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合作探索“三教”改革助力内涵建设的实践创新与思考

2022-09-09广东冯津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2年6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内涵

◆文/广东 冯津

为深入探讨“三教”改革助力职教内涵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本栏目特邀我刊编委会委员冯津老师,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推动职教内涵发展为题,为读者朋友们深入讲解职教行业的热门内容,包括培养一体化师资、推动课堂革命、开发教材及资源、联合开发实训设备、辅导创新创业、推动赛教融合和技术联合创新等。希望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参与并一同进行深入交流,助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在合作中双促进、双提升。

一、“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职教老师感叹道:误人子弟错在灌,“悟人”子弟对在导;“毁人”不倦多理论,诲人不倦多交互;因材施教学中干,因材“失教”满堂灌。因此,教师不同、教材不同、教法不同,教学效果则大有不同,故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这是“三教”改革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这需要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三教”改革来强化职业内涵建设。

“三教”改革教师是核心,但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高学历的人多,高技能的人少;会讲理论的多,动手实战的少;按部就班的多,钻研教改的少。其原因是职业院校多数教师从普通高校引进,职称晋升和水平发展评价大多照搬普通本科,还有直接从企业引进教师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和与企业人才到校兼职制度落实不力。

“三教”改革教材是载体,但职业院校教材普遍存在学科味道浓,职业色彩淡;理论讲的多,实践动手少;理论文字多,交互素材少。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校企合作不够紧密,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岗课赛证”没有完全融通,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还有软硬配套、虚实交互立体教材。

“三教”改革教法是途径,但职业院校教法普遍存在“金课”笑的少,“水课”睡的多;满堂灌的多,合作探究少;改革喊的响,落地声音微。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课堂教学还是没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没有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

针对以上问题,在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助力“三教”改革方面,我们和贵州交职院、广东机电职院、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顺德中专学校等全国知名中高职院校开展了一些务实的探索,因此有一些心得体会和总结,期待我们开展的实践探索能为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推动“三教”改革助力内涵建设方面提供一些改革思路和案例借鉴。

二、推动“三教”改革的整体方案设计和实践探索

1.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三教”改革整体方案构思

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而贯穿这项改革的主线是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目标是探索“岗课赛证”融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三教”改革提升职教内涵需要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和实践探索,总体来说,整体方案分为宏观方案和微观方案,宏观着眼于职教内涵建设的全局性设计,微观着眼于“三教”改革的具体行动方案,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图2所示。

2.校企合作推动“三教”改革助力内涵建设的实践探索

见习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分别可以对应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三种水平的教师,需求分别是动手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教师能力提升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进行了分层设计,具体做法是搭平台、引资源、建基地、设岗位、立课题、编教材、互兼职等。

“见习医师”需要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具体做法是利用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机会让见习医师到公司跟岗参加学习,在教学设备生产岗位学习设备的组装调试,在教学资源开发岗位学习微课资源制作等,通过跟岗锻炼提升技术技能和深度了解企业运作。

“主治医师”需要培养的是教学能力。具体做法是通过和广东机电职院及广东轻工职院等合作开办国培和省培师资班培训教育新理念和新技术;和“1+X”评价组织中车行及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等合作开班培训技能等级评价和课堂教学新方法,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合作开办技术培训班培训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技术等。

“主任医师”需要培养的是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等及学校骨干教师合作开发教材和数字化资源,以此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成果提炼能力。和北京创新研究所(教育部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创融教”创新课题合作单位)合作设立职教创新课题,广东合赢资助研究经费、软件和硬件,并参与合作研究,以此培养专业带头人的创新能力等。

图文教材、活页教材和立体教材分别对应教材的三种形态和三个层级。其中不求质量的图文教材可以用“百度+Ctrl C+Ctrl V”的方法就可以编写出来。活页教材则需要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打磨才能编写出来。而立体教材除具备工学一体活页教材内涵外,还具备人机互动功能,是智慧平台和数字资源叠加在一起形成的以纸质教材为依托,可以与电脑或移动终端互动的融媒体教材,这个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开发出来。

