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宫颈上皮组织Bcl-2和MACCI蛋白表达及ROC预测效能

2022-09-06毓,罕,

河北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宫颈宫颈癌化疗

樊 毓, 邓 罕, 唐 斌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贵州 贵阳 550000)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经流行病学调查[1],该病占据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肿瘤细胞侵袭力强、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对预后具有较大影响,对此需尽早治疗[2]。随着临床研究和化疗基础的发展,化疗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术前进行化疗干预能够减少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缩小肿瘤,提高手术疗效[3]。然而,随着对肿瘤机制深入研究,学者发现肿瘤发生不仅涉及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还与细胞凋亡调节失衡有关,例如细胞死亡和细胞分裂均可决定癌生长速度,故需注重细胞基因检测[4]。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是一种细胞凋亡的抑制基因,参与了细胞凋亡调控过程,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5];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MACCI)具有调控HGF/c-Met信号通路功能,作为一种关键性信号传导通路调节因子,在肿瘤侵袭、增殖中具有一定作用[6]。然而,目前临床关于MACCI、Bcl-2与宫颈癌关系研究报道较少,尚未得出定论,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分析MACCI、Bcl-2在预测宫颈癌发生、预后中效能。具体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的121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瘤变组)均在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集。宫颈癌组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平均年龄(48.39±5.41)岁;中高分化83例,低分化38例;腺癌42例,鳞癌79例;FIGO分期:ⅠBI期39例、ⅠB2期44例、ⅡA期27例、ⅡB期11例。宫颈瘤变组均为已婚女性,平均年龄(48.58±5.88)岁。纳入标准:①宫颈癌组患者符合《2012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7]中关于宫颈癌诊断标准,且出现阴道异味(腥臭味)、阴道排血性液或白色液、阴道不规则出血;②宫颈瘤变组符合《ASCCP 2019版指南》[8]中关于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且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或不伴有异味、性接触后出血;③均需接受MACCI、Bcl-2检测;③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或障碍者。

1.2治疗方法:根据宫颈癌组患者全身状况、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次均采用顺铂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方案。第1d静脉滴注60mg/m2伊立替康、60mg/m2顺铂,持续滴注60min,7d为一疗程,每疗程第1d重复注射,连续治疗2-4个疗程。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病灶长径缩小≥30%;疾病稳定(SD):病灶长径缩小但未达PR;疾病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病灶长径增加≥20%。化疗无效=SD+PD;化疗有效=CR+PR。

1.3检测方法:主要试剂:Bcl-2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MACCI为兔抗人多克隆抗体,均由英国Abcam公司提供;DAB显色剂由上海宝曼生物公司提供;由北京中山生物公司提供SP免疫组化试剂盒。实验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CCI、Bcl-2表达。将宫颈组织连续切片,保持3μm厚度,放入枸橼酸盐缓冲液(0.01M)内高压2min,冷却15min后,冲洗三次,使用PBS,再滴入生物素-亲和素(5%)系统室温下静放10min。再加入兔抗MACCI或鼠抗Bcl-2多克隆抗体一抗,在低温(4℃)环境下过夜孵育,冲洗三次,加入生物素化的山羊抗兔IgG,放置在常温环境下25min,再冲洗三遍,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1∶100),冲洗四次,每次5min,再加入DAB显色剂,放于室温状态下。最后用苏木素复染2min、脱水、封片、观察。结果判定:MACCI、Bcl-2表达采用北京航空学院图像分析管理软件对切片进行分析,在×100的低倍镜下摄取bmp图像,每张切片锁定5个视野,得出光密度值和每张切片的平均值。细胞凋亡结果分析:每张切片计算5个高倍视野下细胞总数和凋亡细胞数,计算凋亡指数。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MACCI、Bcl-2表达:宫颈癌患者的MACCI、Bcl-2表达含量高于宫颈瘤变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MACCI Bcl-2表达情况

