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蹚出铁建新路 勇当开路先锋

2022-09-15山东铁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长兴

山东国资 2022年7期
关键词:山东高铁铁路

□ 山东铁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姜长兴

改革发展亮点

● 开创性地独立建成了济青高铁、潍莱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曲菏段4 条高速铁路,TQI值全国领先。

● 擦亮“好快省和”铁投品牌,即建设质量好,建设速度快,投资造价省,建管、路地关系“和”。

● 深入践行“人才兴鲁”发展战略,变革人才管理机制,“外引内育”显成效,人才工作“开新局”。

● 组织开展“转变作风、强化管理、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

近年来,山东铁投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认真履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力军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双重职能,加快构建“四横六纵”高铁路网布局,开创性地独立建成了4 条高速铁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富有山东特色的铁路建设新路子,擦亮“好快省和”山东铁投品牌,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突破与跨越。截至目前,全省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319 公里,稳居全国前三。

山东铁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长兴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铸就山东高铁“好”的品质

创新省路合作制度设计。山东铁投集团所属济青、鲁南两家铁路建设公司在组建伊始,就采取路省合作的方式搭建管理构架。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省方选派,总经理由国铁集团委派,部分专业管理人员由济南铁路局委派帮助工作,其他领导人员由省方任免,管理人员自主择优聘用。这种制度设计,既保证了企业内部能够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依法决策,又保证了铁路建设完全按照国铁有关技术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路地双方的优势。主导建设的高铁项目TQI 值全国领先,实现“杯水不晃”“立币不倒”。

鲁南高铁魏家柳沟大桥

建立多方投资建管模式。认真落实“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充分利用高铁建设的有利条件,采取“资本+市场”的方式,引入央企施工单位参与铁路投资建设,既保障了建设资金需求,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截至目前,累计引入社会资本275 亿元。我省主导建设的第一条高铁项目——济青高铁在2015 年成立初期就引入战略资金47 亿元。

探索靶向引才人才机制。根据高铁建设特点,从全国高铁系统数千家相关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中,公开择优选拔了150 余名专业技术骨干,整个建设队伍中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占到88%,打造了山东铁路建设的种子力量。组建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先后与山东大学、北京交大、西南交大、中南大学、中国铁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柔性引进包括院士李术才在内的39 名高层次人才,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 项、鲁班奖1 项、山东省建筑质量泰山杯工程1 项及其他各类奖项数十项。

坚持优化流程与提高效率相促进,成就山东高铁“快”的速度

按照系统化思维推进流程再造。坚持“统筹兼顾、压茬进行”,聚焦前期工作,组建专班,压茬推进、无缝衔接各个环节,时间压缩近一半;聚焦征迁难题,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创新建立“谁使用谁拆迁”征迁模式,征拆资金由沿线政府自筹自支,作价审计入股,充分调动了地方的主动性,半年内基本完成红线内征拆任务;聚焦工程建设,动态优化施工组织,强化资源配置保障,高效兑现各项重要节点目标。主导建设的高铁均提前建成通车运营,实现了“年年有开通”。

健全市场化机制激活“一池春水”。深入推动“三能”改革与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有机融合,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激发活力,用其所长。集团各级企业均建立了以“业绩考核+宽带薪酬”为核心的薪酬考核体系,12 家重要子企业22 名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其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两家企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两名。选择处于充分市场竞争的5 家企业、承担主要经营指标的8 个业务部室探索试点中层管理人员契约化管理,“明码标价,刚性兑现”,部分企业同职级最大薪酬差将近8 倍,全面激发了核心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21 年,集团获“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基金公司试点推行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员工利益与投资效益深度捆绑,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近3 年,公司累计投出项目350 余个,实现IPO 上市12 个,投资收益复合增长率77%,人均创收超过3000 万元,国内同行业领先。

强化“走出去”对标补齐工作短板。组织干部带着“问题清单”对标先进,先后到国铁集团、中国铁科院、西南交大、北京交大、永锋集团等单位考察学习,了解高铁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新成果新动向,学习相关企业革新转型、精益运营、管控模式、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查找境界标准、眼界格局、管理体制、本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反思不足、思考发展。

坚持开源增收与降本节支相统一,实现山东高铁“省”的奇迹

全产业链支撑。依托铁路建设主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主业支持辅业,辅业反哺主业”的良好生态。探索推进土地综合开发补亏路径,实现土地开发收益10 亿元。紧盯高铁发展需求,广泛布局超高性能混凝土盖板、高分子防水防腐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等项目,加快并购高铁产业优质上市公司,增强了造血能力。创新商业模式,以开展大型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主业,组建了铁投项目管理公司;以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为核心,组建了供应链管理公司,成立仅两个月就签订合同金额4.2 亿元。

全方位投资控制。坚持把“省”贯彻施工全过程,在总结分析以往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基础上,确定了投资控制重点,在征地拆迁、设计优化、施工招标、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从严管控投资成本,合理安排资金计划,有效避免资金沉淀。济青、鲁南、潍莱3 条铁路节约投资近100 亿元。特别是征地拆迁费用成功控制在概算之内,这在全国建成铁路项目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全过程技术应用。针对铁路建设需求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布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在铁路建设中成功应用,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目的。依托潍莱铁路研究开发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技术,降低直接投资1500 余万元,年均减少监测费用400 余万元。聚焦盾构高铁安全穿越岩溶地层难题,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应用于鲁南高铁、济南地铁、京沪高速、郑州地铁等工程,产生经济效益3.46 亿元。累计组织研发科研课题30 余项,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4 项,形成各级工法72 项。

沈海高速特大桥 26-29 墩纵向悬臂施工技术

坚持党建引领与生产经营相融合,凝聚山东高铁“和”的力量

党旗飘在一线。坚持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所有一线指挥部均建立了党组织。深化与参建单位的党建互联共建,组织“开新局、争前列、比贡献”“勇创新、当先锋、比贡献”等劳动竞赛,开展“党员先锋号、青年先锋号、工人先锋号”联创共建、技能比武等系列党建攻坚活动。路地双方、建管双方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方面同研究、同攻关,做到了路地关系“和”、建管双方“和”。

堡垒筑在一线。坚持党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同步设置,累计设立调整各级党组织54 个,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党建工作有效覆盖。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过硬党支部”创建活动,过硬党支部占比超过70%,评定五星级党支部12 个。济青高铁公司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作风转在一线。组织为期3 个月的“转变作风、强化管理、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坚持全员式“专题学”、起底式“深研讨”,查摆各类问题230 余项,收集改革发展意见建议50 条,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确立了创新创业、务实高效、无私奉献、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涌现出一批舍小家顾大家、讲奉献勤付出、重实干轻回报的优秀员工。

下一步,山东铁投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改革发展,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光荣使命,圆满交出一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合格答卷,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开路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山东高铁铁路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