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辅助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的效果研究

2022-09-08赵文霞陈宝贵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熏洗神经病血瘀

赵文霞,陈宝贵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天津3017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以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及改善微循环治疗为主,甲钴胺等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但存在药物剂量受限、生理耐受性等问题,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1]。中医学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消渴病痹症,主要病位在肺、胃、肾,其病因包括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导致机体虚燥,从而引起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2]。温经通络汤由伸筋草、海桐皮、姜黄、苏木、红花、牛膝、川乌、川椒、艾叶等组成,有温经、活血、通络之效。温经通络汤亦治伤寒无大热,心烦背微恶寒者;亦治太阳中暍,身热,汗出,脉微而渴;亦治火伤肺胃,传为膈消[3]。熏洗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陈宝贵教授参照古代医籍,依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药药物熏洗疗法,可有效改善消渴病痹症患者肢体麻木、发凉、针刺样疼痛的症状。本研究主要探讨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辅助西药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9 年3月—2021 年5 月我院诊治的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患者8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年龄20~80 岁;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者;严重肝肾损害或心脑血管疾病者;痴呆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复发患者;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根据随机平行对照原则把患者分为中医组与甲钴胺组,各4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n]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n]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空腹血糖(mmol/L) 随机血糖(mmol/L) 病程(月) 体重指数(kg/m2)中医组 43 23/20 56.29±1.11 8.21±1.33 14.52±1.38 5.96±0.44 25.01±1.11甲钴胺组 43 22/21 56.33±0.28 8.27±0.92 14.36±1.11 5.98±0.32 25.94±2.84 χ2/t 值 0.047 0.123 0.187 0.214 0.076 0.728 P 值 0.848 0.888 0.834 0.801 0.943 0.317

1.2 方法

受试者均维持原有基础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每次口服甲钴胺(卫材药业有限公司,0.5 mg/片,批号20131024)0.5 mg,3 次/d。中医组在甲钴胺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治疗,组方:伸筋草20 g、海桐皮15 g、姜黄15 g、苏木15 g、红花20 g、牛膝15 g、川乌10 g、川椒6 g、艾叶15 g,中药材加水浸泡30 min,煮沸后再煮30 min,煎取2.5 L,待药液温度降至40.0 ℃左右进行熏洗病变部位,或颗粒剂冲取2.5 L,每次20~40 min,1 次/d。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标准:患者腱反射、自觉症状等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为治愈;患者腱反射、自觉症状等较治疗前减轻为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为未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②神经病变评分(MDNS):采用Michigan 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表计算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评分,分值范围:0~42 分,包含感觉、肌力、反射三项内容,分数越高表明神经病变状况越严重。③中医证候: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为0~4 分,分数与中医证候成像呈正相关,分数越高表明中医证候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神经病变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神经病变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甲钴胺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神经病变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神经病变评分比较[(±s),分]

神经病变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中医组 43 14.23±1.48 6.33±0.22甲钴胺组 43 14.17±1.02 9.09±0.47 t 值 0.219 34.876 P 值 0.827 <0.001组别 例数

2.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甲钴胺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中医组 43 5.39±0.15 2.54±0.11甲钴胺组 43 5.43±0.17 3.09±0.12 t 值 1.157 22.155 P 值 0.251 <0.001组别 例数

3 讨论

3.1 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P< 0.05),表明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效果佳,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消渴病痹症患者体内存在抗神经阻滞等自身抗体,进而使得机体对某些神经组织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引发神经损伤[4]。在消渴病痹症的治疗中,甲钴胺可营养神经,降低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此外,其还可增强糖代谢,减弱氧化应激反应,并对神经病变症状有缓解作用[5]。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消渴”继发的“痹证”“痿证”等,其中医发病机制认为患者消渴日久导致肾阴亏虚、脾气不足,因而阴损及阳导致肾之阴阳两虚,患者气血运行障碍并水液代谢失常,进而发生气滞、血瘀、痰浊闭塞经络,最终肌肤失养,痹症生成。因此,在对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治疗中应标本兼治,以化浊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而自拟温经通络汤全方体现了调和脏腑阴阳、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等功效,方药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正气得以补助,气血运行正常调和气血,使元气旺盛,络脉得以畅通,从而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

3.2 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能有效降低神经病变评分

两组治疗后神经病变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甲钴胺组(P< 0.05),表明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能有效降低神经病变评分。消渴病痹症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因此寻找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热点[6]。甲钴胺可抑制乙酰胆碱水解,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但就组织缺血缺氧而言,甲钴胺作用有限,因此单独口服甲钴胺疗效不佳[7]。自拟温经通络汤由伸筋草、海桐皮、姜黄、苏木等组成,有清热、益气、生津之效;伸筋草、海桐皮可降血糖,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姜黄、苏木可增强机体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增强机体耐受力、机体肌力与反射。牛膝、川乌可增强机体特异和非特异性抵抗力。将诸药水煎后,对病变部位进行熏洗,使药力及热力自患者体表毛孔入经络、血脉,可直接起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进而改善感觉、肌力、反射等,抑制神经病变。

3.3 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甲钴胺组(P< 0.05),表明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分析可知,甲钴胺虽然可增强糖代谢、减弱氧化应激反应,缓解神经病变,但长期用药效果不好[8]。中医认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形成消渴病痹症的基本病机。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具有活血祛瘀、散寒止痛、抗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等作用,可促进神经血管营养血供,缓解患者疼痛、肢体麻木等;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及代谢障碍,进而改善患者口唇色暗、口干舌燥等中医证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总之,自拟温经通络汤药物熏洗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不过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纳入患者数量比较少,未动态检测分析相关指标,将在后续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熏洗神经病血瘀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妙用中药缓解痔疮
哪些中药能缓解痔疮
治阴道霉菌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