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2-09-01张群燕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合格率器械科室

张群燕(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复用器械指的是医院日常需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复用器械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且对于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1]。通常医院复用器械均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但因为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和琐碎,且在医院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下,需消毒、清洗、灭菌的设备数量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需增加相关知识储备量[2-3]。但部分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因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4]。为探究有效干预措施以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质量,在本研究中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时清洗的可复用器械981件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清洗的可复用器械964件作为观察组,其中手术器械431件、诊察器械335件、其他器械198件。消毒供应中心主要分为去污区、灭菌区、检查包装区及无菌物品发放区,工作内容为回收、清洗、包装、消毒及供应医疗器材。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 ①收集问题。对我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寻找管理及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②分析问题。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工作人员由于年龄因素导致相关知识储备能力、记忆力等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工作态度存在随意性情况,具体工作执行力欠佳;相关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监管力度不强等。③制定和完善计划。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相关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标准及管理规范,并结合本院相关管理条例等,详细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计划,并完善质量控制管理内容。

1.2.2执行阶段 ①管理执行。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区域组长、质控员。护士长的职责主要是持续优化管理措施,严格监督质量管理,同时协调各科室复用器械相关工作。区域组长职责为对工作人员实施相关技能及知识指导,安排各区域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及相关考核,监管各复用器械的日常维护及使用安全。质控员的主要职责为对各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等流程进行监督,同时详细记录。②质控执行。详细记录复用器械的接收、处理、发放流程的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器械的使用及维护,涉及相关操作人员需签字,确保复用器械在各流程中责任落实到人。并在各工作区摆放备忘记录板,从而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记录及交接相关事项。

1.2.3检查阶段 质控员每日对各区域工作人员的复用器械工作情况实施检查,详细做记录。护士长实施随机抽查,并追踪复用器械的处理、发放等流程,抽查频率为1次/周。每月月底总结抽查情况。

1.2.4总结阶段 月底开展复用器械质量控制管理会议,所有工作人员均参与,并共同分析、总结本月存在的问题,护士长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总结每月复用器械处理情况,并最终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日常工作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系统化科学处理。对由于未能根据所制定标准流程操作,而最终造成严重事故情况的追究责任至个人。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可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合格率,合格率=合格件数/总件数×100%。②统计两组消毒物品丢失率及消毒药品循环时间,消毒物品丢失率=丢失数量/消毒物品总数量×100%[5]。③抽取各科室医护人员共90名,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消毒药品循环时间采用(±s)表示,t检验,两组各流程合格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及各科室满意度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流程合格率 观察组可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流程合格率比较[n(%)]

2.2消毒物品使用情况 观察组消毒物品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消毒药品循环时间为(3.18±0.67)d,短于对照组的(6.74±0.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310,P<0.05)。

表2 两组消毒物品丢失率比较[n(%)]

2.3各科室满意度 观察组各科室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科室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医院器械使用后会沾染患者体液、血液以及各种病原体,且绝大多数细菌会黏附于器械的表面[6]。相关调查结果显示,45%左右的医院感染由器械侵入性操作引发[7]。因为种类变迁的病原菌及不断变化的疾病谱,使得医院器械消毒困难不断加大,如何有效处置医院复用器械成为影响整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就诊者安全性的因素[8-9]。目前国内关于复用器械管理的理念较为滞后,其处置上未能清晰工作思路,因而屡屡出现由于医疗器械为传播媒介而危害患者机体健康的情况[10-11]。而本研究中通过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器械质量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可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升复用器械各处置流程合格率。分析原因主要为该干预措施能够总结本月复用医疗器械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持续循环改进,不断提升复用器械处置的工作质量[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消毒物品丢失率低于对照组,消毒药品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科室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消毒物品丢失率,缩短其循环时间,促进提升各科室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为,通过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分析总结出消毒供应室主要存在工作人员年龄跨度较大,接受和学习新知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14-15],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具有一定滞后性,因而在消毒、处理复用器械时易出现纰漏[16-17]。而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中,明确划分各工作人员的职责,且其将转变传统观念作为首要步骤,提出、分析、记录过往存在的问题,逐渐建立完善的复用器械处理制度,规范各工作人员操作及行为,在流程运行中严格包装、清洗、灭菌、发放等环节[18-19],并由护士长对工作质量全程跟踪监察,最终可有效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促进各科室满意度提升[20-21]。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能够提升可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减少消毒物品丢失,提高各科室满意度。

猜你喜欢

合格率器械科室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