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2-08-31陈伟明王盼申杰

智慧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宫素注射液产后

陈伟明,王盼,申杰

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0 引言

“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常见并发症,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控制出血并预防感染,及时补充血容量,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产后出血常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可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类药物、止血药物、预防感染药物,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显著,止血快、可预防再次出血[2]。缩宫素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应用非常多,是一线药物,一般进行静脉注射给药,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促进子宫收缩作用,且用药后副作用少,但是大剂量用药可引起患者血压升高、水中毒等[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前列腺素制剂,通过注射给药可获得理想的止血、促进子宫收缩效果,且用药安全性相比于缩宫素更高,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4]。本研究对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分别使用了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10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月-2021年3月,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病例数55例,年龄25~38岁,平均(29.46±1.02)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5±1.03)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16例,阴道分娩43例,剖宫产12例。观察组患者病例数55例,年龄26~39岁,平均(29.54±1.13)岁,孕周38~42周,平均(40.21±1.14)周,初产妇40例,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41例,剖宫产14例。2组患者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5]: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失血量>500mL;剖宫产出血量>1000mL;②患者意识清晰,同意参加本次研究;③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②伴有严重全身性感染;③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④患有严重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注射用缩宫素,注射用缩宫素(生产厂家: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 021983;药品规格:0.5mL∶2.5单位)用法用量为:初始用药剂量取本品2.5单位(0.5mL),进行静脉滴注,滴速维持在每分钟0.02~0.04单位,在患者胎盘排除后,可进行肌内注射,剂量为5~10单位,控制再次出血。

1.2.2 观察组

本组产后出血的临床用药治疗方案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生产厂家:Pharmacia &Upjohn Company;国药准字:H20 120388;药品规格:1mL∶250μg),用法用量为:初次用药剂量选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mL,进行深部肌肉注射。观察患者产后出血止血情况,如果止血效果不理想,可以采用15~90min重复注射给药方式,注射次数及时间间隔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决定,最大注射剂量不超过2mg,注射次数不超过8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接受药物治疗后获得的止血效果、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①止血效果:包括止血时间、用药后2h出血量;②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③用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胃肠不适。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获得的止血效果相关数据及凝血功能指标数据均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数(n)或率(%)表示,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APTT、PT、TT凝血功能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TT凝血功能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APTT、PT、TT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概率为3.64%,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14.55%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比较常见、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如果止血效果不理想,或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导致产妇死亡,是临床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危害极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6]。如果治疗产后出血,提高止血效率并降低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妇产科临床工作研究的重要方向及课题[7]。从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方面分析,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软产道损伤均可造成产后出血,尤其是宫缩乏力占据绝大多数,因此治疗中需要首先明确出血原因,然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8]。

以宫缩乏力为例,女性阴道分娩过程中,如果精神高度紧张、巨大儿、多胎妊娠或者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就容易造成子宫肌纤维伸展过度,对女性子宫缩复和收缩造成阻碍,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孕产妇生命安全有很大威胁,并且影响产后身体康复,特别子宫恢复以及盆底功能恢复[9]。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评价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治疗方案比较多,需要结合患者实际出血量、宫缩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此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10]。缩宫素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均为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均有一定止血效果,作用机制大体一致,即促进患者宫缩,改善宫缩乏力情况[11]。注射用缩宫素广泛应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属于一种多肽类激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通过静脉滴注或者肌肉注射,可短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在子宫平滑肌上起效,通过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子宫的收缩动作,扩张子宫颈,增强子宫收缩力度[12]。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娠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足月妊娠时达到顶峰。有大量研究证实[13],产后出血患者在静脉滴注注射用缩宫素后可立即起效,在15~60分钟内,患者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会逐渐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在滴注结束后慢慢减退药物效应。该药物经过人体肝脏、肾脏代谢,并最终通过肾排泄。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大剂量用药还可能导致水滞留、血压升高等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比较好,其药理作用是对妊娠子宫收缩进行刺激,出现类似足月妊娠末的子宫收缩,在胎盘部位发挥比较好的止血作用[14]。该药物一般通过肌肉注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明显增加子宫收缩频率和强度,使得胎盘创面血窦迅速闭合,实现快速止血。与缩宫素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半衰期更长,药效持久,且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15]。另外,该药物使用后可增强其他促进子宫收缩药物的活性,因此一般不与其他宫缩药合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产后出血止血时间以及接受治疗后2h的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在治疗产后出血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止血效果好于缩宫素,止血快速、作用时间长。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凝血作用时间缩短,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有助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治疗产后出血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安全性高于缩宫素,是更加可靠的药物,可保证患者不受额外伤害。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低,用药安全,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宫素注射液产后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