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先锋模范精神的鲜明特质与践行逻辑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给先锋模范群体的30封书信的文本分析

2022-09-14李静贤吴翠丽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4期

李静贤,吴翠丽

(1,2.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

书信作为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应用文书,承载和传递着信件双方的真挚情感,是人们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的基本形式。党历来重视书信这一文本在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理论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党的政治原则、理论观点、方针政策等治国理政内容的载体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回信先锋模范群体,《习近平书信选集》(第1卷)内收录的239封书信中,专门针对先锋模范群体的复信共30封。30封回信无一不体现了习近平坚持以模范论精神、以榜样为导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先锋模范群体的高度重视。

一、习近平给各领域先锋模范群体回信的文本分析

(一)对象群体分析

从致信的对象群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30封回信主要针对五个不同领域的先锋模范群体:青年志愿服务团体、基层及生产一线工作者、部队官兵、科教文艺工作者及普通群众代表。

给青年志愿服务团体的回信有7封: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2013)、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2014)、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2014)、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回信(2014)、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2019)、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2020)、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2020)。

给基层及生产一线工作者的回信有7封: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2014)、给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回信(2018)、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2018)、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2018)、给武汉东湖新区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的回信(2020)、给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的回信(2021)、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2021)。

给部队官兵的回信有7封: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2017)、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2017)、给“王杰班”全体战士的回信(2019)、给“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的回信(2020)、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2020)、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2021)、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的回信(2021)。

给科教文艺工作者的回信有7封: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2015)、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2015)、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2018)、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2020)、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2020)、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2021)、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2021)。

给普通群众代表的回信有2封: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2017)、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2017)。

(二)主题内容分析

基于运用Nvivo11这一定性分析软件,对30封书信文本的内容和主题进行编码归类,从量性分析和质性分析两个方面加以梳理。在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先锋模范群体的具体对象后,利用Nvivo11软件标出了选定的30封书信文本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有关先锋模范群体精神特质的关键词,经过词频汇总,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1)。

图1 30封书信文本的关键词云可视化分布

从量性分析的角度来看,30封书信中集中出现的高频词(见表1)主要有“人民”“青年”“奉献”“青春”“模范”等。其中,“人民”“群众”共计出现59次,“贡献”“奉献”等词共计出现34次,“希望”“期望”等词共计出现33次,“发展”“成长”等词共计出现27次,“青年”一词出现18次,“祖国”一词出现16次,“模范”“榜样”出现15次,“青春”一词出现13次,“理想”“使命”各出现10次。

表1 30封书信文本的高频词统计

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给先锋模范群体的回信内容主要涵盖三方面:对先锋模范群体的关怀、对先锋模范群体在其领域所作突出贡献的肯定、对先锋模范群体继续践行使命担当的期盼。

1.对先锋模范群体的关怀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奋进拼搏的历史,“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1],先锋模范群体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忠诚朴实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先锋模范群体的关怀和慰问。在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中,总书记深情表达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怀,“得知你恢复尚佳、重新投身岗位的消息,我感到由衷欣慰,同时希望你仍要保重身体健康”[2]29。在给从事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国培计划”参训教师的回信中,习近平对研修班参训教师的进步和成长表达了关心。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库尔班大叔,总书记也记挂着老人的身体健康,“得知你年逾九旬身子骨还很硬朗,得知你们上下一百多口都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我感到高兴”[2]108。长期驻守边境高原的卓嘎、央宗姐妹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总书记回复姐妹俩:“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我向你们以及所有一直以来为祖国固守边界保卫边界而忠诚奉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2]140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的党员们写信汇报本村发展情况,习近平表示:“十五年前到你们村的场景我都记得……父老乡亲们生活水平持续得到提高,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2]163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院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写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方面你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劳动模范,现在又在学业上进一步深造,这是对大家勤恳劳动、不计回报的肯定,也是党和国家对以你们为代表的劳动者的关怀。”[2]170

