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2022-08-3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张 慧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切入点。充分领会国家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改革的纲领精神,扩充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理论,掌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规律,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利保障。

1 “1+X”证书制度的内涵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和制度设计,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1+X”中的1)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中的X),积极提升就业技能,拓展就业领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国家“职教20条”中的“1+X”证书制度集中彰显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主要特色。在“1+X”证书制度中不同等级的“X”证书体现学生同一职业技能掌握的程度,等级证书级别越高说明学生职业技能越高。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过程,学生在通过不同的等级层次学习后,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也存在差异,这种知识技能差异与“X”等级证书相匹配。“X”等级证书充分地体现不同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不同等级程度。因此,“X”证书的不同等级能够有效反映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差别化培养工作,从而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不同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

2 课证融通“1+X”证书工作实施过程

2.1 聚焦“1+X”证书,推进“1”和“X”的有效衔接

自2019年12月以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先后发布了关于确认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和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我校食品类专业申报并参与了“1+X”证书试点工作。在开展证书试点工作以来,食品类专业教师考取了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可食食品快速检验、食品合规管理等4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师资培训讲师及考评员资格,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通过聚焦“1+X”证书制度,有效推进“1”和“X”的衔接和课证融通。

2.2 以“1+X”为契机,推进“三教”改革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对教师、教材及教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三教”改革是面向教师、教材及教法三个不同维度上的改革,其中,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所在,教材作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和载体,是“三教”改革的基础所在,而教法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三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人才提供了必备条件。

我校紧紧围绕“1+X”证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运行机制、“1+X”证书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三教”改革等方面建设为突破口,大胆探索,着力研究,尝试建立适合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1+X”证书试点制度。校企融合,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与“三教”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有机结合,证书培训、考核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整合学校、企业、行业、评价组织资源,将“1+X”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表1 运动人群膳食指导和评估

2.3“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重组

我校食品专业群以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为核心,针对该专业特点,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职业技能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比重,对专业课程结构模块化重组,与“1+X”证书的梯度化相融通,重构教学内容。在开展课证融通时,将“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课证融通指导性原则,将运动营养基础、运动营养评估、减脂营养、增肌营养、食谱制作、运动营养食品的合理选用、沟通技巧等证书要求内容等证书要求内容融入相关专业课程,如在《食品营养与配餐》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运动营养基础知识、运动人群膳食营养配餐方法,利用食物配餐软件对运动人群进行食谱设计;在《岗前综合能力训练》实践类课程中,将“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SOAP流程手册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人群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的方法,并将评量标准下发给学生,使其了解该证书培训考核内容,并组织学生模拟考核环节,确保证书落地、学生有效掌握“X”技能。

2.4 课证融通,线上线下结合

“1+X”证书工作实施中,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资源,丰富专业教材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采用项目化任务,情境化教学,企业真实环境或模拟场景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将“X”证书中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等要求与现有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学习目标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如《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中,融入“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使学生了解酸度计、电导率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的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日常维护知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能够按照标准要求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学生还可以通过线上观看实践教学实操视频及配套数字化资源、虚拟仿真软件进行阶段性测试、学生在线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线下可通过专业实训室的现场实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

2.5 校企深度融合,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开发优质信息化资源、培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等方面,探索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合作,提升专业教学与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与开展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组织积极探索产业学院的建设,针对产业学院的运行、制度机制、内涵和建设内容进行探讨,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双方建立多维度、深层次、长期的职业教育同体关系,形成校企深度合作与发展。在“1+X”证书培训考核、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地方产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

3 效果及影响

3.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根据专业对对应的“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结合区域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将证书培训内容适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组织编写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校本教材,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培训、评价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探索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近两年,我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0余项,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2020年完成了288人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工作,2021年完成210人次培训与考核工作,通过率分别为58.9%、93.8%。

3.2 专业建设内涵显著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1+X”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设计中,食品类专业以“X证书”模块为主线构建了课程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编写“1+X”证书活页式教材及建设配套在线课程资源。聘请企业专家进校担任兼职教师,共同解析证书培训内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典型教学案例。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及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累计获奖12人次。学校被授予为“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可食食品快速检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级牵头院校和优秀试点院校,对我省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 小结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在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重大部署,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制度。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各类培训落实到位的载体,“1+X”证书制度成果的认定和转换,是一次全新的实践,标志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成果将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提供坚实保障。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更需要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对自身的职业有着合理的规划,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