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北京地区美术馆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2022-08-31张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4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美术馆美术

张蕊

(北京宏志中学,北京 100011)

1 美术馆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作用与价值

1.1 美术馆作为艺术校外课程资源的意义

美术馆是展示人类文明轨迹的地方,普及艺术也是美术馆的任务之一。美术馆的基本功能是为来馆者提供鉴赏作品的场所,而且开展审美素质教育也是美术馆综合功能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美术馆作为校外资源,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和探索对其开发和利用的具体实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中,应该有安排学生从事课外资源实践活动,运用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开展课外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活动,唤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自发地获得新的鉴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的方法。

1.2 美术馆在美术校外课程资源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

在美术馆内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通过美术馆内艺术作品的直观示范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认识和由此带来的愉悦感是非常重要的。美术馆作为校外课程资源,还能发挥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情感教育的价值。在美术馆内进行艺术教育活动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可以产生一种对艺术崇尚的情绪,激发一份艺术创作的冲动。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尝试表现与创作,并使这种情感态度转化为持久的兴趣,这就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所要求的,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与艺术对话。开展于美术馆内的美术教育活动,有教育者的讲解和指导,里面包含深刻的美术史等相关知识,可使学生更懂得对艺术的鉴赏,也提高了自身的欣赏能力与人文素养。当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创作的兴趣,并能收获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美术馆内的美术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身处艺术殿堂中,开阔学生艺术鉴赏方面的视野,更好地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2 美术馆在美术教育中运用的成功经验及参考价值

国内美术馆运用在艺术教育上的成功事例分析:

在国内率先把美术馆和美术教育联系起来的是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采取的方式是半开放式的画室,并开办了学生可以参加的艺术培训班,让学生拥有一个轻松自由的、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美术馆培训的艺术种类很丰富,有素描、油画、泥塑、剪纸和版画等门类的艺术形式。每次的美术绘画活动也都有鲜明的主题,敦煌、夏加尔、创意水墨这些多是在大学艺术课堂上的名词,在美术馆里让中小学生也都接触到了。最为难得的是,美术馆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还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寓教于乐的形式符合学生们的心态,用快乐、愉悦的形式来包含教育、教化的内容。学生们从美术馆的艺术珍宝中吸取美术的营养,慢慢地融合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脱离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快乐的游戏中使学生基本的艺术性得以升华,并且把美术馆艺术普及的作用发挥得更广。这些成功的事例是北京地区范围内的美术馆用于美术教育方面可以借鉴的。

3 北京地区范围内美术馆利用的可实施性的分析

3.1 北京地区范围内美术馆利用的可实施性的分析

3.1.1 北京地区的中国美术馆在美术馆利用的情况

现阶段在北京地区范围内,把美术馆作为校外课程资源而进行有效利用的先例,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内的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曾经开展过多次学生到馆内参观、现场制作工艺作品的活动,也都有不错的效果。这样近距离地在美术馆内接触艺术作品,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更感兴趣,并且对艺术在学生中的普及有很大作用(图1、图2)。

图1 2005年3月11日和12日中国美术馆展厅展览民间绣品,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

图2 学生在美术馆展厅中临摹绘画

另外,在一些北京地区的小学(如北京市东城区的丁香小学)中也组织了到美术馆进行参观学习的活动,这类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先在美术馆中参观艺术作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就开始自己进行临摹。学生们对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面对面地进行临摹后,回到校园的课堂上再进行创作。可以在校园里办一个作品展,让学生增加成就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是北京地区把美术馆资源引进美术学科教育的很好的范例。

3.1.2 北京地区有更大的潜力来利用美术馆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应该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接轨,在文化教育方面更应该走在前列。但是北京美术馆的利用率远远低于西方美术馆的运用,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展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教育活动明显不多。这就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让美术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北京地区范围内的可利用美术馆的资源还很丰富。北京的东城区有中国美术馆、北京皇城艺术馆、大山美术馆、索卡艺术中心;西城区有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华世纪坛;朝阳区有新生的798艺术工厂和今日美术馆等。同时,北京的各个城区都分布着众多的中小学校,位置也十分密集,并且每个美术馆也都是致力于更好地开发其本身对艺术教育有用的方面,所以在北京开展课外参观和在美术馆里学习的条件是具备的。

3.2 美术馆在北京艺术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前面总结了在北京地区开展美术教育的可行性条件,就以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北京地区范围内可用的美术馆的资源很丰富。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是要考虑周全的,要顾及各方面有利的和其他的因素,才能让美术馆这个有利的校外课程资源更好地帮助艺术教育的发展。

值得思考的是,以往的美术馆虽然有开展很好的美术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错的社会效应,但是这些美术教育活动都没能和现行的校内美术教育相联系,导致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只有“创作”的过程,却缺少了之前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并不能及时地反馈到自己的“创作”中,这就大大降低了基础美术教育的效率。

鉴于这些因素,也通过上文的叙述和分析,在这里总结几条可以把美术馆运用到美术教育中的方法:

3.2.1 在政策上建立健全北京地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

在北京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要想真正意义上地把美术馆这一校外课程资源和校内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教育部在政策上的支持。

