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薛国故城出土玉器看春秋时期玉器特征

2022-08-31刘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故城玉佩玉器

刘丽

(济宁市博物馆,山东 济宁 272000)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也是我国玉器发展的辉煌时期。一方面,随着铁器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玉器、冶金、漆器等工艺制作都有了很大进步,玉器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另一方面,周王室式微,众诸侯雄起,诸子百家争鸣,经过儒家“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渲染,玉器被寄托了“淳朴敦厚、至善至美”的内涵,形成了“君子必佩玉”的风尚,爱玉、佩玉之风由此盛行于世。

1 薛国故城墓葬及玉器出土情况

薛国是夏、商、周三代同时期存世1500余年的一个东方诸侯国,封地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城南。史料记载,薛为任姓,发祥于东夷太昊部落,是东夷族人的一个支系,先随商人入主中原,后又随周人东征,重封祖地。据《通志·氏族略》薛氏条记载:薛,“任姓,黄帝之孙颛帝少子阳封于任,故以为姓。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奚仲迁于邳。十二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复居薛……。臣扈、祖己皆仲虺之胄也。祖己七世孙曰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女太任,生周文王。至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可见直到春秋时期,薛国仍是等级为侯爵一级的诸侯国。

1978年10至12月,济宁地区文物组组成薛国故城调查队,对薛国故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测绘了城址平面图。薛国故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大部分城垣依然尚存,城墙外由护城壕环绕;城址中部有一大型建筑遗迹,疑为薛国宫殿区;同时还在城内探明手工业作坊遗址三处、居住遗址三处和墓葬区三处。

薛国故城内墓葬区三处(编号MD1-3),集中于城东部。其中1号墓地、3号墓地均未发掘。但1号墓地“从墓葬形制和填土包含物看,属战国时堆积石墓”;3号墓地“根据钻探出的墓葬形制和当地村民在整地时发现的文物分析,为汉代墓地”;2号墓地位于薛国故城东南部,已探出大中小型墓二十座,已经发掘其中的九座(编号为M1—M9)。其中有的大墓墓室长7米,墓底有殉人腰坑,所出铜器表明,时代属春秋早中期。M3出土有1件铜提梁壶,腹部有铭文:“薛侯行壶”。证明这是一处春秋早中期薛国贵族的墓地。

薛国故城2号墓地九座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无墓道,坑内设棺、椁等木质葬具,填土经夯筑,头向北偏东。位于墓地西南角的M1—M4为大型墓,随葬品以铜礼器、铜车马器为主,陶器较少;位于墓地东北角的M5—M9则规模较小,一般墓口长3米、宽2米,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铜器没有或者很少。出土的玉器共92件,来自M1、M2、M5、M8四个墓,其中M2占了七成。总体情况对比如下;

1号墓:棺内置玉、石器,墓主人口含玉鱼,耳挂玉玦,颈佩三角形和兽首形玉饰,手握一鸟形玉饰,在头部放石戈和石璧。出土玉器共23件。其中,玉环1件,圆形,墨色;鸟形玉佩1件,环形,鸟身刻有纹饰(下另详述);玉玦4件,2大2小,小者素面,大者一面刻蟠螭纹;玉璜2件,素面;三角形玉片饰11件,兽首形玉片饰4件。从出土情形看,玉璜、三角形玉片饰、兽首形玉片饰当为一组玉佩饰。

2号墓:玉石器发现于内棺人骨附近。出土玉器共65件。其中,筒状玉饰1件,墨色,圆筒状,外饰瓦纹;玉环3件,一件体薄,孔沿两侧外凸(即有领玉环,下另详述),另2件壁较厚,断面呈椭圆形;玉璧2件,浅绿色,素面;玉玦2件,白色,一面饰蟠虺纹;玉璜2件,近白色,一面饰蟠虺纹,一面饰兽面纹,有双孔(下另详述);玉龙1件,浅绿色,弓背,卷尾,一面饰蟠虺纹,身有四穿。串饰1套(51件),包含小玉珠17粒、兽首玉片25个、玉璜2个、玛瑙珠2个、玛瑙璜1个、玉贝3个、玉鱼1个,发掘时已散乱;方形玉饰2件,上圆下方,正面刻蟠虺纹,上端和中间有透孔三个,出土时背面有铜锈;方形玉片1件,深绿色,长方形,四边呈锯齿状,正面刻蟠虺纹,上下两端各有4个小圆孔,出土时背面有铜锈。

