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对种植准确度、骨吸收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9-08王茜原辉婷刘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固位导板义齿

王茜 原辉婷 刘燕

(郑州植得口腔医院种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无牙颌修复对于咀嚼功能障碍以及牙槽骨萎缩的患者,容易出现义齿修复困难等问题,其修复效果并不理想,已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2]。目前无牙颌种植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此技术与传统义齿修复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为义齿提供固定支撑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无牙颌种植术存在无负重现象,导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久,需要3个月以上的恢复期,会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3]。

临床对于无牙颌种植术后患者在恢复期间主要采取活动性义齿,但由于在咀嚼时不仅固位不稳,还容易损伤口腔粘膜,造成阶段性的进食困难,患者不易接受。随着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无牙颌种植术即刻负重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经研究发现,此项操作可通过据计算机技术,引入数字化导板在设计安装时获得贴合种植体的临时义齿,可减少活动义齿缺陷问题和术后恢复时间,且美学效果较为突出,临床效果较为良好,获得了多数患者的支持与应用[4-5]。

为进一步探讨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对种植准确度、骨吸收及并发症的影响,现通过对106例在本院进行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无牙颌种植修复的10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经伦理学委会批准。纳入标准:无凝血功能障碍;需植入4颗以上种植体者;无严重肝肾疾病者;患者及家属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研究中途退出者;有严重烟瘾及酒瘾者;有磨牙或咬牙习惯者;严重精神疾病者。

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40~61岁,平均年龄为51.35±9.45岁。观察组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为50.25±9.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术前经CBCT影像学对其进行多方面评估、设计及修复方案,并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患者术中取平卧位,固定口腔内部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拔除部分患者残根或无法保留的患牙,拔除后行无牙颌种植术,放入种植体后放置愈合基台,关闭缝合创口后,拍摄全景影像确定植入体和基台位置是否准确。采用开窗或闭窗的方式制取模型,确定颌位后完成临时修复。当修复体完成后进行试戴,进行螺丝固位及调整牙合,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嘱患者术后流质饮食,对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诊。术后5 m左右再次来院印模,制作螺丝固位金属支架进行冠修复,患者均采用种植体固定义齿修复。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取模灌模后确定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并记录。将放射导板放置CBCT再次进行扫描,前后两者的放射导板位置及方位需放置一致,利用影相重合技术将前后两者进行重合,将图像使用三维图像设计软件进行重建,设计出种植修复最佳方案,确定植入的位点、方向、角度及深度后用数字化打印制定导板,将其消毒后用于患者种植修复中。术前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制作过程及修复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3.1 种植精确度

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的种肩部偏差、根尖部偏差、植入深度偏差及植入角度偏差的种植准确度。

1.3.2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

比较两组种植体负重6 m及12 m后的边缘骨吸收情况。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术后6 m内的并发症。包括:固位螺丝松动、修复体折裂、人工牙脱落、口腔粘膜磨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种植精确度

观察组肩部偏差、根尖部偏差、深度偏差及角度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种植精确度比较(±SD)

表1 两组种植精确度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 肩部偏差(mm) 根尖偏差(mm) 深度偏差(mm) 角度偏差(o)上颌 下颌 上颌 下颌 上颌 下颌 上颌 下颌对照组(52) 1.52±0.18 1.14±0.47 1.82±0.66 1.47±0.73 1.33±0.61 1.55±0.43 9.54±1.31 8.65±1.77观察组(54) 0.91±0.22* 0.72±0.35* 1.02±0.49* 0.86±0.42* 0.45±0.13* 0.63±0.23* 5.12±1.54* 4.46±1.34*

2.2 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

观察组术后6 m及12 m上颌骨及下颌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mm, ±SD)

表2 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mm,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 术后6 m 术后12 m上颌 下颌 上颌 下颌对照组(52) 0.68±0.12 0.60±0.11 0.84±0.19 0.74±012观察组(54) 0.54±0.09* 0.50±0.08* 0.66±0.13* 0.61±0.1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固位螺丝松动1例(1.92%),修复体折裂0例(0.00%),人工牙脱落 5例(9.62%),口腔粘膜磨损6例(11.52%);观察组固位螺丝松动0例(0.00%),修复体折裂0例(0.00%),人工牙脱落 3例(5.56%),口腔粘膜磨损 2例(3.7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26%,明显低于对照组23.06%(P<0.05)。

3 讨论

随着种植义齿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如何保证修复后的美观度和功能使用成为临床外科手术的关键,尤其在无牙颌修复这种复杂病情[8-9]。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和医学影像可视化种植系统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种植导板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可在导板设计阶段提供可参考的实体模型,最大限度的使用患者的剩余骨量,从而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及即刻修复性[10]。林潇等研究表明,数字化导板外科手术不仅能减少手术时间,还能提高种植体植入精准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肩部偏差、根尖部偏差、深度偏差及角度偏差均小于对照组,说明经数字导板下的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对能有效提高种植修复的种植准确度,与上述研究一致。且观察组上下颌骨吸收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经数字导板下的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能使上下颌骨质更加致密,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经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中得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说明经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螺丝松动、修复体折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可显著提高种植准确度,能有效降低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骨吸收现象。

猜你喜欢

固位导板义齿
髓腔固位冠的应用现状
影响髓腔固位冠边缘密合性及机械强度的材料与牙体预备因素
螺丝固位一体化基台冠应用于后牙单冠种植修复中的优势评价
不同冠粘接方式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基于钉孔共用理念的数字化导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老年人适合安装哪种假牙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楔横轧制导板粘料影响因素分析探究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