2.对先锋模范群体在其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3]先锋模范人物既来自人民群众,又在各自的领域内为人民服务奉献,以不平凡的事迹筑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习近平称赞他们:“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来合格答卷。”[2]266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肯定:“看到许多民营企业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前赴后继助力脱贫攻坚的事业,帮助无数贫困群众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我非常欣慰……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容置疑,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可替代,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说法和做法都是应当摒弃的。”[2]202扎根雪域高原的“高原戍边模范营”全营官兵写信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情况,习近平在给他们的复信中称赞道:“这5年来,全营时刻铭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始终坚持守卫在生命禁区,用青春和热血坚守和保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以优异的表现完成了任务。大家都是好样的。”[4]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习近平对优秀教师给予了肯定:“各位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标杆,扎根本职岗位,团结团队力量,在教育树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为你们由衷高兴。”[2]353

3.对先锋模范群体践行使命的要求和希望

新时代各领域不断涌现的先锋模范,以其先进的事迹鼓舞了广大群众,使得先锋模范的高尚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充分发挥了其良好的示范导向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先锋模范的选树和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回信中勉励各类先锋模范人物,希望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使命担当,发挥好作为模范人物的先进性、导向性。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习近平对青年志愿者们加以鼓励:“希望你们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始终做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以青春梦想和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27同样,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习近平对新时代如何学习并践行雷锋精神也作出指示:“希望团队成员们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懈向上向善,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过程中汲取善的力量,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撰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篇章,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2]31对各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青年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怀有殷切期待。他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复信中表示:“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们以你们为标杆,到基层和人民中去施展抱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之处,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绘出精彩的人生篇章。”[2]34-35对参与南京青奥会的志愿者成员们,他写道:“希望大家传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热情参与、倾情奉献,向与会人员提供体贴细致的服务,努力传递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助力中国梦和各国人民的梦融通发展,一起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力量。”[2]41

二、新时代先锋模范精神的鲜明特质

通过对30封书信关键词的量性分析和内容主题的质性分析不难看出,新时代先锋模范人物都具备“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5]139的价值追求。为国为民、无私奉献、敬岗爱业的鲜明特质,无不凸显了这一群体的高尚情操。先锋模范精神的突出特质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体现,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独特风采。

(一)为国为民的价值追求

先锋模范人物作为社会榜样,来源于人民群众,又高于人民群众,所追求的始终是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移、百折不回,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1]。以库尔班及其后人为代表的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怀揣对党和国家、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率先垂范,在生产劳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少数民族乡亲树立了榜样,“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先锋”[2]108,扎实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一致。以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和“高原戍边模范营”为代表的驻守边境高原的军民,用热血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爱国守边、忠诚为民的精神,“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2]140。以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和河北平山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们,团结带领农村群众艰苦奋斗,为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苦干实干,摘除贫困帽子,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王杰班”和“硬骨头六连”为代表的优秀人民军队官兵,继承王杰战士遗志和连队优良传统,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爱军精武、建设过硬,“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2]213,在新时代强军事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向改革先锋学习,向优秀的艺术家和社会科学家学习,因为他们都是新时代的榜样,他们都是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6]。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与亿万人民共同奋进新时代的担当与承诺,无数的先锋模范也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导向,在奋斗中响应并践行着“我将无我”的奉献精神。以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为代表的青年志愿服务团体,运用所学知识和爱心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民群众,“以爱心关怀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在服务社会、助人奉献、敬岗爱业中升华人生境界”[2]31。以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国培计划”参训教师为代表的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不畏西部和边疆地区的艰苦条件,数十年如一日从事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根本培养任务”[7]72,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为代表的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救死扶伤,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奋战,江学庆等许多医务工作者牺牲在抗疫一线,用生命书写保卫人民的使命担当。以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们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在台前幕后耕耘奉献,“创作了许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2]372,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艰苦奋斗的敬业品质

