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毕氏肠微孢子虫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22-08-31欧泳琳

兽医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感染率孢子宿主

欧泳琳

(惠东县动物检疫检验所,广东惠州 516399)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专性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1]。在人类微孢子虫病临床报道中,最常见的是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E.bieneusi)感染[2]。对于易感群体,被E.bieneusi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或无明显症状[2]。E.bieneusi可通过食物和多种水源进行传播,易感群体与受感染的宿主进行亲密接触时也可能会发生E.bieneusi的传播[3]。因此,美国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将E.bieneusi列为B类病原中的优先病原体[4]。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对宠物需求的扩大,猫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成为了人类家庭中重要成员之一。然而,猫是E.bieneusi的重要宿主,可感染D、Type IV、EbpC等多个人兽共患基因型。因此,猫在人兽共患寄生虫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猫E.bieneusi的流行情况、基因型分布和人兽共患风险等方面作一综述,为制定有效的病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1 流行情况

早在1999年,有研究人员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式在瑞士的猫中分别检测到了E.bieneusi[5]。迄今为止,有13个国家报道了猫E.bieneusi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关于猫E.bieneusi感染的相关研究共有20项,猫E.bieneusi的感染率范围为0~50%,总感染率为10.5%(201/1911),详见表1。

在我国多个城市的研究中,猫不同年龄组之间的E.bieneusi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我国广州市6月龄以下猫E.bieneusi阳性率(25.9%)高于6月龄以上猫(18.1%)[6]。但澳大利亚幼年猫E.bieneusi感染率(7.9%)高于成年猫(2.7%),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7]。研究表明,在拥挤、通风和卫生较差的场所,如收容所、宠物市场等,猫受到E.bieneusi侵袭的可能性更大。如我国广州收容所(27.7%)和宠物市场(25.0%)的猫感染率均高于宠物诊所(12.9%)和繁育中心(14.3%),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6]。

2 基因型分布特征

随分子生物技术的兴起,人们研发出基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PCR检测方式,现已成为鉴定E.bieneusi的标准方法[8]。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约500个E.bieneusi的ITS基因型,有约106个基因型在人类中被检测到,其中49个基因型也可以感染动物,提示这些基因型具有人兽共患风险。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的猫中共鉴定出23个ITS基因型。

E.bieneusi在不同地区的猫中展现出较高的基因型多样性,提示地域差异会对E.bieneusi基因型的分布造成影响(表1)。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和泰国的猫E.bieneusi优势基因型均为D[7,9-11]。我国上海市的猫优势基因型为Type IV[12];四川省的猫优势基因型为WW8[13]。

3 人兽共患风险

目前,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可将E.bieneusi近500个ITS基因型划分为Groups 1~11和Outlier。其中,Group 1的基因型D、EbpC和Type IV的宿主和地理范围最广,频繁出现在人类病例中,因此被认为具有较强的人兽共患和跨物种传播风险,Groups 2~11的大部分基因型具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被认为人兽共患风险有限[14]。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Group 2的部分基因型(BEB4、BEB6、I和J等)可感染的宿主种类不断增加,甚至在人类中被检测到,因此,Group 2的人兽共患和跨物种传播风险在日益升高[14]。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的猫中发现了8个E.bieneusi人兽共患基因型,其中包括人兽共患风险较高的基因型D、EbpC、Type IV以及最近在人中被检测到的Group 2的基因型BEB6和I,这提示猫感染的E.bieneusi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风险(表1)。然而,目前缺乏针对猫附近的人类或其他动物的E.bieneusi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因此无法明确猫E.bieneusi的人兽共患和跨物种传播风险程度。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宠物经济不断发展,饲养猫的家庭越来越多,相对的,流浪猫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而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E.bieneusi在我国猫体内普遍流行,且猫能感染人兽共患基因型,提示猫具有传播E.bieneusi的潜力,这对公共卫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然而,针对E.bieneusi在人、动物及环境中的传播动态尚不明确,需要进行更多相关的溯源研究,这将帮助我们揭示E.bieneusi的种群结构和其他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的关系,为健全猫相关的寄生虫疾病防控机制奠定基础。

附表1 世界范围内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

猜你喜欢

感染率孢子宿主
隐孢子虫入侵相关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媒介取食偏好和宿主群落组成对多宿主-媒介系统疾病风险的影响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抓住自然宿主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制作孢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