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自信”背景下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

2022-09-02孟冬冬梁世婧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24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外国文学思政

孟冬冬 梁世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一、“四个自信”“课程思政”背景的提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式将“三个自信”上升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和推行为“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更深层的要求。高校肩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必须不断改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思政马克思专业外,更要结合其他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全学科、全范围的“课程思政”,努力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这也就证明,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该类课程的思政功能、育人功能。外国文学正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的课程内容涵盖从古代至20世纪的东西方文学,缘循时间顺序和文化背景两条线索,点面结合,兼及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他们沟通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我国历来就有以文育人的传统,强调通过“文”的教学向学生传达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兼顾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的要素,以达到“人”的教育。新时代要求教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从课程内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文学的内涵相当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二者的比较中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在“四个自信”的视角下把思政育人的要素纳入外国文学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以进一步增强外国文学思政育人的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方面双重育人目标。旨在通过外国文学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实现“三全育人”总目标。

二、“课程思政”对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影响

在“四个自信”“课程思政”大环境的影响下,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外国文学原有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知识构建出现新变化,外国文学课程也肩负更深层次的使命。

(一)“课程思政”对外国文学课程教育观的影响

“课程思政”的本质无异于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是从思想政治层面出发以塑造全新的、科学的、更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状况的教育模式。其最终的指向是以“德”育人。“课程思政”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其中也包含教育结构的变化,除了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功能之外,更强调外国文学课程的价值目标导向、能力培养导向。外国文学课程要更注重发挥本身的德育功能,要随着“课程思政”的出现而改变自身的学科教学思维,努力提炼外国文学课程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和价值导向,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育观更强调的是课程对于学生的精神向导,这种对于课程精神层面的关注也给外国文学课程的教育观念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倡导“课程思政”之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经验性知识的客观传授,课程目标倾向于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浅显层面上,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课程所涵盖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导向,课程中的德育要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的削减了专属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构建精神的作用。外国文学这一课程中讲授了外国文学发展史和名家名作,在这些名家名作及薪火相传的文化流传背后蕴藏着不胜枚举的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火苗,经典文本中不仅只有经验客观层面的知识,更兼有值得学习的精神层面的人文性、审美性。这种精神价值有利于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与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也就是说,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推进不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要更强调课程的精神价值,以外国文学为教学载体,带领学生挖掘隐含在外国文学课程中的德育要素,尤其要以审美教育、道德伦理教育、人文关怀及爱国主义培养等方面作为着力点,最大程度发挥外国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课程思政”对外国文学课程知识观的影响

“课程思政”的确是一场彻底的教育革命,不仅重塑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也对知识体系本身进行了重新阐释、重新构建。现代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四类。其中价值性知识与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联系。它与一个人三观的建立、思维方法的塑造、情感审美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即是对外国文学固有知识体系的重新认识、重新构建,是外国文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齐头并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建知识观的主要价值取向,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知识价值层面的内涵。

“课程思政”显然是直接指向价值性知识的,即更强调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背后的价值性知识对学生的启迪和感染。外国文学的课程内容中有数不胜数的名家名作,在这些文本深处想要传递的人文精神可以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道德、审美、情操方面的培养,剖开文本浮于表面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挖掘文本深处的价值性知识,如此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三、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为全面真实地了解高校外国文学“四个自信”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笔者在阅读参考大量的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针对学习过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在校大学生的关于“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施和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分析、探索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调查问卷共有15道客观选择题,其中包含13道单选和2道多选,主要涉及学生的个人信息、对外国文学课程价值的认识、对外国文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认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程度及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这几方面的信息。该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98%。在性别分布上,男38人,女158人;在年级分布上,大一27人,大二31人,大三43人,大四95人。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施和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育人标准的创设、教学理念的凝练、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1.育人标准重知识技能轻价值考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应是德才兼备,且德行要放在第一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于育才标准也提出了要求,文件中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坚持的育才标准都是德才兼备。但目前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教育中,育才标准出现了细微的偏差,存在重知识技能、轻价值考查的倾向。“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施和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问题为:“您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目的?”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如表1所示。

过半的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课程的目的或是为增加就业资本或是为通过研究生考试,也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自身价值等方面的考量。单从知识技能方面去培育人才,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道德情操的培养,这既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扭曲了我国倡导、要求的育人标准。

2.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注重课程的思政要素

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外国文学教师的确存在“只教不育”的倾向。在问及“您觉得您的外国文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否做到了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相融合?”这一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表2),只有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是将外国文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得很好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将“课程思政”贯彻到底。“教书”“育人”是不可分离的,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入,两者的关系是更紧密的,对于授课教师来说,重视外国文学的育人功能,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方可顺利实施外国文学“课程思政”。

表2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构建、实施还存在些许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进及最终“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引。

1.高校考核制度忽视育人指标

自“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党中央和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实施,但推进的层面还未真正落实到具体措施,知识传授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向导结合的实效似乎差强人意。对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这个领域来讲,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可以去推行。

