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4

音乐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声带演唱者气息

杨 霞

气息是人体主要的发声动力,是发声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音质的关键因素。呼吸训练对于解决唱歌中的很多难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演唱者调整呼吸,合理控制气息,达到声音共鸣的效果,还能缓解演唱中嗓子干涩、疲劳等问题。

呼吸训练已经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将此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中,通过增设训练呼吸的课程,帮助学生练习气息的控制,丰富演唱技巧,强化气息控制能力,使声音更有质感和穿透力。在乐曲演唱中,常见的呼吸形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胸腹式呼吸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呼吸训练的方法、应用以及著名的训练模式进行研究,了解和掌握呼吸训练的深刻含义,明晰其应用方式。

一、呼吸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呼吸训练是声乐教学的基础

歌唱家奈丽·梅尔巴说:“乐曲演唱控制气息和呼吸对于演唱歌曲的工作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呼吸方法比音乐天赋有着更多的优势。”乐曲演唱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气息,利用正确的位置调整呼吸,实现整个腔体的共鸣,呼吸训练就是实现气息平稳的重要路径,所以,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形式,养成科学的呼吸习惯,找到正确的训练位置,才能呈现出优良的音质。

(二)呼吸训练是表达情感的路径

在演唱歌曲时,自如地控制气息,就如同自如地朗诵诗歌一样,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落寞,或兴奋、或激愤,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如果演唱者在表演时,不能控制气息,就很难呈现出理想的演唱状态,与实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符,不能展现出表演者的心境。在歌曲演唱中,呼吸是掌控整个歌曲节奏的关键环节,能够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听众从演唱者的气息控制中就能够感受到歌曲的精髓,与表演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生活化呼吸与声乐呼吸训练的关联

(一)生活化的呼吸状态。从生物学上来分析,呼吸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主要包含两部分环节:吸气和呼气。呼吸过程需要肌肉辅助,依靠肋间肌和膈肌展开呼吸。肌肉收缩,肋骨就会下降,进而胸腔的体积缩小,对呼气有较大的益处,反之,则对吸气有益处。

(二)演唱时的呼吸状态。演唱时的呼吸状态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演唱歌曲时,需要对声音进行进一步修饰与润色,控制音色、音量以及音调的高低,生活化的呼吸则不需要控制这些声音指标。

在演唱时,还要根据歌词的长短,音色和音高的变化,来控制整个肌肉组织,合理分配工作。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吸入的气体会经过呼吸道传输到肺部,此时,横膈膜下降,两肋间的肌肉向外侧扩展,这时人的肺部以及两肋间被气体充斥,会发生膨胀。演唱者要注意不能吸入过多的气体,掌控好吸气的量,否则,胸部的肌肉会异常僵硬,发出的声音会很紧。

针对刚刚接触声乐的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体会到全部呼吸训练环节中肺部和肋间的变化。可以用一个简便的训练方式:深蹲,双腿分开,低头,两只手紧握着两个脚踝,吸气,这时,就会感受到两肋向外扩张的感觉。随后屏息,慢慢地呼出气体。在进行呼气时,依然要维持两肋向外扩张的状态,而不是让他们迅速呼气。呼气时,小腹会自然地向内收拢,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一种现象。全部操作中最重要的是,呼气时尽量维持吸气时两肋向外扩张的状态。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尽管演唱时的呼吸状态与生活中的呼吸状态有差别,针对演唱时的呼吸状态来说,应该模仿生活化的呼吸状态,自然地进行呼气和吸气。演唱时,吸入的气体过多,这样会导致肌肉进入紧张和痉挛的状态,呼吸系统和肌肉就会失去弹性。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就是暗淡无味的,因此,演唱时的呼吸状态是建立在生活上的。

三、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呼吸方法

呼吸就是指人体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换,在进行呼吸运动过程中,气体从鼻内或口腔内吸进,随后经由咽喉、气管等路径进入到肺泡,与肺部进行气体交换,随后将气体排出人体之外。呼吸涉及人体很多的呼吸器官,演唱乐曲时的呼吸状态与日常生活的生理呼吸是不同的,演唱时的呼吸有着较强的目的性,更注重呼吸的技巧,是一种主观上的呼吸运动。进行呼吸训练时,要主观上主动控制气息,将气息转换为强劲的流体。在演唱歌曲时,主要有,利用腹部、胸部和二者融合的呼吸形式,腹式呼吸主要是借助横膈膜的移动来进行呼吸,在呼吸过程中,内脏器官也会发生移动,导致腹部膨胀;呼气时,横膈膜上升程度较大,根据胸部容纳气体能力的变动实现气息调整。腹式呼吸可以提升呼吸量,但传输气体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声音的整体效果。除此之外,腹式呼吸控制气息的能力有限,控制不好可能会危害声音的协和稳定程度,音准的控制就会失常,呈现的声音效果不好。胸式呼吸是一种用胸腔调节气息的方式,它能够使训练者轻松地进行呼吸和演唱,但鉴于吸入的气量小,咽喉拉伸有限,训练者的声音欠缺支撑力,无法产生与众不同的音质,更不能保证演唱者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胸腹式呼吸是需要多个部位共同协作来完成的呼吸动作。胸腹式呼吸模式主要是借助调整横膈膜,来提升呼吸的强度,增加气体的流通量,通过横膈膜运动来运输气体,在收缩肌肉的同时调整呼吸,进而合理地调节训练者的呼吸。胸腹式呼吸法确保了发音的精准和呼吸的灵活性,是现在最科学、合理、运用最普遍的呼吸训练方式。

