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吸泵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调配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31许瑞家董卫华姜媛媛晁青韩阳李冬敏吴玉萍姚晚侠马卫平张晓霞

安徽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头孢哌酮甘草酸残留量

许瑞家,董卫华,姜媛媛,晁青,韩阳,李冬敏,吴玉萍,姚晚侠,马卫平,张晓霞

目前全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已有上千余家,承担了医院绝大部分临床病人静脉用药的调配任务,确保了病人静脉用药的安全,但PIVAS 高强度、高压力、重复性强的工作性质给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了一定的职业伤害,如肩周炎、网球肘、颈、肩、腰部的损伤等[1]。PIVAS 传统的调配工具是注射器,抽吸泵是利用脚踏板的力量踩动夹闭在抽吸泵仪器中的A/B管或者是按压仪器的自动开关抽吸药液替代注射器将药品抽吸到输液袋中,来减少工作人员手部需要的力量。本研究于2020 年6 月1—30 日将抽吸泵技术应用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VAS 的药品调配工作当中,通过与人工调配方法对比,探讨抽吸泵在PIVAS的科学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药品及分组:在PIVAS 选择4 种有代表性的药品:(1)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 mL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规格50 毫克/支)。(2)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1.5 g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规格1.5 克/支)。(3)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0%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 毫升/支)。(4)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mL的痰热清注射液(规格10毫升/支)。各药品均取用同一批号120 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至两种调配方法组,各60 支。仪器:试验仪器为经国家质监局检测达标的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配药抽吸泵及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WJ-8 型微粒检测仪。耗材: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无菌配(溶)药器(PYQ-3)A 管、(PYQ-4)B 管,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6 号单侧孔针头30 mL注射器。

1.2 试验方法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VAS 万级净化的操作间,局部百级净化台操作。在同一时间段,由4 名调配人员(已经过培训,人工及使用抽吸泵均技术熟练)先用30 mL 注射器人工将不同的药品分别调配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之后再使用抽吸泵调配此4 种药品。同时选择另外4 名工作人员,对两种模式调配下所用的调配时间、药品的残留量进行登记,对输液的微粒进行检测。异甘草酸镁、痰热清和10%氯化钠注射液的调配的时间从打开药液安瓿或西林瓶后开始抽吸时计时,到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结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剂是从10%氯化钠10 mL溶解粉针剂开始计时,震荡助溶,到药液全部抽吸到输液袋中拔出针头结束。药品的残留量以1 mL 的注射器分别抽吸抽吸泵A/B 管中残留的药液和30 mL 注射器内及滤头中残留的药液进行测量登记。输液的微粒检测为:分别抽取两种调配模式下的成品输液各10 mL,用GWJ-8型微粒检测仪同一人进行检测。

另外采用自行设计的简易问卷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对该院PIVAS的240例次调配工作人员的体能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 份,回收率100%。对比两种调配模式所用的时间、药液的残留量及输液微粒数及体能的情况。为了保证试验的公平性,试验前分别对所有参与的人员进行培训,所有操作严格执行规定的标准操作流程(SOP)。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3.0 进行统计。计量数据均通过正态性检验,以± s 描述,两方法组间的比较为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描述,组间比较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种调配方法的调配时间比较与人工调配比较,采用抽吸泵调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剂这4种药品节约了时间(P<0.05),见表1。

表1 两种调配方法4种药品所用调配时间比较/(s,± s)

表1 两种调配方法4种药品所用调配时间比较/(s,± s)

组别人工抽吸泵t值P值支数6 0 60异甘草酸镁29.30±0.51 25.34±0.69 69.09<0.001痰热清24.91±0.78 19.70±1.01 44.84<0.001 10%氯化钠16.10±0.61 11.30±0.75 27.89<0.00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3.13±1.06 19.00±0.95 59.16<0.001

2.2 两种调配方法微粒的检测结果比较4种药品采用两种调配方法成品输液每毫升含直径≥10 μm、≥25 μm 微粒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各国药典对输液中的微粒都有明确的规定,《中国药典》(第四部)2015 版[2]规定,100 mL 及以上输液,光阻法(本研究所用方法)≥10 μm 不得过25 个,≥25 μm 不得过3 个。两种调配方法输液微粒检测分析之后均符合药典所规定要求。

2.3 两种调配方法药液残留量比较4种药品采用两种调配模式药液残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调配方法4种药品药液残留量比较/(mL,± s)

表3 两种调配方法4种药品药液残留量比较/(mL,± s)