5号墓:棺内放玉石器。共出土玉器3件。其中,玛瑙杯1件,白色;玛瑙饰1件,鱼形,中部穿一孔;紫晶珠1件,呈算盘珠状,中部一圆孔。

8号墓:出土玉器1件。为鸟形玉佩,深绿色,呈变体鸟形,两面均饰蟠虺纹(下另详述)。

2 薛国故城出土的典型玉器

薛国故城遗址出土的这批玉器,除了用于礼器、丧葬器外,大多数为佩饰器;从造型、纹饰,到雕琢技艺,均具有鲜明的春秋时代特征。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重点介绍如下:

双鸟圆形玉佩(图1),宽4.5厘米、高4.3厘米、厚0.3厘米。薛国故城M1出土。青玉质,青白色,半透明,呈环状,造型为两凤鸟鸟首相背、鸟冠相接、鸟尾相连,呈左右对称,鸟身饰蟠虺纹,使用浅浮雕技法,制作非常精美。

图1 双鸟圆形玉佩

凤鸟形玉佩(图2),长6.6厘米、宽3.6厘米、厚0.4厘米。薛国故城M8出土。青玉质,深绿色,整体造型独特,呈一变体鸟形,中间玉环为鸟身,连接凤头、凤尾、凤足三部分为一整体,凤鸟头做回顾状,首尾呼应,正反两面均饰蟠虺纹,单线阴刻。

图2 凤鸟形玉佩

薛国为东夷族后裔,东夷族最为鲜明的文化特征就是鸟图腾崇拜,不仅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双鸟圆形玉佩、凤鸟形玉佩上也得到了佐证。在薛国故城出土的各种器物上,各式各样的凤鸟形象随处可见。

龙形青玉璜(图3),长11.7厘米、宽10.5厘米、厚0.21厘米,重43.06克。薛国故城M2出土,共两件,大小、形制均相同,青玉质,局部褐色,有光泽,呈龙形,一面饰蟠虺纹,一面饰兽面纹,均为双线阴刻,边缘雕有牙扉,各有2个钻孔。

图3 龙形青玉璜

玉璜是一种弧形、扁平状的玉器,形如玉璧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玉璜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一起,被作为玉礼器,组成“六器”。《周礼·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六器之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玉璧、玉琮、玉璜、玉圭四种,人类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辽宁红山文化遗址中曾发掘出双龙首玉璜。商周以后,玉璜逐渐开始成为流行配饰物,之前式样普通的玉璜既不能区别佩带者的地位和身份,也无法达到佩带者美化自己的意愿,因此从商朝起,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的需求,从龙形璜、人形璜,到鱼形璜、鸟形璜、兽形璜等,都是商代玉雕艺人所创的新品种。春秋时期的玉璜琢制工艺有了很大进步,除了之前采用的单线阴刻外,还大量采用透雕、浮雕、边缘加饰花纹等表现手法。战国时期则出现了镂雕的玉璜,多数为变龙纹饰,到了唐代之后玉璜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型玉佩饰品。

蟠虺纹是动物纹饰的一种,又称虺纹。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剧毒的小蛇,还有人说是两头蛇。在古代玉器中,若见到有盘曲的小蛇或者是两头蛇的纹饰,就是虺纹。若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小蛇盘绕在一起,便构成了蟠虺纹。蟠虺纹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在青铜器、玉器上极常见,是春秋战国时期网状花纹的一种代表性图案。

玉璜另一面的兽面纹,侧面有一个“臣”字大眼,粗眉大角,巨鼻裂口。兽面纹又称饕餮纹,也是玉器和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之一,在商代和西周早期比较盛行。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怪兽,《山海经》中介绍其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其实是古人将自然界中各种猛兽的特征加上人类的想象融合而成的。

蟠虺纹玉玦(图4),直径3.1厘米、厚0.2厘米。薛国故城M2出土。共2件,大小形制相同,青白色,圆形外廓非常规整,玦口平直,通体饰蟠螭纹,双线阴刻。

图4 蟠虺纹玉玦

玦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种玉饰品,形如环而有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玉玦的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如“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长方形玉片饰(图5),长5厘米、宽4.2厘米、厚0.2厘米。薛国故城M2出土。青玉质,扁平长方形,呈浅绿色,四边雕刻对称牙扉,正面双线阴刻蟠虺纹。

