;4)遵循“五感”互动。突出植物挥发物的芳香疗愈作用,以嗅觉调动其他知觉,结合多感官的协同,体验园艺和自然的乐趣和益处。

2.3 植物选择依据与配置

以环境条件和植物习性为科学依据,结合设计主题,花园“芳芷”选择搭配植物42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12种,草本28种(图2)。场地三面见光,西侧的建筑体完全遮挡了西向的直射光照,避免了植物的“西晒”问题,而南面光线可以满足阳性植物和开花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因此在植物的光照属性选择余地较大。除了大环境的限制以外,也运用小气候和植物之间的互相影响,结合种植层次关系搭配不同习性的植物,比如在乔木青枫Acerspp.下栽培喜阴植物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和三色千年木Dracaena marginata‘Tricolor’,于藤本月季底下搭配不耐直晒和高温的观叶秋海棠Begoniaspp.,利用接收不到直射光线的角落处点缀观叶植物肾形草(矾根)Heuchera micrantha等。同时注重栽培形式的灵活变化,对在武汉不可露地过冬的植物,如金边吊兰、肾蕨、马缨丹等,均采用盆栽种植的可移动方式,缓解了部分植物在特定季节下习性与气候变化的矛盾,大大提高了景观植物的选择范畴和多样化。

图2 家庭康养花园“芳芷”的植物配置

2.4 芳香植物特色

以表现嗅觉体验为目的的芳香植物是该花园的特色植物类群,达17种,约占全部种类的40%。参考多种文献,总结了花园“芳芷”中17种芳香植物的主要挥发物种类(表1)。近年来,多项实验表明吸入植物挥发性物质对人体的呼吸道起到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由嗅觉系统吸收进入的某些萜烯化合物可能利于促进大脑功能,减少精神疲劳,促进身心放松,改善认知表现和情绪调节[35~36]。

表1 “芳芷”花园中17种芳香植物的芳香部位和主要挥发性物质

2.5 景观效果分析

从色彩效果来看,蓝紫粉色系为主导的植物色彩在蓝绿色背景下显得协调柔和;空间造型背景为堆叠组合的水泥容器,错落有致,立体感更强,同时搭配鸡爪槭Acer palmatum和珍珠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两棵乔木,以及高低疏密的植物,柔和了建筑和容器的水泥质感,营造清新淡雅的现代自然感(图3)。在综合考虑植物种类、性状和季相的基础上,水泥花盆里搭配了山桃草Oenothera lindheimeri、小木槿Anisodontea capensis和松红梅等线状植物,用姬小菊Brachyscome angustifolia和木茼蒿Argyranthemum frutescens作散状填充,加以团块状的乒乓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Pompon’中和(图3a)。B区主要搭配观花观果类灌木,容器里点缀色彩明快的矾根和马缨丹等植物(图3b)。C区前景的羽叶薰衣草花序与背景的松红梅枝条呼应,香叶天竺葵的叶形与羽叶薰衣草相应,姬小菊花色与羽叶薰衣草的紫色协调,金边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Variegatum’的叶子和松红梅的叶形统一,植物在协同统一中又富于变化;花境里的阴生植物薄荷类、矾根、玉簪和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等,株型变化从低到高,叶子尺寸和质感不断过渡(图3c)。D区以藤本月季作背景,前景搭配观赏花序的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和蓝花鼠尾草,观叶为主的多叶羽扇豆和秋海棠相互映衬,入口栅栏配以藤本蓝雪花Plumbago auriculata,栏杆背后是气味芬芳的迷迭香(图3d)。

图3 家庭康养花园“芳芷”的实景效果

2.6 基于“五感”的四季体验

花园“芳芷”由嗅觉“先入为主”,响应香气带来的感官刺激,调动五感的互动和集成(图4),开启五官的四季体验,充分发挥芳香植物对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康养功能。体验者在花园“芳芷”的季节轮回中近距离感受自然魅力和背后的积极作用:春天园路旁的金钱蒲会因老人不经意或者孩童顽皮的踩踏散发出愉悦的青草香味;夏天如瀑布般盛开的藤本月季“蓝色阴雨”让人联想雨天的清新感;秋冬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Zebrinus’和狼尾草Cenchrus alopecuroides的叶子发出“簌簌”之音,带来听觉体验。在嗅觉方面,马缨丹、栀子、金橘和柠檬等植物的芳香气味可提高花园对人们的吸引力。而与植物的触觉互动,比如质感奇特的碰碰香和花叶凤梨薄荷,一方面刺激植物散发出充分香味,另一方面增强人们的体验感。此外,不仅植物香气可以激发、改善人的食欲,植物本身还以味觉的方式发挥药食两用的功效。

图4 芳香植物带来的五种感官之间的互动和集成

经过一年的体验,大部分使用者觉得花园的五感体验极大丰富了生活内容,改变了他们以往对于花园的认识。对于经常打理花园的女性中年户主,她认为该花园最大的魅力在于季节性的变化,从植物本身的景象变化,延伸到花园体验内容的变化。而老年群体最明显的感受是身心舒缓,“在花园里待得越久,我们越放松,心情也好很多”。有趣的是,该花园不仅直接影响了家庭户主,还对其他到访人员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植物知识、活动乐趣和结识朋友等。户主反映很多亲朋好友受该花园的影响,纷纷对园艺产生了兴趣,部分人员甚至参与到了家庭花园的建设队伍中。

2.7 “芳香”主题的园艺操作活动

园艺操作活动具有促进心理放松、提高社交能力和增强身体机能与生理机能的效果[3]。家庭康养花园“芳芷”以芳香植物为活动对象,结合植物的物候和功能,通过“芳香”主题系列活动“春植”“夏采”“秋食”和“冬制”积极调动各个家庭成员的参与性。“春植”活动以唇形科植物无性繁殖的扦插为主,此操作不仅简单,而且短期效果显著,更容易增加参与者的成就感,特别是行动不方便的老龄群体。“夏采”通过采摘时令香草引导人们近距离感受芳香植物的独特魅力;“秋食”环节以品尝的方式深入体会芳香植物的康健功效;“冬制”则使用芳香植物原料进行手工制作香囊和精油等,对情绪具有很好的缓解和安抚作用。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在参与园艺活动过程中除了感受康养花园本身具备的益处,更促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和睦。

3 结语与讨论

在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中,聚焦城市家庭的康养诉求,营造具有康健作用的家庭环境是当今城市设计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花园中全部芳香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发现这些挥发有机物主要为D-柠檬烯、芳樟醇、α-蒎烯、β-月桂烯、1,8-桉叶素、罗勒烯等小分子萜烯类物质,它们大部分作用于花园使用者的嗅觉系统,影响大脑内部不同的神经信号途径,分别起到舒缓、降压、抗抑郁、提高注意力和改善记忆力等作用。并且以芳香植物天然挥发物的功效为理论基础,以家庭花园的康健功能为目标,强调五种感官之间的互动体验,设置“芳香”主题的园艺操作活动,让使用者通过嗅觉途径感受天然植物对心理和生理上的有益影响。然而,“芳芷”的营建只是一种小小的尝试,仍然有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下一步有待通过定性定量的研究法和指标体系进一步检验花园的康养作用。

猜你喜欢

康养嗅觉园艺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园艺奇葩
超强嗅觉
园艺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