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9-15陈钦榜何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波糖甘精阿卡

陈钦榜,何英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025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亦是全球范围内三大导致过早死亡的危害因素之一[1]。该病具有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的特点,且患者极易发生糖尿病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如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2]。因此,针对T2DM患者予以早期有效的治疗或干预显得尤为重要[3]。阿卡波糖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T2DM口服降糖药物,该药物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4]。然而,部分患者因糖尿病发展至一定的阶段,从而导致胰岛功能衰竭加速,此时应用单独降糖药物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甘精胰岛素是近年来所开发的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可通过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发挥降糖的作用[5]。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阿卡波糖治疗的基础上增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该病患者提供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对照法将其分成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1例。联合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34~77岁,平均(57.12±10.35)岁;病程1~10年,平均(4.89±1.03)年;体质量指数19~32 kg/m²,平均(23.10±1.35)kg/m²;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7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57.23±10.41)岁;病程1~10年,平均(4.92±1.05)年;体质量指 数19~32 kg/m²,平均(23.17±1.38)kg/m²;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6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受试者均已签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人员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6]所制订的有关标准;②均为成年人;③入组前14 d内未接受过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排除标准:①对该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②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③继发性糖代谢异常者;④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⑤神志异常或合并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①治疗方式:对照组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增用阿卡波糖治疗。阿卡波糖初始剂量选择50 mg/次为宜,3次/d,要求餐前吞服。联合组在开展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同时增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始剂量选择10 U/d,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按照受试者的血糖水平进行适当调整,空腹血糖>6.1 mmol/L,每高出1 mmol/L增加1 U药物,空腹血糖<4.0 mmol/L,减少2~4 U药物。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②标本采集:采集时机选择治疗前1 d以及治疗结束后1 d,抽取入组人员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获取血清保存待测。其中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速率为3 000 r/min,离心时长为10 min。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血糖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血糖指标主要为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其中FPG以及2 hPG以氧化酶法完成检测,血红蛋白的检测借助免疫抑制比浊法实现。应激指标主要观察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以及超氧化酶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检测方式分别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黄嘌呤氧化酶法,具体操作遵循试剂盒说明书完成。炎症因子包含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检测方式均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具体操作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不良反应包含胃肠不适、一过性视力障碍以及低血糖。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联合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FPG(mmol/L)治疗前7.87±1.19 7.90±1.21 0.113 0.910治疗后(6.12±1.03)*6.98±1.08 3.690<0.001 2 hPG(mmol/L)治疗前11.72±2.35 11.80±2.38 0.153 0.879治疗后(7.48±1.30)*9.35±2.04 4.950<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9.78±0.59 9.82±0.62 0.299 0.766治疗后(6.38±0.45)*7.18±0.77 5.744<0.001

2.2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联合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MDA(mmol/L)治疗前7.29±1.32 7.34±1.35 0.170 0.866治疗后(12.28±2.08)*9.75±1.66 6.087<0.001 SOD(U/L)治疗前102.34±8.03 103.15±8.07 0.456 0.650治疗后(68.04±4.98)*77.85±6.27 7.845<0.001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CRP以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联合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CRP(mg/L)治疗前7.01±2.32 7.04±2.35 0.058 0.954治疗后(4.32±1.03)*5.74±1.76 4.459<0.001 IL-6(ng/mL)治疗前101.34±20.35 101.83±20.83 0.108 0.915治疗后(72.18±10.03)*84.72±15.62 4.329<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胃肠不适、一过性视力障碍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内T2DM的发病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益攀升,若不予以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极易引发一系列近远期并发症,继而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7-8]。目前临床上广泛用来药物治疗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手段之一。阿卡波糖作为降糖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继而降低高血糖状态,是当下临床上用以控制高血糖的首选药物之一[9]。甘精胰岛素作为新型降糖药物之一,通过注射给药之后会迅速形成微沉淀,相对于其它胰岛素,其作用时间延长,和机体胰岛素的分泌特征高度相符,可能获得更为理想的降糖效果[10]。

本文结果发现,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对此提供了佐证,提示联合组治疗方案应用于T2DM患者中的疗效较佳。阿卡波糖是α-糖苷酶抑制剂之一,可能通过抑制α-糖苷酶途径等,抑制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继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11]。甘精胰岛素则是一种新型人工胰岛素药物,进入人体后24 h即可释放大量胰岛素,继而控制血糖含量,使患者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因此,两药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发挥更为显著的降糖效果。另有研究报道指出,单纯应用阿卡波糖无法良好地控制血糖高水平,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餐后血糖水平主要是随着空腹血糖变化而出现波动,空腹血糖升高,继而导致血糖呈“水涨船高”趋势[3]。此外,有研究报道显示,机体内氧化应激效应和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氧化应激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及其细胞凋亡,并通过脂质过氧化损伤、DNA断链以及抑制ATP合成等途径损害胰岛β细胞正常功能[12]。而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血清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反映了联合组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这亦可能是联合治疗方案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考虑原因,联合组治疗方案可在减少患者血糖波动的同时,继而降低其机体内各类抗氧化因子水平。另外,治疗后联合组血清CRP以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联合组治疗方案应用于T2DM患者中,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原因,两药联用可发挥协同效应,药效稳定且持久。本文结果还显示了两组胃肠不适、一过性视力障碍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相近(P>0.05)。这表明了联合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与甘精胰岛素联用治疗T2DM患者的疗效较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应激反应程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波糖甘精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