针对如何处理好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普通工作岗位上如何做出非凡成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是“将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视为一体”[8]“把对远大理想和高尚品质的追寻转变为实际而具体的行动,并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体现”[9]及“学习英雄事迹,发挥英雄精神,就是要把不寻常的英雄精神落实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10]。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人物,正是以艰苦奋斗的敬业品质为底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以张广秀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与千千万万投身农村基层建设的大学生一道,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改变农村面貌作出了不懈努力。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以青春热血为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添砖加瓦,这其中更不乏以身殉职的“时代楷模”黄文秀。以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工作者为代表的一线社区工作者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舍小我为大我,“不惧风险、团结奋战,特别是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2]269。他们坚守一线岗位,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以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们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科研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2]271。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弘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以钟南山、张伯礼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疫情研判等方面攻坚克难,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新时代先锋模范精神的践行逻辑

新时代先锋模范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奉献、敬业、艰苦奋斗等鲜明特质,均是其“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党中央将英雄模范身上的鲜明品格概括为“忠诚、执着、朴实”,其相对应的践行逻辑可以总结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生活工作中着力锤炼过硬的专业本领,再将其运用于基层实践,到基层和人民中奉献自我,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一)坚守初心使命

忠诚,就是对党和人民矢志不移、百折不回,坚守全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奋斗书写感人肺腑的英雄壮歌[1]。先锋模范们厚植初心、牢记使命,将人生理想汇入党和人民事业,把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作为自身最大的目标和幸福。第一是加深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在回应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中确立自身志向。深刻认识到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懂得人民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向“国之大者”看齐,“以全局视角和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完成任务,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为全部工作的前提”[1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主人。无论在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纵深推进工作,必须每时每刻都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关好心办好事。第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小我”和人民“大我”之间的关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院士,为氢弹原理突破隐姓埋名28载,为“大我”舍弃“小我”。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回信对象之一的“东方红一号”任务老科学家们,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不计个人得失,为人民幸福、祖国航天事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以此勉励新时代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2]271先锋模范不计个人得失,怀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1]的崇高精神,将无我的伟大境界贯穿实现个人价值的全过程。

(二)锤炼过硬本领

“保持先进,走在前列,就必须学习在先、调查在先、研究在先、实践在先”[12]143。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具备相应的本领能力,就无法实现自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纵观无数先锋模范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无一不选择为同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而提升素质、奉献自我,长期坚守人民情怀,扎根事业埋头苦干,这也是初心使命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展开。第一是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方针政策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时刻注意以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补充自身不足。“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们,注重不断提高教师自身队伍的能力素质,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习近平对劳动模范如何发挥示范作用也做出过深刻指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实现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13]第二是勇于创新创造,敢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是第一动力,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部分。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人物要把握主动权,在各领域锐意创新进取。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中,着重强调了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2]277。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创新创造,“要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要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既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努力追求原始创新,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既甘于‘十年磨一剑’,开展战略性创新攻关,又对接现实需求,及时开展应急性创新攻关……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让创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会、造福人民”[14]。

(三)投身基层实践

青年时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先锋模范人物多从青年时期就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青年一代,习近平不断勉励他们扎根基层、“自找苦吃”,以实际行动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34。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基层中服务人民。在给基层一线工作者的回信中,习近平多次勉励基层党员同志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发挥好其战斗堡垒作用,同人民一道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2]163。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习近平要求全国各地的县委书记将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作为榜样,“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15]。县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在承上启下的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重视基层就是重视人民。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号,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也是如此。时刻铭记“实干兴邦”这一原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战中,无数志愿者及医务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和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们为代表,他们不眠不休,紧守防线,“发扬连续作战作风,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2]269。脱贫攻坚战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诠释了先锋模范如何做到“把崇高理想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9]。

四、结语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16]159。先锋模范作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17]2,是引领时代风尚、助力社会发展的重要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与各界先锋模范群体的书信交流,凸显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对发挥先锋模范榜样示范作用的重视,并希望以此更好弘扬新时代先进文化,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在2013-2021年的30封有关书信中,习近平称赞了许多新时代先锋模范,如把青春献给农村脱贫事业的张广秀,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些先锋模范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先锋模范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党员干部应时刻以先锋模范精神鞭策自身,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坚定理想、践行信念,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人民群众应学好先锋模范精神、讲好先锋模范故事,学有榜样、行有目标,努力追求人人崇尚先锋、人人争做先锋的良好风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弘扬新时代先锋模范精神必定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攀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