2.2分析各项指标诊断宫颈癌价值:ROC曲线分析显示,MACCI、Bcl-2表达分别诊断宫颈癌的AUC值为0.924、0.968。具体见表2。ROC曲线见图1。

图1 MACCI、Bcl-2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

表2 分析MACCI Bcl-2诊断价值

2.3比较不同疗效的MACCI、Bcl-2表达:宫颈癌患者化疗后MACCI、Bcl-2表达含量低于化疗前(P<0.05)。见表3。

表3 对比化疗前后MACCI Bcl-2表达

2.4分析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疗效与MACCI、Bcl-2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分析疗效与MACCI Bcl-2相关性

2.5分析各项指标预测疗效价值:ROC曲线分析显示,MACCI、Bcl-2预测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765、0.937。具体见表5。ROC预测曲线见图2。

表5 分析MACCI Bcl-2预测宫颈癌疗效价值

图2 MACCI、Bcl-2预测疗效的ROC曲线

3 讨 论

宫颈癌是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变,据统计,全球约有40万新发病例,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9]。宫颈癌早期可出现下身肿痛、阴道排液、接触性出血,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尽早诊疗。化疗作为癌症术前常用方案,能够通过缩小肿块,为手术成功打下良好基础,但随着相关研究增多,学者发现即便接受化疗、手术干预后,宫颈癌复发率仍较高,因此寻找可靠的监测指标已迫在眉睫。有研究显示[10],细胞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转归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MACCI、Bcl-2均参与了肿瘤抗凋亡过程。

Bcl-2属于抗凋亡基因,广泛存在于卵巢、宫颈、膀胱、乳腺、胃等组织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细胞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紧密关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基因之一。目前认为Bcl-2抗凋亡的机制在于:①维持细胞钙稳态;②防止激活凋亡蛋白酶;③抑制Bak、Bax细胞毒作用;④抗氧化。Bax基因是Bcl-2的拮抗因子,与Bcl-2呈相反作用,当Bax蛋白占据优势时,代表癌细胞趋于凋亡,反之当Bcl-2蛋白占据优势时,代表癌细胞区域存活[11]。本次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的Bcl-2表达含量高于宫颈瘤变组,说明Bcl-2表达含量与宫颈癌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尤其是受到癌变因子活性影响,导致Bcl-2表达升高。而化疗后患者Bcl-2表达有所降低,是因化疗药物能够通过遏制肿瘤发展势头,促使凋亡细胞增多,抑制癌细胞活跃,从而降低Bcl-2表达,减少癌症转移和复发,提高治愈率,反向说明Bcl-2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关联[12]。

MACCI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p21.1,是一种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信号通路传导调节,可调控肿瘤生长及转移,促进肿瘤侵袭和增殖。有研究表明[13],当MACCI与c-Met启动子相结合后,可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HGF/c-Met传导通路,驱动MACCI正反馈循环,一旦传导信号被激活,可导致c-Met基因发生磷酸化,引发各种生物学反应,尤其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血管生成中均具有一定作用。本次结果显示,宫颈癌相比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MACCI蛋白表达更高,提示MACCI蛋白表达异常与肿瘤发生存在一定关系,且较良性肿瘤患者更高,说明在癌细胞早期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宫颈癌患者化疗后MACCI蛋白表达有所降低,是因通过化疗药能够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从而降低MACCI蛋白表达。为了进一步佐证MACCI、Bcl-2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本次建立了ROC曲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ACCI、Bcl-2分别诊断宫颈癌的AUC值为0.924、0.968,预测宫颈癌疗效的AUC值为0.765、0.937,说明MACCI、Bcl-2在评估宫颈癌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中均具有较高效能。然而,在分析指标相互影响关系时,通过Pearson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ACCI与Bcl-2呈正相关性,说明两者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可起到一定协同作用,且在分析疗效与两者关系时,结果显示,疗效与MACCI与Bcl-2表达均呈正相关性,说明MACCI与Bcl-2共同参与了宫颈癌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MACCI、Bcl-2在宫颈癌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与宫颈癌发生、转归存在一定关联,通过连续监测,能够对预后评估起到重要作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取材局限可能带来误差,其次化疗药选择、取量是否会影响MACCI、Bcl-2表达未深入探索,对此关于MACCI、Bcl-2预测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宫颈宫颈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跟踪导练(二)(3)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