在活页教材和立体教材开发方面,我们和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城市技师学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开发了教材30多本。其中和广东城市技师学院等14所技师学院联合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维护与诊断》教材是“广东技工”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和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联合开发的《汽车维修工量具使用及钳工训练》及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的《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教程》交互式教材就是新型融媒体立体教材,扫码即有“虚实交互,一扫而过”的体验。校企合作开发立体教材的框架如图3所示。

“水课”、“金课”和“智课”分别对应课堂教学的三个层级,“水课”睡倒一片,“金课”欢声笑语,“智课”流连忘返。“水课”就是一言堂和满堂灌的课堂,课堂睡倒一片,老师讲的都是“正确的废话”。“金课”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任务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和授人以欲的课堂。“智课”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智慧课堂,混合学习智慧课堂把激发兴趣、传递知识、传授技能、发展心智、提升学力作为综合教学目标,是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娱、授人以誉、授人以欲和授人以玉(品格像玉)的课堂。

在探索“金课”和“智课”方面,我们和顺德中专学校及贵州交通技师学院等合作过多年(图4)。具体做法是校企在充分沟通合作意向的前提下,双方围绕“自主分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课堂教学进行任务分工,校企一起开发实训设备和软硬配套数字化资源,并一起实施课堂教学,探索以激发兴趣为目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教法,探索具有教、学、练、考、评、管六位一体新的教学评价及管理模式,探索任务教学授人以鱼、探究交流授人以渔、虚实交互授人以娱、成功激励授人以誉、点亮心灯授人以欲、培养品质授人以玉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让课堂有笑声,最终为教学“减负增效”并提高教学质量。

“凑合”“联合”和“融合”代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三个层级。“凑合”就是校企很多人凑在一起谈合作,开会、讲话、签约、揭牌和出新闻,很热闹,很隆重,挂牌轰轰烈烈,会后悄无声息。“联合”就是校企为了各自的需求在一起开展协同育人的合作,关系若即若离,算不上紧密,校企双方时而是自己人,时而像路人。“融合”则像恋人和夫妻一样,校企协同育人开设订单班和新型学徒制班等,关系似夫妻经营家庭,在一起过日子、生孩子和养孩子。

在探索协同育人方面,我们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探索过“校企双制”创新人才培养订单班,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培养订单班,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探索过本科毕业生电子产品制作创新班。

校企协同创新和产教协同育人开设订单班合作框架如图5所示。

三、校企深度合作助力“三教”改革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三教”改革的必由之路,实际合作中,校企合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无关紧要”,产教融合存在“领导说起来激动,老师听起来感动,实际工作一动不动”,这些务虚不务实的现象说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激励制度没有建立等问题。

职教改革从来不缺想法缺做法,不缺活力缺动力,不缺情感缺情怀,不缺能力缺定力,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学历缺阅历。要改变职教缺三短四的被动局面,就必须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来设计整体方案并开展探索和创新,即“改到高处是体制机制建设、改到深处是教育理念变革、改到难处是师资梯队培养、改到痛处是课堂教学革命、改到好处是校企互动合赢、改到真处是学生成功成才”。

校企协同创新,产教协同育人,为“三教”改革推动职教内涵建设描绘了美好蓝图,但行稳致远却知易行难,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并创新,这需要一群热心人、有心人和追梦人去探索创新和持续推动,需要政、行、校、企一起深度参与,把彼此真正当恋人、爱人、亲人、一家人,不做投机取巧的“聪明人”,要做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笨人”。

总之,聚发展内涵之力转变成内涵发展之利,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最需要的人,这需要推动职教内涵建设“863”创新工程,落实“三教”改革“863”行动计划,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校企深度合作探索体制机制改革,这需要产教深度融合推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