北京各城区有很多的美术馆,中小学校的分布也很广。教委可以和美术馆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发挥美术馆在美术教育中的最好作用。在这种状况下,美术馆也要进一步地开放,教育活动也要进一步地开展,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与学校美术教育可以相互作用。只有把这种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通过政策真正地确立起来,才能保证美术馆真正在美术教育中最大化地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

3.2.2 学校教科书中适当地增设和美术馆紧密相关的课程

现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所用的教科书受到了不少的争议,有人建议说教科书过于限制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是如果取消现行的教科书又会对师资的素质要求大大地提高。在运用美术馆的契机下,美术教科书可以在部分章节做修改,以配合美术教学在美术馆里进行的特点,可以设计出讲解美术史和艺术流派的章节。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有探索性的深入理解,而后把学生带到美术馆这个艺术的原创地,让参观和自主创作成为校外美术教育的形式。

在这个方面,北京地区的中学美术已经做到一些。但是有所缺憾的是,现行的课本中只是强调对美术史和艺术流派的单纯讲解,并没有和美术馆资源联系起来,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关键,而小学课本里能和美术馆相联系的章节的数量就更少了。

3.2.3 学校和美术馆达成良性的长期的合作制

在政策方针上暂时没能给予美术教育和美术馆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的情况下,学校就可以主动和美术馆达成良性的、长期的合作制。

在北京地区,可以采用分区域地让学校和美术馆联系起来。就像每个中小学校都有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样,让北京的每个学校都和附近地区的美术馆或是博物馆建立起合作关系。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史家小学、丁香小学、第二中学、行知学校等等学校,都可以和位于东城区的中国美术馆等开展让学生进行长期的、固定的、进入美术馆的活动(图3),利用地域的便利条件,把校内美术教育延伸到美术馆里,寓教于乐中使美术教育中美术馆所发挥的作用更坚固、持久。

图3 北京行知学校学生六一节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绘画活动

3.2.4 增加美术馆内参与教育的人力资源

随着美术教育和美术馆相互联系实现教育功能的工作开展,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这时就要依靠很多美术工作者的帮助。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利用美术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上有所提高,而不仅仅是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拥有众多艺术瑰宝的美术馆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应该是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可以说,集合众多美术教育者的参与,美术馆内的教育工作一定能开展得越来越丰富和充实。

3.2.5 学生的创作作品在美术馆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反馈

所谓的在美术馆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反馈,就是对学生的艺术创作作品进行适当地评价和肯定。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反馈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增加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美术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美术馆后,学生也经过在课本上初次的感性认识转变成近距离地接触艺术作品,而且亲自参与自由艺术创作。经历这种学习的过程后,学生很希望自己的创作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和赞许。所以,教师和美术馆工作者可以共同合作开展一些学生的创作作品展览,并且做出多个不同等次的作品展览。先在学校进行评比,然后推荐到美术馆参加展览,并邀请学生和家长一同参观,最后可以评定一二三等奖(图4)。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有实践,并在自己动手时得到创作的愉悦和更高的成就感,从而增加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把美术教学推进美术馆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自身审美意识的提高,这样的活动正能说明艺术能激起人的艺术享受能力,即艺术的享乐功能,使学生在现实和想象中得到艺术学习的乐趣。

图4 学生们在桂林美术馆里,互相评比大家展览的作品

另一个方法是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把在美术馆里进行的美术学习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当学生们在参观完美术馆和自主地进行美术创作后,把自己在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心得在网络上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在把学生自己的活动感受和创作作品进行网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会增加对美术知识和对美术学科的兴趣,网络在这里发挥其巨大的传播影响力、覆盖范围上的优势,让更多的学生观众可以经常性地获取美术馆的艺术信息。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参观美术馆的艺术实践趣味性、参与性强于以往在校内教师讲解,这也不失一种辅助、利用美术馆很好的手段。

4 北京地区美术馆教育功能的发展方向

作者在实习过程中也和学生进行过一些关于美术馆的讨论。内容是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否愿意去美术馆和去参观美术馆的频率,总结后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小学生去参观美术馆的次数很少,但是他们却又都很喜欢去美术馆,喜欢那里的艺术氛围。这就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能看到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美、艺术的期望,但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受到教学教材、课程安排等的束缚,使美术教育在学生心里失去了魅力。而在美术馆里类似游戏的活动,就要比在课堂上只讲授美术教育大纲和书本知识更具趣味性和丰富性。

在美术馆神圣的艺术殿堂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艺术的向往一点一滴地培养出来,也体现全面发展学生人格的教育理念。

我们相信,美术馆开展的教育工作是大众所需要的,也受到他们欢迎的。希望作为优秀校外课程资源的美术馆在完成保存和展示艺术瑰宝的责任时,更要注重自身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单方面地进行教育活动而是和教育主体学校合作,建立健全良好的长期合作制。充分利用美术馆这一校外教育资源,开展鉴赏美术作品与自主创作的双向的、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最终实现深化中国美术教育的目的。

①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1.

②高维年.谈美术教学中示范的情感价值[J].中国美术教育,2006(2):22-23.

③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瞿灿,熊蕾,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412-413.

④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6.

⑤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3.

⑥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3.

⑦李绪洪.当代美术博物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04(1):23,33.

⑧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56-158.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美术馆美术
仁·社区美术馆
北京地区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人才培养分析
美术篇
歌华发布
美术馆
基于技术输送与合同类型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加州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