图5 长方形玉片饰

饕餮纹梯形玉佩饰(图6),长2.05厘米、宽2.3厘米、厚0.4厘米。薛国故城M2出土。墨色,成倒梯形,四周有齿孔,一面雕刻兽首纹,技法为双线阴刻。该饕餮纹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

图6 饕餮纹梯形玉佩饰

方形蟠虺纹玉片饰(图7),宽5.4厘米、高5.6厘米、厚0.5厘米。薛国故城M2出土。方形,上圆角下方角,正面刻蟠虺纹,上端和中间有透孔三个,器型左右对称,出土时背面有铜锈。

图7 方形蟠虺纹玉片饰

方形兽面纹玉佩饰(图8),长4.53厘米、宽3.67厘米、厚0.12厘米,重9.44克。薛国故城M2出土。黄玉质,方形,四周有锯齿状缺口,中间有一穿孔,正面双阴线刻画一兽首。

图8 方形兽面纹玉佩饰

素面有领黄玉环(图9),直径12.6厘米、内径5.4厘米、厚0.35厘米、领高1.5厘米。薛国故城M2出土。体薄,孔沿两侧外凸,黄白色,素面。有领玉环出现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传播至中原地区,极为盛行,汉代时在中原渐渐绝迹。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不时发现有领玉石环套在死者手上的现象,说明其应作手镯之用。殷墟妇好墓出土过四件形体较大的有领玉璧,形制与功能和一般的有领玉石环不同,应该是在举行仪式、法事等特殊场合才佩戴的礼器。这件有领玉环从体量大小上看,应是戴在亡者手上的手镯。

图9 素面有领黄玉环

筒状瓦弦纹玉管(图10),高4.7厘米、内径5.6厘米、外径6.9厘米。薛国故城M2出土。墨色,圆筒状,外饰瓦弦纹。春秋战国时期,玉管作为装饰玉器较为常见。玉管长短粗细不一,但均中贯小孔,可以穿绳。有的玉管呈圆柱形,有的呈方柱形、扁方柱形;有的两头细、中间粗。

图10 筒状瓦弦纹玉管

3 春秋时期的玉器特征与文化内涵的拓展

薛国故城遗址出土的玉石器,集中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玉器特征。玉器的品类较之前期有了很大变化,玉制工具已经渐趋消失,礼器中的“六器”仍有存在(如玉璜、玉璧等),佩饰类玉器大量出现(甚至成组玉佩也大量出现);在造型上,玉器变得较为灵巧浑圆,但是与战国时期的玉器相比,仍然缺乏动势与灵气;在纹饰上,多用蟠虺纹、蟠螭纹、兽面纹等,仍大多是出自神话传说中的幻想动物,而且纹饰繁缛华丽;在雕刻技法上,多用线雕,浅浮雕也已出现,在春秋晚期开始盛行,玉器的画面变得更有立体感;随着人们对玉料质地要求的提高,开料技术同时提高,能做到厚薄均匀,玉器厚度变得更薄,有的甚至达到了0.12厘米,如前文提到的方形兽面纹玉佩饰。

春秋之前的用玉主要用来显示用玉者的威严、高贵与美感,玉器一度被神化。玉石的致密坚硬、温润光莹、稀有美丽,在春秋时期则逐渐被人格化。到了春秋晚期,孔子等倡导“君子比德于玉”,借玉的特性来比喻君子的德行。孔子主张“玉有德”,在他看来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对玉的特性大加推崇。“君子比德于玉”的结果,就是“君子必佩玉”。君子佩戴上成组的玉佩之后,若走路太慢,则其声不扬,没有相互撞击而发出的叮当美玉声;若走路太快,则撞击的叮当声会杂乱无章;作为佩玉君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路要不快不慢、把准节奏,才能使佩玉发出动听适度的美德之声,这优美的叮当之声同时代表君子已经“比德于玉”、节步而行,为人处世时时处处光明磊落。

“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玉不琢,不成器”等儒家思想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君子如玉,玉之温和、坚韧、细腻,与高尚的道德人格有很强的一致性。“温润如玉”“洁身如玉”,成为对人的一种极高赞誉;玉成为美德的代名词、君子的化身。君子佩玉,是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来要求自己,用鸣玉之声来约束人的行为,以玉自警。我国玉文化从此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显示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精髓和独有的精神内核。

猜你喜欢

故城玉佩玉器
董邦震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陈述古墨钟破奇案
苏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冰盒电池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绕骨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