一方面,外国文学授课教师的操行评定还未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践行程度列为考查范围。各个高校往往更看重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这种评定方式实际上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践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推进是有影响的。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过程及课程结束之后的考查方式、考核制度中,也并未将学生对于价值性知识的理解及人文内涵的贯彻程度纳入考核范围。考核范围往往停留于学生对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理解,疏漏了对于最核心、最重要、最能贯彻“课程思政”的价值性知识的考查。就总体情况来看,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贯彻程度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高校并未真正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2.教育者对外国文学课程价值认识不足、育人内在动力不够

关于专业课程的价值一般认为有三种,即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知识本位认为教育即是知识传授,再无其他因素,就是强调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张外国文学课程的价值要通过对学科专业知识本质及学科重要性来实现。社会本位论则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指向于社会,教育的效果也必须靠社会衡量,社会的目的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学生本位论则认为外国文学课程的价值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课程价值要通过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要来实现。这三种价值观,其任何一种都是不够全面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纯粹地为社会服务或满足学生个人的发展,即外国文学课程的价值应是三种价值观相统一,才能保证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当前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教育者对于专业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目前仍存在部分教师对于外国文学的定位还局限于向学生传递与外国文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倾向于“知识本位”的教育方式,“社会本位”“学生本位”的比重还不够的问题。

在这种不正确的课程价值观的带领下,自然导致外国文学授课教师的育人内劲不足。部分外国文学授课教师只看见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价值性知识的特殊功能;只看到了自身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容的教书职能,认为只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即可。没有发挥外国文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德育要素,没有尽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思想道德完善的育人职责。

四、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求知与立德的统一

若想保证顺利实施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各个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是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部分教师会以自身的学术研修经历、院校针对课程、学生所设置的目标或教学传统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模式等。“课程思政”则把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归宿放在了“立德树人”上,实际上也是对于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教学观念的拨正。教育需要回归本质和初心,彻底落实到学生本身。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就必须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找到学生所需,进而“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因此,在“四个自信”视域下,在“课程思政”理念的领导下,外国文学的教学重心、课程重点也要随之做出调整。外国文学的课程设计要以本学科特色为立足点,充分挖掘外国文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德育要素,在带领学生剖析、讨论经典作家作品时,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将文学经典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需求结合起来,以实现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学习创作背景、文本内容、文本的文学价值等,还要把教学侧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领悟作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时刻将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利益紧密结合的伟大精神,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思想的启迪,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习《哈姆雷特》时,教师势必会带领学生探讨文学作品中哈姆雷特身上闪烁的人文主义光芒。但究其根本,哈姆雷特也是受时代的局限、个人思想的局限,他不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也是哈姆雷特最后被封建邪恶势力吞没的原因之一。该作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与我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了群众的主流价值观相联系、相对比,从而发挥文本的德育力量。我国处于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学生物质生活都较为富足,但部分学生的思想高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欠缺的方面,结合课程内容及课程中隐含的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逐步渗透“德育”、贯彻落实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目标。

(二)通过隐形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对于21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更强,接收信息的来源也十分广泛,他们早已不愿接受被动以及死板单一的学习方式,他们更愿意接受学习渠道宽广、有自主选择权的教育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硬性实施,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可以在原有的课程中灵活地插入隐形思政元素,如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巧妙地将外国文学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与我国的发展经验对比、联系,或可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发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如合作进行文献查找、课件制作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任务素养、合作意识。也可以扩大外国文学课程考核范围,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引入思想品质、综合素质、合作创新等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评价指标,用结果导向去培育学生。

外国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西方文学,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过程中难免会将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相联系、相对比。

我们不难发现,外国文学课程中虽然存在普世的价值观,但难免受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我国实际存在一些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差异等。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意识,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对比过程中要注重在不分优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通过外国文学的学习以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最终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正确三观。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不管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还是剖析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抑或是任务安排、考核方式,教师都应该有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绝不能使学生“唯教师论”“唯书本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从而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彻底走上“四个自信”的道路。

(三)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还要完成“传道”。想要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贯彻落实,就需要一支思想政治水平强、业务能力过硬、育人水平足够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部分外国文学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传授知识技能,忽视了自己身上的育人职责。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首先,要纠正外国文学教师把外国文学定位成传授外国文学知识、技能的理念,要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相统一。其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要坚定树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身为教师,势必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双项职责。另外,外国文学授课教师要强化对学生成长及全面发展的认识。当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外国文学课程知识与思政因素有机融合,避免“大而空”的教学方式,要满足学生需要、满足社会需要及切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课本知识注入感情和生命,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激发出来,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立场引导学生,坚持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利用网络教学工具,实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当前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多,出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学生不必也不愿只依靠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将信息化资源融入教学,有机整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有效的措施也能够强化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导向作用。

单一的线下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的线上教学是大势所趋。目前正规的线上教学平台已日趋完善,如“学习通”“慕课”“雨课堂”等,教师可在线下教学开始之前,将教学用到的ppt、课程视频等发到线上平台中,教师可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学生预习课程内容。教师也可选择线上直播教学或将课程视频直接上传线上教学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碍,随时随地对课程进行学习。即使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仍然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追踪,学生随时可通过线上平台与老师沟通,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与沟通交流。但教师使用线上教学时,要注意保证学生不被无效信息所干扰,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线上教学方式。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教师需要跟随时代脚步,将传统的线下教学与新兴的线上教学相融合形成合理的混合式教学,这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推进。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外国文学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思政课“需求侧”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