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8-31骆丽荣

智慧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乳腺炎乳腺乳房

骆丽荣

湖北省浠水县精神病医院,湖北 黄冈 438200

0 引言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部位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女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发病急,病程长,需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学者研究表明,在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变传统的被动护理,从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哺乳方式等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乳腺炎症状,使患者能够了解到正确的哺乳姿势以及用药,利用心理情绪干预措施以帮助稳定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以便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1]。对此,本次研究加强了对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分析其护理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共1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年龄20~40岁,平均(29.22±2.13)岁;急性乳腺炎病程为2~12d,平均(5.45±1.21)d。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疾病类型;患者均在护理开始前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乳腺疾病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疾病者;排除免疫障碍、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疾病、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无法配合临床护理开展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加强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方式为:①乳腺护理:在患者患病后对其进行排乳及乳腺按摩护理措施,排乳过程中护理人员五指指腹以揉、推、抓的方式进行按摩,并从乳房底部向乳晕的方向揉抓;推拿按摩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以揉、散的方式从患乳外周以揉法的方式进行按摩,拇指在肿块上方进行抹推,做圆圈运动,拇指和食指拿住肿块,患者在适应护理人员手法后增强捏拿的力度,促进乳管开放;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护理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患者能够适应的疼痛为度,每日对患者进行5次推拿,促进乳汁排出以保证乳腺管通畅;②健康教育:传统教育方式主要以急性乳腺炎书籍以及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本次护理过程中可利用手机的微信功能,建立微信群及相关公众号,通过微信发送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公众号推送文章的方式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喂养方式,以减轻乳腺炎症状;③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需积极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特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分析患者发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及对疾病的想法;在患者的查房过程中告知患者每日的病情变化情况,包括患者每日的CRP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是否好转,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注意对患者情绪的安抚,根据对患者心理情绪的评估情况对患者采取心理咨询、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而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注意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可嘱咐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属的关心和支持,而家属的探望及心理鼓励是保证患者顺利进行康复的关键;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语言及行为,避免戳中患者痛处,做到尊重患者;④饮食护理:急性乳腺炎会造成患者乳房疼痛,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较大,同时对机体的消耗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在患者的日常饮食干预中需注意患者的高蛋白、维生素以及低脂肪食物摄入,根据患者体质量及每日劳动的强度计算患者每日合理的热量摄入需求,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⑤用药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采取多种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但该类患者多处于哺乳期,可能对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产生疑虑,且由于药物种类繁多,每一种药物的药理学均不相同,因此,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可靠性;对于需要采取微波治疗仪治疗的患者,使用局部微波治疗仪照射,并在治疗中告知患者该种治疗的正确方式及治疗效果,微波治疗仪与乳腺的距离应保持在25~30cm,以促进患者炎症的吸收;⑥出院随访:在患者治愈出院时应嘱咐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及作息习惯,选择在绿色植物丰富的公园散步,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定期在院内展开关于急性乳腺炎的小组讨论会,内容主要以健康知识教育课程、营养知识、卫生习惯等,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的方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了解到患者院外的异常,为患者修改合理的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在0~100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在80~100分为满意;分值在60~79分为较满意;分值在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SAS评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焦虑程度较低。

VAS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低,分数越高则反之。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乳房红肿消失时间、乳房炎症消失时间以及乳房痛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别表示为(%)(),使用SPSS 20.0软件计算,如P<0.05,则表示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在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在患者护理完成后分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可见,护理满意5例,占比50%,较满意4例,占比40%,总满意9例,总满意度为90%,护理不满意为1例,不满意度为10%。

2.2 分析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护理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可见,患者乳房红肿消失时间为(3.23±0.23)d,乳房炎症消失时间为(2.32±0.27)d,乳房痛消失时间为(2.22±0.21)d。

2.3 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AS、VAS评分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以及SAS评分可见,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以及SAS评分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患者在护理前后的VAS以及SAS评分对比分析(,分)

表1 患者在护理前后的VAS以及SAS评分对比分析(,分)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女性,尤其以初产妇较为多见。一般可在产妇产后的3~4周患病,如不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则可明显延长病程。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出现全身化脓性感染,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痛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哺乳干预措施[2]。近年来,受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急性乳腺炎患病率逐年增长,发病急,可伴有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及时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治疗后乳腺康复。在以往的护理过程中,传统护理模式主要以被动护理为主,即遵医嘱对患者采取用药护理、哺乳指导等干预措施,但该种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等干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护理模式[3]。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乳腺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乳腺疼痛程度,促进乳房恢复,利用揉、抓排乳以及按摩的方式减轻患者乳房负担,并开放乳管,同时指导患者学会如何进行排乳,利用患者卧床休养的时间反复进行,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乳房部位疼痛程度,而以推拿按摩的方式加强对患者的乳房护理则能够明显促进乳汁的排出,保证乳腺管的通畅,预防乳汁於堵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4]。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为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则需要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在患者护理过程中,除保留以往传统护理中的书籍、宣传册及医院宣传纸、张贴纸等教育方式外,还需要对患者采取信息技术的教育宣传,利用当前群众常用的微信群及公众号的方式为患者推送相关的文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度,同时积极与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达到纠正患者疾病错误认知的目的[5]。另外,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还可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哺乳方式,以预防由于喂养姿势不当等原因影响乳腺炎疾病治疗。此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不同对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稳定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通过告知患者疾病治疗的进展使患者了解到自身的病情好转情况,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更有效。而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嘱咐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更有利于治疗的开展[6]。而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措施,同时饮食结构的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能够适量补充患者身体所缺营养,从而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恢复有重要意义[7]。一般情况下,急性乳腺炎患者均需要采取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可能增加患者对母乳喂养的疑虑,因此需要在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正确用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错误用药对母乳喂养造成的影响[8]。而在患者治愈出院后还需加强对患者的院外随访护理措施,嘱咐患者多去植被覆盖率高的公园走动,这主要是由于富有绿色植物的公园中存在的负氧离子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大脑皮质功能,并增强身体内代谢酶系统能力,对于改善睡眠、血压、炎症因子等各项指标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9]。另外,院外随访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及作息习惯,同时又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选择更换护理方案,以保证患者治疗后的乳腺恢复[10]。

本次研究加强了对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表明,在患者护理完成后分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可见,总满意度为90%,护理不满意为10%,可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更信任护理人员,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的开展,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此外,护理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可见,患者乳房红肿消失时间、乳房炎症消失时间、乳房痛消失时间均较短,因此利用乳腺护理等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促进患者治疗后的乳腺康复。不仅如此,本次研究还发现,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以及SAS评分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表明,加强对患者的乳腺及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乳腺疼痛程度,并可稳定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护理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的满意度,使患者更信任医务人员,同时可明显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减轻乳腺疼痛程度,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后的身体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乳腺炎乳腺乳房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房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乳房不对称 少女莫惊慌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