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植物入侵机制的活动设计

2022-09-07赵冉冉

中学生物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信息卡胡枝子棋盘

赵冉冉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上海 201204)

植物入侵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外来入侵植物通过与本地植物竞争土壤、水分及生存空间,使本地物种数量下降或灭绝,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学生物教材中并没有针对植物入侵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植物入侵的理解往往停留于粗浅的理论层面。为此,下面将介绍“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中模拟植物入侵机制的活动设计,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1 活动目的

①说出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②理解入侵植物对本土不利的原因;

③体验不同植物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相互竞争阳光、水分、营养物质的过程,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2 材料及准备

2.1 植物入侵游戏棋的制备

2.1.1 棋盘的制作

根据植物入侵的机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棋盘。棋盘中特定的格子包含有特定的信息,如产生种子、开拓森林、开拓草原、开拓田边、火中幸存。活动开始前,教师需将棋盘彩色打印成至少A4纸大小,并粘贴在同等大小的硬纸片上。

图1 棋盘

2.1.2 棋子的制作

笔者选取了红香杉、多毛金光菊、野天竺葵、蒜芥、灌木忍冬、中华胡枝子6种植物作为潜在的入侵植物,如图2所示。将图2彩色打印,粘贴在硬纸片上;然后,将贴有图案的硬纸片按照植物种类剪成6块;逐一将各纸片两端沿虚线对折并用胶水将空白处粘在一起,形成6枚立体三角形棋子。

图2 棋子

2.1.3 行动卡的制作

行动卡是活动进行过程中的指令性卡片,每一张行动卡上都包含有特定的信息,是参与者完成整个游戏的参考。图3为游戏所涉及到的不同种类的行动卡片,卡片左上角的数字代表需要制作的此种卡片的数量。卡片中标注有“经营”字样的为额外行动卡,其余均为普通行动卡。教师需将图3中的行动卡彩色打印,粘贴在硬纸片上,最终制作成99张普通行动卡和3张额外行动卡。

图3 行动卡

2.1.4 植物信息卡的制作

植物信息卡是参与者进行游戏时的参考性卡片,如图4所示。当参与者所代表的植物落到棋盘中包含有特定信息的格子时,就需要参考植物信息卡,例如,当代表中华胡枝子的棋子落到棋盘中“产生种子”一格时,就需将棋子向前移动3格。另外,当不同植物落在同一格子时,也需参考植物信息卡。教师需将图4中的植物信息卡彩色打印,粘贴在硬纸片上;剪去周围的空白制作成6张植物信息卡(备注:植物信息卡中“野花”是指野天竺葵或多毛金光菊)。

图4 植物信息卡

2.2 记录表的制备

记录表(表1)用于记录每一轮活动后的结果,教师需将表1打印。

表1 记录表

3 活动实施

3.1 分组及分发材料

学生6人分成一小组,一名学生扮演一种植物。教师将棋盘、棋子、行动卡、植物信息卡以及记录表分发给学生,每个小组发1张棋盘、6枚棋子、1套行动卡、1套植物信息卡和1张记录表。

3.2 规则说明及游戏开展

教师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游戏目标是让各自扮演的植物成为群落中最大的种群,最先到达终点的植物即为该群落中最大的种群。学生至少玩3轮游戏,并在每一轮游戏结束后记录6种植物到达终点的顺序。3轮游戏过后,学生可尝试把“额外行动卡”加入到游戏中,可能会产生与之前不同的效果。

(1)每位学生选取一枚棋子,作为他们所扮演的植物角色;然后,找到对应的植物信息卡片,根据卡片信息熟悉该植物的特点;最后,将所有的棋子都放到棋盘的“起点”位置。

(2)将“行动卡”(99张普通行动卡,以下未作说明的行动卡,均指普通行动卡)随机洗牌后放在棋盘旁边。

(3)学生轮流抽取“行动卡”,并按照“行动卡”上的指示在棋盘上移动自己的棋子,可按以下顺序轮流取卡:野天竺葵,多毛金光菊,红香杉,蒜芥,中华胡枝子,灌木忍冬。

(4)当学生扮演的植物落在包含有信息的方格内时,应该参考自己的“植物信息卡”。例如,当扮演中华胡枝子的学生落在写有“产生种子”的方格内时,可额外移动3格。

(5)一些“行动卡”是竞争性的,当2名或2名以上学生扮演的植物落在相同的方格内时,学生需参考各自的“植物信息卡”。例如,当中华胡枝子和多毛金光菊落在同一格时,将相互竞争,其结果是中华胡枝子前进两格,而多毛金光菊后退一格;如果一位学生抽到一张竞争性卡片,并且所在的格子中没有其他植物,则该植物留在原地;如果2名以上学生扮演的植物落在同一格中,那么他们必然两两竞争。

(6)当“行动卡”用完时,将用过的卡片重新洗牌后继续使用。

(7)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植物即成为该群落中最大的种群从而获得胜利,其他植物按照离终点的距离远近排序,将排名记录在表格上。

(8)参加游戏的学生至少玩3轮,并在每一轮结束后记录数据,3轮游戏结束后,可在“行动卡”中加入3张“额外行动卡”继续游戏。

4 活动评析

当下,植物入侵已成为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就植物入侵这一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生态系统相关内容的教学,将植物入侵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可接受性。上文所介绍的活动简单易行且富有创造性。整个活动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决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植物入侵的机制及危害,还能够体验不同植物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相互竞争阳光、水分、营养物质的过程,进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需要说明的是,没有一种活动能够非常全面且准确地解释某一生物现象,该活动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植物入侵机制的复杂性,该活动并不能一一体现出来。但在教学实践中,此类模拟活动仍然是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入侵机制及关联知识的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信息卡胡枝子棋盘
邀你来答题
胡枝子属植物生态价值及应用研究进展
信息卡评价工具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绿化植物胡枝子种子硬实破除方法对萌发的影响
5种野生胡枝子种子的耐盐萌发响应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上海报废信息卡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探讨
棋盘疑案
生药信息卡的制作与使用
棋盘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