组别人工抽吸泵t值P值支数6 0 60异甘草酸镁0.25±0.06 0.24±0.06 1.27 0.209痰热清0.24±0.05 0.22±0.08 1.34 0.187 10%氯化钠0.25±0.07 0.26±0.05 1.19 0.238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0.32±0.06 0.34±0.07 1.03 0.309

2.4 两种调配方法人员的体能节约情况比较抽吸泵调配肘部乏力、腕部酸疼、腰部不适、颈肩不适等体能情况例次占比均低于人工调配(P<0.05),见表4。

表4 两种调配方法人员的自述体能情况比较/例次(%)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抽吸泵在PIVAS 调配中应用的确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体能,在使用抽吸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选择脚踩式抽吸泵,也可通过选择按压仪器盘上的自动按钮手持自动操作,个人根据自己的脚腿部体力情况选择。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工作人员普遍反映使用抽吸泵后肘、腕部的不适得到缓解,肩周炎、腰背的不适明显地减轻,所有调查人员在调配过程中已经依赖于抽吸泵的调配。同时抽吸泵的使用避免了注射器反复抽吸造成的二次污染。已有学者研究了PIVAS 影响临床护理工时量以及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人力动态调配等,此次试验也为PIVAS 护理人员的调配工时科学、合理分配提供了参考依据[3-6]。此次在该院PIVAS 抽吸泵的应用过程中,考虑到调配5 mL以下药品时管路的残留量占比较多,需要抽吸溶媒最少2 次才能将残留药品冲洗干净,本研究只选择了10 mL 以上的安瓿水剂、西林瓶水剂和需要10 mL 以上溶媒稀释的粉针剂进行研究,为了防止压力过大造成西林瓶爆破,因此笔者不建议抽吸泵应用到5 mL以下的西林瓶药品。

抽吸泵调配时所使用的无菌配(溶)药器分为A、B 两种,一般情况下A 管用于安瓿类药品,B 管用于西林瓶药品。特殊情况下,将A 管的接头换为包装中所带的钢针头也可用于西林瓶药品的调配,B管也可用于安瓿类药品的调配。此两种调配方法结束后可能有空气产生,需要及时排气[7]。每一根A 管和B 管在连续使用10 min 后最好及时更换以免管路过热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对于抽吸泵在调配后药液残留问题,可通过定期对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巧,尽量减少抽吸泵管中残留的药液,以免造成给药量不足。此外,2016 年美国新版输液指南将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更名为静脉输液治疗,意味着对静脉输液的操作中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为细致、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注射器调配药品的过程中的少量残留也给予了关注,在严格执行SOP 的情况下注射器中少量药品的残留不影响药品的治疗量[8-10]。

抽吸泵调配结束后若成品输液有空气,则要进行排气,以避免临床护士在插输液管时压力过大造成药品的喷溅和浪费[11-12]。调配时尽量用A 管抽吸安瓿类药品,因A 管的接头为软管;B 管的接头是钢针,抽吸西林瓶类药品,抽吸时抽吸泵B管的钢针始终不要高于所抽吸药品的液面。抽吸过程中A管的软管前端不要碰及安瓿的切开口内面,避免软管与安瓿接触在抽吸时微粒有脱落现象造成药品污染[13-15]。

使用抽吸泵调配卡文,需要加入瓶装类药品时在瓶装的药瓶上插上一个针头当排气管使用,以便在大批量调配时使得瓶装的药品灌流的速度更快,另外抽吸泵溶药的A、B 管子的材质、是否有塑化剂、是否对药品有吸附作用、是否对药品pH 有影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表2 两种调配方法4种药品成品输液微粒数比较/(个,± s)

表2 两种调配方法4种药品成品输液微粒数比较/(个,± s)

组别人工抽吸泵t值P值支数60 60每毫升含直径≥10 μm微粒数异甘草酸镁7.7±1.3 7.8±1.1 0.79 0.433痰热清10.5±1.1 10.3±1.1 0.83 0.411 10%氯化钠8.9±1.0 8.8±1.0 0.71 0.480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3.7±1.3 13.2±1.3 1.36 0.179每毫升含直径≥25 μm微粒数异甘草酸镁0.8±0.3 0.9±0.3 2.42 0.019痰热清1.2±0.4 1.1±0.3 0.89 0.377 10%氯化钠1.1±0.4 1.0±0.3 1.27 0.209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0±0.4 0.9±0.3 1.27 0.209

目前该院使用抽吸泵进行了部分药品调配,解决了PIVAS 工作人员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然而抽吸泵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仍有待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头孢哌酮甘草酸残留量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