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构建绿色会展模式的对策研究
——以2021年服贸会为例

2022-09-15闫梦迪

中国市场 2022年27期
关键词:服贸会会展业双循环

闫梦迪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2)

1 引言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变化多端,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两极分化令国际经济形势更加不稳定。所以,在新挑战中抓住新机遇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十四五”规划的到来,无疑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顶风之船”。如何在“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到,“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以通畅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紧紧依托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使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构成良性互通。纵观“十一五”到“十三五”三次五年规划,不仅全都涉及会展业,而且其比重越来越明确。结合“十四五”规划,不难发现,会展业已经开始为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做出贡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绿色会展

2.1 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会展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办,同年,拥有“中国第一展”美名的广交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此拉开了向“会展大国”迈进的序幕。2007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大连举办,从此每届夏季达沃斯论坛都在大连和天津轮流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2010年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以此为节点,会展业不仅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更成为世界各国了解认识中国的窗口,在经济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后,会展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一系列国家重要展会陆续举办,杭州G20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点展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迈进。然而,会展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却隐藏了许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2017年全年展出和承接的搭建工程合计达943万平方米,展后产生垃圾约4186吨,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一周的生活垃圾总量。因为会展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建设会展场馆。场馆的建造要求场地足够大、交通足够方便、周围配套设施足够全面,但有些场馆却没有承办足够多的会展活动,造成了资源浪费。在会展活动中,一般使用一次性材料搭建展台,活动后的材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从而消耗了大量资源。除此之外,会展业还存在纸张、电力、水力等资源的浪费,并且存在噪声污染和光污染的情况。由此可见,优化会展业的环境友好能力,是我国会展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中重要的课题。基于此背景,“绿色会展”这一会展项目的意义与作用显而易见。

2.2 绿色会展的内涵

2004年马志新提出真正的绿色会展是基于可循环发展之上的,是对会展活动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资源节约化与环境友好化的一系列工程,能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并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2011年陈宜平对绿色会展进一步进行了解释,认为绿色会展是在展会举办前期、中期、后期,通过合理利用资源,监测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会展模式。2016年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与会展业相关领域代表共同倡议成立了中国绿色会展联盟,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安宝军介绍,绿色会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绿色展台搭建;二是设立绿色展区;三是施行绿色会展标准;四是打造绿色会展行业交流平台。因此,文章认为绿色会展是基于一定绿色标准上的能够达到资源利用合理化的环境友好型会展模式。

3 绿色服贸会的发展现状

3.1 “双主场”布展

自2012年以来,服贸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与往届不同,2021年服贸会采取以低碳、绿色为主的搭建方式。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理念”的要求,2021年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进行了“双主场”布展,其中大部分布展材料都能实现循环利用。比如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一层的“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90%以上的搭建材料都可实现回收再利用。服贸会首钢园场馆集中搭建区域充分利用了工业遗存,与其和谐共生,赋予其新的功能;利用原刀具车间、修理车间、除尘车间、泵房等众多工业建构筑物,进行结构加固和室内改造,使其成为会议室、贵宾室、餐饮、办公用房等服务配套设施。致力于将工业遗存与服贸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增强参观者的游历感,让人们在沉浸式会展空间体验中,感受工业风貌和历史文脉的延续。

首钢园主体会场为实现材料后期回收利用,采用钢结构设计。展厅采用U型中空玻璃和灰色复合金属板,不仅可以实现自然采光,还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开放式展馆采用装配式张拉膜结构,张拉膜下可铺设多种颜色的草坪保护板。这种修旧如新的理念使服贸会更加符合绿色理念。

3.2 迎合双碳目标

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碳达峰”“碳中和”即为双碳目标。

本届服贸会展馆的搭建,尽量减少了木质材料的使用,搭建材料中使用的植物、陶粒子和火山岩等均为自然材料,源于自然并可回归自然,对建筑垃圾做的分类处理均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在双主场中造景材料主要为植物,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植物大体分为绿植、宿根植物两类。绿植撤展后可以归放至户外或入地,回归自然生长。

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多方相关碳中和主题论坛。“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围绕“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下的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就“双碳”的实现思路、目标与相关举措等问题开展高层技术研讨和实践经验交流。同期进行全国首个全方式绿色出行碳普惠减排量交易签约 ,引导行业企业共同遵守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为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协调发力。“碳中和国际合作发展论坛”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建立务实求真的政、产、学、研的交流平台。

3.3 绿色展品技术

本届服贸会汇集了许多致力于从源头减碳的企业,多家企业都运用了石墨烯技术。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带来了石墨烯技术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国产大飞机等领域轻量化减重方案,中润超油(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推广了石墨烯润滑油、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

智慧零碳小屋、无水造纸、氢燃料电池客车等绿色新技术纷纷亮相。随着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现实需求,申龙客车在服贸会上带来了两款纯电动城市客车,均采用轻量化设计,比同类产品减重约10%,可搭载多种辅助驾驶技术,具有低能耗、高安全性特点。据介绍,该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已在北京、上海、张家口等地实现批量运营,其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也于2022年冬奥会期间投入运营。

