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研究
——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五版)为例

2022-09-06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大学

周 莹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在享受电子网络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着西方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外来文化,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极其重要。因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等,要求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路径。

一、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覆盖面广、周课时多、学时长、跨度大,是学生接触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处在东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互相碰撞、交织、渗透的复杂环境下,很容易受到一些腐朽、消极思想的影响。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应对文化冲击、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学者展开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的讨论。毛现桩(2022)在调查、访谈和个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能促使大学生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1]。刘晶、胡加圣(2021)对国内6所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思政元素需求的调查研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强中国文明元素的融入,这样才能完成优秀人才知识结构的培育和人文素养的提升[2]。肖红芳(2021)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课程建设中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具有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和渗透多重文化元素[3]。丁水芳(2020)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设计了渗透思政育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在接触西方文化时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时能够具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4]。因此,充分挖掘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效融入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二、大学英语教材中思政元素挖掘的可行性

高校英语教材通常选用的是国家规划教材,本身的内容就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思政切入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所使用教材的基础上从思政角度进行启发式教学,将中西方思想与文化知识等相互交融与对比,增进学生对文化异同的理解与意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主题是每个单元的灵魂。因此,在挖掘思政元素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各教学主题并建立有效链接。本研究以本校现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五版)为例,围绕单元主题挖掘思政元素(见表1)。第二单元volunteer这一篇文章时,教师要有思政育人的意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通过表达对疫情下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使每一位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悟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志愿者相关话题的英文单词和句型,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并倡导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心怀感恩。在第七单元讲到世界各地新年习俗时,

表 1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单元主题及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应该从多元角度进行解读,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不能只立足于语言知识的教学上,对每个单元的主题都要进行剖析、解读、对比和巧妙的联系,而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取舍,能适时灵活地补充思政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材内容上,最大限度实现思政育人。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

(一)提高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同行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5]。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传统的纯知识传授的方法已经过时,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更具国际性视角,教师的选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语言要富有逻辑性、深刻性和说服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提升思政教育的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活动,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进行思政教育,而不是纸上谈兵,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将语言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

在讲到本校现行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教师应意识到近年来西方节日的涌入已经让学生产生了不良的认知和习惯,比如购买所谓“平安果”之类的礼物,这时教师应通过分享中国新年的庆祝方式以及观看相关英文视频,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庆祝方式的欣赏,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同行。

(二)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政元素

除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三观的塑造,在语境中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6]。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主题,适时适度适当地渗入思政元素。最常见的教学主题是以单元为依据,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篇、词汇和习题着手。课文语篇中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都可以成为思政的切入点,将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对比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在讲解生词时,也可以将其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举一些与思政融合的例句,比如讲解“strive”这个生词时,可以列举此类例句:Only when everyone strive for their own dreams can we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只有当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时候,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梦。);习题中也可以融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进行听说练习时可以结合最新的世界形势与政策,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翻译练习时设计社会发展和文化差异相关主题的中英文互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

在进行第五单元阅读部分(Facing the Global Climate:We Can Make a Difference)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和补充视听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有进一步理解。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文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让学生在无形中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外,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拓展环节,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探讨如何构建绿色校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热爱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第六单元主题为运动,在阅读模块,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梳理,深入了解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所蕴含的令人骄傲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唤起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关注,欣赏我国文化并坚定文化自信。在写作模块,设置主题为“Sports reap health”的班级运动会,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设计运动会会徽、设计海报、邀请留学生参加、参与体育项目并分享运动后的心得体会。学生将回顾自己的运动情况,与同学分享运动心得,这种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会运动的好处。

(三)结合学生需求与特点,把思政元素与学生成长及时事新闻联系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眼界开阔,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关注社会时事新闻,并结合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特点,恰当地将贴近生活的时政热点等相关思政元素引入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格局,感受中国崛起的速度,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在开学的第一课,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和未来的就业前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逐步深入思想政治教育。

在讲到教材第三单元现代交通工具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思政渗透,对于城轨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介绍近年来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速度,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告诉学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正在以自信的姿态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风向标。抓住学生的需求,并结合新闻时事和社会热点,让学生能够更详细地了解中国的飞速发展和世界强国的位置,使其引以为豪,与此同时,崇洋媚外的错误感念也会逐渐消失。

(四)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等级考试影响着学生的毕业与就业,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以考试为导向,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加之现代的大学生十分反感说教式的讲课,那么改革英语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政育人元素,注重课文内涵的解读,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文化对比、课堂辩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英文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真正学进去,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在第八单元讲到有关就医的听说练习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单词短语句型反复操练的枯燥程序,可以通过视频展示、讲练结合、小组讨论、问题驱动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教师播放有关就医的英文视频,学生勾选其中提到的常见病症的描述;小组讨论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以如何做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为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及时接种疫苗,正确佩戴口罩,保护自己与他人,帮助构建全国免疫屏障,并能用英语向他人介绍正确佩戴口罩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更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思政知识内化的程度,从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四、结语

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还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每一堂课都要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将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紧密结合,做到英语语言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同行,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语言素养好、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