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2-09-06王文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穗长氮磷钾肥

王文露

(枣庄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山东枣庄 277800)

0 引言

在玉米栽培技术中,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施肥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1]。近年来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出现滥用肥料、氮磷钾施用失衡等问题,影响玉米产量及收益。就如何科学施肥,调配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比例,本研究展开如下田间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时间选择在2020年6月进行,供试品种为郑单958。供试化肥为尿素(含46%的氮)、硫酸钾(含50%的K2O)、史丹利复合肥(N:P2O5:K2O为18:18:18)。

1.2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设计3个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1:N:P2O5:K2O配比为240:120:240 kg/hm2;处理2:N:P2O5:K2O配比为300:150:300 kg/hm2;处理3:N:P2O5:K2O配比为360:180:360 kg/hm2。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各区2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7 m×0.6 m,设6个小区,密度按照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67 500株/hm2,其他与常规管理无异。

1.3 项目测定

1.3.1 产量。各小区随机取10穗玉米,测量行粒数,脱粒后取100粒,称重,得到百粒重。各小区取5穗,产量=2行干重×(5穗粒重/5穗重)×667/(6.7×0.6×2),取2次测量平均数[2]。

1.3.2 品质。各小区分别取10穗,测量穗长、穗粗(即直径),取其平均数。在玉米籽粒成熟之后,各小区随机取5穗,进行脱粒、烘干。使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对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进行测定。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表达为均数±标准差的数据形式。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1.1 对玉米行粒数的影响。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行粒数并无明显差异变化(表1)。

表1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

表1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

2.1.2 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在肥力水平较低时,玉米百粒重较低;而在肥力为中等偏高和高肥水平时,玉米百粒重基本一致(表2)。

表2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g)

表2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g)

2.1.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下,玉米产量之间有显著差异。低肥水平下的玉米产量较低,随着氮磷钾施肥比例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增高趋势;但随着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的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总体上,随着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表3)。

表3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kg/hm2)

表3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kg/hm2)

2.2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2.2.1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穗长的影响。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水平下,玉米穗长存在显著差异。在低肥水平下,玉米穗长较低;随着施肥配比的增加,穗长呈由低向高的趋势变化;随着施肥配比的进一步增加,即在高肥水平下,穗长呈下降趋势。总体上,随着氮磷钾肥配比水平的增加,穗长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中等施肥水平时,穗长达到最高(表4)。

表4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穗长的影响(,cm)

2.2.2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穗粗的影响。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水平下,玉米穗粗存在显著差异。在低肥水平下,玉米穗粗较低;随着施肥配比的增加,穗粗呈由低向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施肥配比的进一步增加,即在高肥水平下,穗粗呈下降趋势。总体上,随着氮磷钾肥配比水平的增加,穗粗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中等施肥水平时,穗粗达到最高(表5)。

表5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穗粗的影响(,cm)

表5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穗粗的影响(,cm)

2.2.3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施用条件下,玉米籽粒品质之间存在较显著差异。在低配比水平下,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淀粉含量均较低;随着肥料配比水平的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上升、脂肪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上升;整体上来看,随着氮磷钾肥料配比水平的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表6)。

表6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表6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淀粉、蛋白质与脂肪,是粮食、饲料与工业原料的三元作物。近些年来在玉米的栽培过程当中,出现肥料滥用、氮磷钾施用失衡等问题,不仅降低了玉米产量,减少玉米生产效益,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3]。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农民不断增加肥料的施用量,但很多农民都不懂得要如何科学施肥,在氮、磷、钾肥料的施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配比不合理的问题,导致玉米种植效益越来越低。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在氮肥用量超过300 kg/hm2后,玉米百粒重有所增加,虽然3个处理组之间玉米百粒重数据差异并不显著,但处理2、处理3下的玉米百粒重均较处理1有所增加。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玉米库容量和孕穗肥施用量两者密切相关,当施用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植株才可以通过对孕穗肥的快速吸收,促使上部叶片旺盛生长,增强其光合能力,加大籽粒库容量[4]。

关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水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诸多研究均证实了施氮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一定范围上,产量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当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不增反降。而在施氮的基础上再增施磷肥和钾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5]。

本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氮肥基施时,能够拓展玉米营养生长期的叶面积,追肥又有利于维持灌浆期的叶面积,施肥量降低时,在确保基肥可供玉米正常营养需求和生长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施氮水平有益于促进冠层叶的发育,提高生育后期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此途径来增加玉米产量[6]。在施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生育后期所需要的氮量也已经足够充裕,可起到培肥地力、促进玉米苗期发育和营养生长的作用,为其后期灌浆结实奠定良好基础。钾肥的施用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氮磷钾肥水平配比之下,玉米产量随着氮磷钾肥配比水平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至氮磷钾肥配比水平为300:150:300时,玉米产量达到最高。

3.2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在玉米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矿质元素当中,对氮的需求量尤其大,氮素的充足可以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旺盛,而缺氮则会直接影响到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幼苗期缺氮使玉米生长受限。拔节后缺氮使植株变瘦。然而,氮素过多又会导致玉米叶面积过大、组织更柔嫩,易于倒伏和感染病虫害,影响到玉米品质。虽然玉米对磷的需求量要比氮小,但是磷对玉米发育是极其重要的,磷亦是构成核蛋白与磷脂的主要元素,细胞核与原生质的合成均离不开磷脂[7]。但磷素过多又会使玉米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钾也是玉米植株完成氮素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缺钾时,幼苗生长速度慢,果穗不能良好发育,籽粒淀粉含量亦会下降。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水平对玉米穗的性状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肥配比水平的增高,玉米穗长、穗粗随之发生变化。三种配比水平下的玉米穗长、穗粗皆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当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时,玉米穗长、穗粗会显著增加。

在施氮的基础上增施磷肥、钾肥,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且籽粒品质特别是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也会有所增加。蛋白质是所有组织与器官生长发育时都必须具备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氮素,玉米吸收了氮磷钾等元素后会形成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分布于各个器官当中,籽粒当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尤其高。据实践经验,氮肥与钾肥的使用可明显提高玉米籽粒当中的蛋白质含量,磷肥也对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影响[8],因此,通过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平衡施肥可以提高籽粒中粗脂肪、淀粉的含量,从整体上提高玉米种植品质。综合对玉米百粒重、产量以及穗部品质和籽粒品质的分析结果,认为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水平为N:P2O5:K2O为300:150:300,有利于提高玉米品质与产量。

猜你喜欢

穗长氮磷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国际钾肥价格继续上涨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常规施肥与氮磷钾施肥对CX-80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