4 服贸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政府管理体制不甚适应

目前有关绿色会展的监管体制、法律条文等尚不完善。在2021年服贸会中政府更关注“两区”建设,致力于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而在展馆建设、活动过程中虽引用了低碳材料和绿色科技,但是总体绿色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和重视。

4.2 绿色会展行业标准尚未成熟

首都会展集团和北京绿色交易所在2021服贸会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推动会展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为会展行业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成为全国首个绿色会展行业标准。而在此之前2019年发布的《绿色会展标准体系》,是由浙江省编写,其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发布的,权威性、完善性等条件尚未成熟。

4.3 会展供应体系不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

会展供应体系包含会展产业链和会展供应链等。会展产业链包括上游环节的会展项目的开发者和会展品牌的拥有者,中游环节的会展项目的具体运作、组织和实施者,下游环节的会展活动支持人。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主要实现参展商与观众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而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021服贸会的会展供应体系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在对应绿色经济准则方面并不全面可靠。

4.4 绿色展具使用成本较高

绿色环保展具大多是铝合金构件,牢固、轻巧、不易燃,不仅能大大降低倒塌、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即使发生倒塌,轻质结构也能大大降低对人身的伤害。对于参展企业而言,单独为一两场展会置办绿色展具比普通展位成本更高,而绿色展具租赁等市场发展不够,展具流通、使用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选择绿色搭建展台的积极性。

4.5 绿色展台的设计能力有待提升

绿色展台搭建是绿色会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直观地体现了展会的绿色会展水平。目前国内的绿色展台搭建形式较为单一,不能适应会展业的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会展的多样性、创新性发展。

4.6 信息化应用水平亟须提升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绿色会展也应该紧跟时代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建设。乘借时代的东风,全面普及绿色会展信息化建设将是推动会展业高效节能降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7 缺少工程废料的处理组织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展台的搭建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占整个会展活动固体废物的75%~80%。通常会展活动结束后产生的废材都会被沾染上颜料等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而目前会展活动所产生的废料通常被丢弃在展馆等待环卫工人清理,或是随意遗弃,并未确立专门的有关部门进行回收处理废料。会展活动产生的废料在得不到合理处理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对当地土质、水质产生污染。同时,会展活动废料的不恰当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本身的经济价值,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5 绿色会展的对策与研究

5.1 构建绿色会展意识和理念

政府应以3Rs(Reduce,Recycle and Reuse)原则为出发点,完善管理体制,制定绿色会展指南和相应的会展行业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将绿色会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体现出来。企业方面,应该提高绿色理念,遵循循环环保原则,实现绿色参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双丰收”。个人方面,在参展时应该树立环保意识。

5.2 建构绿色会展主体及联动机制

政府、会展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和受众群体4个主体联动机制,统一整合、协调安排。主办方和承办方应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会展活动的环境友好能力,从一开始的展会初期策划到中期的筹备工作再到最后的现场活动,都应施行低碳、节能、降耗原则,从源头上落实绿色会展理念。参展商在参展时应着重提高展品的绿色水平。此外,场馆方应在会展活动中大力提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将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到会展活动中来,尽量减少纸质资料的使用。在展台搭建方面,应使用可回收、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减少木材的使用,达到低消耗、低成本、高环保的效果。

5.3 创新培养绿色会展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会展业紧缺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绿色会展业专业人才是绿色会展发展的重要助力。培养具有环保低碳、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将国内外先进技术融会贯通,从而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绿色会展发展模式。

5.4 完善会展供应链体系

会展活动供应链体系包括会展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展馆方、参展商、专业观众、周围配套设施和会展服务公司等。从展馆的设计开始落实绿色会展理念、优化会展设备的环境友好能力、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展台搭建材料、最大程度上减少木材、水、电等资源的浪费、展品采用统一绿色标准认证、树立绿色参展理念对推广绿色会展有着重大影响。最后,对于展具和展品运输的物流公司,是否有科学先进的运输技术和绿色运输设施设备,以及对于撤展之后的相关材料进行分类管理等也是完善绿色会展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5 建立并完善绿色会展评价体系

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成立专业的评审组,建立健全会展业的监督体制,促进会展业的绿色发展。

5.6 积极推进第三方认证

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认证是检验和推动绿色会展强有力的推手,可以有效强化绿色会展的发展性目标。积极推动绿色会展第三方认证,不仅能有效解决绿色会展推进过程中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还能助力提升会展业的绿色标准化和绿色专业化。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单独成立第三方认证协会,也可以请机构代为认证。

5.7 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

会展相关企业是实施绿色会展理念的核心主题和永恒动力,绿色会展的发展最终会体现在会展企业上。所以会展企业需要从源头融会贯通绿色会展理念,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绿色会展。将绿色会展的理念渗透进日常工作、设计运营、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奖惩制度中,积极践行绿色会展理念,大力弘扬绿色会展精神,努力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会展企业。

6 结论

会展行业的发展迎来了一波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问题。会展业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低碳产业的支持。在发展会展经济的同时,坚持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树立绿色产业文化,有效地构建绿色会展体系,是实现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以2021年服贸会为例,通过分析服贸会的绿色会展发展现状来反映全国绿色展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解决对策。开展绿色会展,顺应新时代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理念,不仅有利于会展项目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会展项目供应链及社会相关方提升绿色经济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服贸会会展业双循环
图说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图片报道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会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