此外,在演唱歌曲中,还有很多丰富的呼吸方式,例如,肋间肌式呼吸、锁骨式呼吸、横膈膜式呼吸等方式。这些呼吸方式有着各自的特征,优势和弊端并存,气息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不得当,不仅会导致发出的声音不优美,还有可能会伤害到呼吸系统和发声器官。

四、饶余鉴先生呼吸训练方法

(一)体系化呼吸训练

饶老师认为科学合理的演唱技巧便是用气息去“触碰”声带。我们都知道,在演唱歌曲中,呼吸是进行演唱表演的重要环节。但是,怎样将呼吸训练阐述清楚,让学生能够自如地控制气息,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难题。要想进行歌曲演唱,首先就先要练习好气息。饶老师认为,唯美的声音的主要来源就是泛音,泛音产生的主要介质就是气息,如同抚摩宝宝的秀发。气息“触碰”声带有多种含义:声带就像柔韧的琴弦一样,气息就好像强劲的弓一样,声带并不会主动输出力量,反而是接纳气息的触碰,并产生具有连贯性

的声音;第二,控制好呼吸时的力量,否则会导致喉咙陷入紧张的状态,轻轻地摸就表示声带承受的压力较小,保证声带处于健康的状态;第三,演唱者控制气息的能力代表着其演唱的能力,整个演唱的节奏感、连续性和浮动性的变化都是由呼吸来调节和实现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从呼吸训练开始教学。具体练习中多采用U母音,由于U母音非常容易获得较低的喉咙部位,产生较为顺畅的传输气体的位置,是一种高效且容易把握的训练形式,有利于学习者感受平稳的共鸣部位,产生对外开放的、顺畅的共鸣腔体,进而发出圆润美好的声音。

(二)稳定的呼吸支点训练

饶老师进行声乐教学时较少运用孔空练声曲,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卡鲁索和蒂托斯基帕两种方法进行声乐练习。卡鲁索在针对呼吸进行研究时,明确指出,要合理地掌控气息,不能浪费气息,也要大方地输出气息。对于已经发出的声音,要想办法让它立得住,这就需要利用具有艺术性的手段来发声。首先,要使自己的肺部被空气充满,如果肺部只有一半的气息,在进行发声时,声音的穿透力就会很微弱,并且影响音准。为了保证呼吸的正确性和声音的饱满性,整个胸腔必须要向上拉伸,使腹部向下沉。在散出气体时,做出与吸气相反的动作,在这种状况下,演唱者就能够将吸入的气体输出到外部,就有充足的气体来支撑整个演唱过程。否则,即使演唱者的音准度较高,不能合理地控制气息,也会影响整个演唱效果,因为呼吸调整不畅,使得音准失常,或者降低声音的穿透力,饶老师对这种说法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在呼吸训练时,只有保证强有力的呼吸支点,才能自如地将各类声音表现出来,并且这种演唱形式的效果较好,是融入声乐教学的良好方式。

在饶老师看来,在演唱时,演唱者收缩腹部,就能够为呼吸提供强劲的支点,将吸入的气体向上推送,借助腹部的力量发送出去。进行跳音训练,对于感受呼吸支点有着明显的帮助。但是跳音训练是很多人难以攻克的难题,通常是借助嘴巴或喉咙进行练习,饶老师的训练介质是气息。将吸入的气体推送到声带上,在咽喉部位形成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暂时忽略音色和音高。经过不断的跳音训练,腹部的灵活度和柔韧性就会明显提高,声音的质感就会更强,演唱者的紧张感也会削弱,能够自如地进行演唱。

五、结语

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学生无法接收教师所传输的知识信号,即使接收成功,也很难解码成功。学生理解不了教师传授的东西,为了提升演唱能力,只能模仿老师的演唱模式。但是由于年龄和身体结构的差异性,教师和学生的声带条件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怎样运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演唱能力,充分发挥、展现自己的声音特色,与生硬地提升演唱能力相比,更有现实价值。呼吸训练就是值得选择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演唱能力的提升,深入理解声乐的魅力,提升声带的柔韧性,增强呼吸的肺活量,使学生能够自如地控制气息,发出优美的声音。随着声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教学策略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将呼吸训练与声乐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演唱水平。

注释:

[1]董鹏:《浅谈声乐艺术嗓音的训练方法》,《乐府新声》2016年第2期,第173-177页。

[2]李向来:《咽音——开启人声宝藏大门的钥匙(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62-69页。

[3]谢桂芬:《林俊卿“咽音”训练方法浅谈》,《人民音乐》1982年第10期,第24-26页。

[4]董鹏:《谈我国现阶段声乐演唱与教学的方法及目标》,《音乐生活》2016年第11期,第78-79页。

猜你喜欢

声带演唱者气息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自然的气息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春的气息”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