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薄壳山核桃桃蛀螟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控策略

2022-09-15尹华阳董广平方建民叶骏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成虫

尹华阳,董广平*,方建民,叶骏

(1.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31;2.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徽 黄山 245000)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是胡桃科山核桃属的落叶乔木[1]。因其果实油脂含量高、干果产品开发全面,且具有适应性强、木质坚韧、树形挺拔等特征,被作为重要的干果、木本油料植物和绿化树种在国内广泛推广[2]。安徽省薄壳山核桃发展起步较早,已逐步形成规模,但随之而来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也在加重,造成了果实减产、品质降低等问题,对薄壳山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3]。

国内学者对薄壳山核桃较常见易发的一些病虫害,如根腐病[4]、黑斑病[5]、白粉病[6]、溃疡病[7]、星天牛[8]、蚜虫[9]、警根瘤蚜[10]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总结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方法。通过近3年对安徽省主要薄壳山核桃种植地区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这些区域内对上述易发的病虫害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发生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发现区域内蛀果害虫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危害情况仍逐年加重。因此,笔者对安徽省薄壳山核桃重点种植地区桃蛀螟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期为全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1 方法

1.1 调查区域

选择黄山、阜阳、亳州、合肥、滁州等市具有代表性的薄壳山核桃果用林基地作为主要调查试验点。薄壳山核桃品种主要为波尼、马罕、绍兴、黄薄等,树龄6~15年,长势较好。调查点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薄壳山核桃桃蛀螟危害情况调查地点

1.2 调查方法

2021年9~10月,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调查桃蛀螟危害情况。踏查时,在每个调查区域内随机选择10株长势均等、树势良好的薄壳山核桃树,在树的上、中、下部各摘取50个果实,调查薄壳山核桃桃蛀螟危害情况,分等级记录在册。每株树的桃蛀螟危害程度分为4个等级,其中“0级”代表无桃蛀螟危害;“1级”代表0%<蛀果率≤30%,薄壳山核桃果实无虫孔;“2级”代表30%<蛀果率≤70%,果实虫孔不明显;“3级”代表蛀果率>70%,果实虫孔明显。

蛀果率=桃蛀螟危害的果实数/调查总数×100%

轻微受害率=“1级”的植株数/植株总数×100%

严重受害率=“2级和3级”的植株数/植株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薄壳山核桃桃蛀螟危害情况

由表2可知,调查试验点薄壳山核桃桃蛀螟危害情为:调查点Ⅲ、Ⅳ桃蛀螟危害情况最为严重,总蛀果率均达70%及以上,严重受害率均达70%;调查点Ⅱ、Ⅴ桃蛀螟危害情况相对较轻,总蛀果率在50%以下,严重受害率分别为10%、30%。综合分析可知,6个调查区域薄壳山核桃平均总蛀果率为56.17%,平均轻微受害率为25.00%,平均严重受害率为46.67%,危害情况较严重。

表2 薄壳山核桃桃蛀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

2.2 危害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了解,2021年桃蛀螟危害相较往年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气候条件有一定关系。2021年安徽省平均气温17.2℃,较常年平均气温(16.2℃)偏高,年日照时数增多[11],使得桃蛀螟幼虫越冬成功率高、羽化期长,出现了世代叠加现象,造成了爆发式的危害。另一方面,随着农林种植业产业结构变化,一些如山核桃、梨、葡萄、玉米等适宜桃蛀螟取食的作物面积大幅扩大,为其生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 综合防控策略

桃蛀螟蛀食薄壳山核桃会造成大量落果、黑果、蛀果,对一些晚熟品种如马罕等影响尤为严重,会导致果实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同时,虫害世代叠加现象进一步加重防治的难度。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桃蛀螟防治非常关键。在防控策略上应做到及时预测预报、清除越冬幼虫、适时施药

防治等[12-15]。

3.1 预测预报

桃蛀螟的防治时效性非常重要。其在不同地区的生活史差异较大,需要针对性进行预测预报。通过观测来确定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在产卵高峰和孵化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治,可以有效防止幼虫蛀食果实。

3.2 清除幼虫

及时清理越冬幼虫是降低虫源十分有效的措施。应在冬季捡拾落地虫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封堵树木缝隙、虫孔等;园区周边如有玉米、向日葵等寄主作物,应及时将秸秆等残留物粉碎。果期定时观察,及时摘除虫果,以减少虫害。

3.3 诱杀成虫

利用桃蛀螟成虫趋光性,5~6月在园区内按每6 670 m2设置1盏杀虫灯或黑光灯,667 m2设置5盘糖醋液;或利用性诱方式,每6 670 m2设置以反10-十六碳烯醛、顺10-十六碳烯醛为诱芯的诱捕器。这种方式在降低成虫密度的同时可以作为虫情预警的主要手段。

3.4 药剂防治

结合预测预报信息,在桃蛀螟成虫产卵的高峰期(一般为6月初至8月底),及时进行药剂喷施防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走访调查,效果较好的药剂及使用方式为: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喷施2次、3%甲维氟铃脲乳油500倍液喷施2次、2%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施3次、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施3次。施药宜采用人工喷施,对整株树均匀喷洒,药物应交替使用,以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几率。

3.5 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因其无毒性、靶向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已有报道证明赤眼蜂对桃蛀螟卵有较好的寄生能力,因此可以在薄壳山核桃园区内释放赤眼蜂卵卡或成虫。通过3~5年的释放,园区内天敌昆虫种群数量稳定,将大幅降低桃蛀螟等害虫的种群密度。

4 结语

本研究对安徽省6个薄壳山核桃主要种植区的蛀果害虫桃蛀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桃蛀螟危害情况较严重,尤其是部分园区没有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桃柱螟作为一种爆发式出现的蛀果害虫,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对薄壳山核桃产业带来严重影响。

猜你喜欢

薄壳山核桃成虫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与发展策略
山核桃
安徽庐江:山核桃成农民脱贫“致富果”
鸡蛋与薄壳建筑
松鼠的山核桃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