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关系

2022-09-03古仕明张永茂张新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铁蛋白生存期比值

古仕明, 张永茂, 张新平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肝细胞癌是一种高病死率的原发性肝癌,其具有病情发展迅速、易向周围器官及组织转移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肝切除是肝细胞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但存在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不佳等问题。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肝功能贮备是较为重要的因素。血清铁蛋白广泛存在于肝细胞中,是铁的主要贮存蛋白,能调节机体铁储存,其水平与长期的营养失调密切相关[2-3]。研究[4]显示,当肝细胞受损时,铁蛋白释放入血液,巨噬细胞分泌铁蛋白增加。血清白蛋白是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评估指标之一,其不仅能反映肝功能,还与直肠癌、食管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5]。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前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行肝切除术治疗的11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34例,年龄41~72岁,平均(50.13±4.24)岁; 临床分期包括Ⅰ期45例, Ⅱ期38例, Ⅲ期29例; 肝功能分级A级74例, B级38例。参照《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6]进行诊断: 伴有不同程度肝脏肿大、腹水; 影像检查确诊。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② 临床病史、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者; ③ 心、脑、肾等脏器无明显障碍者。排除标准: ① 近期接受过正规免疫调节剂治疗者; ② 沟通障碍者; ③ 存在肝脏血管畸形、血管瘤等疾病者; ④ 日常生活能力丧失者; ⑤ 无法进行言语交流者; ⑥依从性较差者; ⑦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者; ⑧ 伴有间质性肺炎或心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采集2组患者入组后第2天清晨空腹静脉血样本,以3 000 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离心半径10 cm, 时间10 min, 将提取到的上层血清置于-20 ℃的冷冻箱内储存以备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白蛋白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仪器为东芝GA800生化分析仪,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术后均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截至随访日期。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术前不同血清铁蛋白、白蛋白及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患者的生存期比较

112例患者总生存期为5~75个月,平均(53.84±6.51)个月; 对于铁蛋白≥108.63 μg/L、白蛋白≤41.19 g/L、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3.42的患者,其生存期为5~31个月,平均(28.56±3.12)个月; 对于铁蛋白<108.63 μg/L、白蛋白>41.19 g/L、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3.42的患者,其生存期为12~75个月,平均(72.11±1.25)个月; 上述不同血清铁蛋白、白蛋白及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患者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24,P<0.001)。见图1。

图1 术前不同血清铁蛋白、白蛋白及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患者的生存曲线

2.2 术前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术前不同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年龄、性别、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肿瘤直径、肿瘤多发、肿瘤家族史无相关性(P>0.05), 而术前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肝硬化有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术前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2.3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108.63 μg/L、白蛋白≤41.19 g/L、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3.42、有肝硬化是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目前,肝细胞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人群中,而中国肝癌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肝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受环境和饮食的双重因素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肝切除术对肝细胞癌进行治疗,其能将肝脏的局部性病变切除,保留足以维持正常功能的肝组织,具有较好的效果[8-9]。研究[10]显示,肝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75%, 生存率不足50%, 长期生存率较低。因此,寻找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因素对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铁蛋白是在肝脏合成的,是机体铁的主要贮存形式,能调节铁代谢,还参与造血和免疫系统的调控。人体各组织中均有铁蛋白表达,特别是骨髓、肝脏及脾脏,部分肿瘤也会分泌铁蛋白,当肝细胞受损时,大量血清铁蛋白释放入血,导致其水平升高[11-12]。研究[13]显示,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显著升高,且与肺癌患者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等有关,减缓细胞内铁的代谢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研究[14]显示,机体营养状态是低蛋白水平和癌症发生的原因,肝细胞癌可导致肝脏受损,促使炎性细胞增多,进而导致体内总蛋白水平升高,抑制白蛋白的合成。白蛋白是机体的内源性营养物质,是反映肝脏蛋白合成和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其水平降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肝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白蛋白下降程度更为显著[15]。

研究[16]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标记物。本研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了铁蛋白预测肝细胞癌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08.63 μg/L, 白蛋白预测肝细胞癌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41.19 g/L, 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预测肝细胞癌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3.42, 术前血清铁蛋白、白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肝硬化显著相关。分析原因可能为肝细胞癌的发生导致了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肝细胞炎症明显加剧,从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机体铁代谢,清除血清铁蛋白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112例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53.84±6.51)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108.63 μg/L、白蛋白≤41.19 g/L、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3.42、有肝硬化是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术前血清铁蛋白≥108.63 μg/L、白蛋白≤41.19 g/L、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3.42是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清铁蛋白、铁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升高以及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猜你喜欢

铁蛋白生存期比值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