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2022-08-29周德欢吴应辉

英语知识 2022年3期
关键词:埃塞埃塞俄比亚职教

周德欢 吴应辉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

1. 引言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下文简称“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共和国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邻肯尼亚。人口1.2亿,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联邦政府的工作语言为阿姆哈拉语。全国分为10个民族州和2个直辖市,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联盟总部及多个国际组织办事处的所在地,有“非洲的政治心脏”之称。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建交五十余年,两国关系稳定发展,高层互访频繁。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曾在中国留学多年,是埃塞俄比亚留华学生中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人。2017年,中埃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埃塞俄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埃关系友好升温,带动两国经贸、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埃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对语言的需求则推动了中文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

2.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发展情况

2.1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发展历程

(1)中文教育萌芽阶段:2009年以前

埃塞俄比亚的中文教育早期在民间零星开展,多为私人机构开设的中文培训班,不具规模和影响力。2005年8月,根据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政府间换文约定,“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首次选拔12名志愿者赴埃塞俄比亚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服务领域涉及中文教育、体育教育、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方面。其间,部分志愿者在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之余,义务向周围民众教授汉语,有的志愿者在科特比师范学院(Kotebe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和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开设了短期中文兴趣班,两所高校也为志愿者提供教室及上课所需的设备等(冯艾,2007)。除了在大学教授中文课外,受中国大使馆的委托,志愿者也为中埃合资公司人员以及不同国家驻埃使馆的官员及其家属义务教授中文。中国又于2006年、2009年分别派遣援埃志愿者继续开展包括中文教育在内的为期一年的多项服务工作。中国青年志愿者在高校开设中文兴趣班是埃塞俄比亚民间中文教育的一次重要突破,但中文教学主要由志愿者个人推动,力量薄弱、教学规模小,受志愿者服务期限影响,中文班开设时间都很短,志愿者任期结束回国后,中文班就不再开设,不具可持续性。

(2)中文教育发展阶段:2009-至今

2009年5月,在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的积极推动与埃塞俄比亚教育部的支持下,埃塞俄比亚第一家孔子学院——职业教育孔子学院(下文简称“职教孔院”)成立,埃塞俄比亚的中文教育开始步入常规化、可持续的发展阶段。2013年12月29日,埃塞俄比亚第二所孔子学院——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下文简称“亚大孔院”)揭牌成立。两所孔院已成为推动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也是埃塞俄比亚民众学习中文的主要渠道,孔子学院的汉语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中文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孔院通过与多所院校合作设立中文教学点和孔子课堂,逐步扩展中文教学的辐射范围,增强中文在埃塞俄比亚各地区的影响力。目前,埃塞俄比亚两所孔子学院已下设6所孔子课堂和1个汉语教学点。

2.2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现状

(1)埃塞俄比亚孔子学院(课堂)的中文教育现状

截至目前,埃塞俄比亚共有2所孔子学院,分别为职业教育孔子学院和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埃塞俄比亚职教孔院成立于2009年5月12日,既是埃塞俄比亚首家孔子学院,也是非洲唯一一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埃塞联邦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院共同承办。中外承办院校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职教孔院从成立伊始就以“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为办学特色。截至2021年2月,埃塞职教孔院共有8位中方汉语教师,1名本土汉语志愿者教师,下设四个孔子课堂,详见表1。

表1 职教孔院在埃塞各校下设的孔子课堂和中文教学点

续表

埃塞职教孔院对“中文+职业技术”培训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课程方面(详情见表2),职教孔院的中文教师承担职教学院的公共中文必修课以及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职教孔院还面向职教学院师生、孔院学员、社会各界人士等不同群体开设了“中文+职业技术”系列短期培训课程。在立足中文教学的同时,为学员们提供技术服务。除了“中文+技术”课程,埃塞职教孔院还开设4个等级的商务中文课,每个等级分别对应HSK1级到4级,使用的教材为《HSK标准教程》,商务中文课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表2 埃塞职教孔院开设的中文课程⑦信息来自埃塞职教孔院微信公众号新闻。

受疫情影响,孔子学院(课堂)及其中文教学点通过使用YouTube、Telegram、Facebook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中文教学。2021年7月,埃塞职教孔院开始录制“中文+机器人”系列课程,上传到孔院YouTube频道,保持定期更新。之后,职教孔院又陆续录制了“汉语+汽车”“中文+机械”“中文+计算机”“中文+智能控制”等系列“中文+职业技术”课程,向社会各界开放。学员观看视频后可以在留言区提问,老师留言进行答疑。除“中文+职业技术课程”外,埃塞职教孔院的本土汉语教师志愿者还录制了首个“阿姆哈拉语-中文”双语系列中文课程。

师资方面,职教孔院在汉语教师岗位的基础上增设专业技术教师一职,由理工科专业背景出身且掌握专业技术的中方教师担任,通过“中文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的师资模式,满足埃方合作院校多层次的中文教育需求。专业技术教师除了和中文教师一起承担埃塞职教学院的中文必修课教学外,还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在职教学院教授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比如“汽车专业汉语”选修课、“汽车与发电机测试实验”专业必修课就由孔院专业技术教师教授。

在教学方式上,埃塞职教孔院开始尝试“中文教师+技术教师”共同授课模式,由技术教师先行给中文教师讲解“中文+职业技术”课程的技术部分,中文教师理解后再准备中文部分的教学,两类教师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相辅相成。

教学设施方面,职教孔院结合职业技术培训的需求于2018年建立了“电子自动化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室,埃塞职教孔院开设了“中文+应用技术”系列课程,为培养具有汉语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提供硬件支持。

教学资源方面,埃塞职教孔院发挥平台优势,组织中埃双方职业技术专家合作编撰专业教材。如2012年,职教孔院组织中埃专家编写《中英埃专业技术词典·电子电气分册》,将约2000个常用电子电气中文技术词汇翻译成英文以及阿姆哈拉语。2019年,职教孔院专家编写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工程类技术英文书籍,在埃塞俄比亚出版印刷,得到埃塞教育部职教司和合作校方的高度肯定。埃塞职教孔院储存有近万册图书,大多来源孔子学院总部、驻埃大使馆、非盟使团文化组以及民间机构和个人捐赠。图书涉及语言教学、文化地理等多个领域。职教孔院设有即时阅览室,师生可登记外借相关书籍。

阿瓦萨大学孔子课堂、马克雷大学孔子课堂和阿斯大学孔子课堂,除了协助合作高校开设了学历中文课程外,还面向社会各界开设了中文周末证书班、短期培训班及中文兴趣课,详见表3。阿瓦萨大学孔子课堂与JPTE纺织厂合作,开设“中文+纺织技术”培训班,孔子课堂的教师负责中文培训,中方技术人员则对学员进行纺织技术培训。阿瓦萨大学孔子课堂开设的周末证书班,分四级,授课周数14周,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结业考试,将会得到孔子课堂颁发的结业证书。马克雷大学面向校内学生开设中文证书班。阿斯大学孔子课堂分别在阿塞拉镇BOYKA武术中心、A.D.M学校开设了中文证书班课程。三所孔子课堂的中文证书班和兴趣班使用教材均为《体验汉语》。巴哈达尔大学孔子课堂目前只开设了中文证书班和兴趣课,使用教材为《HSK标准教程》(张喜芹,2017)。

表3 埃塞职教孔院下设孔子课堂中文课程开设情况①信息整理自埃塞职教孔院微信公众号新闻。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下文简称“亚大孔院”)前身为职教孔院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校内设立的孔子课堂,后升级为孔子学院,于2014年12月29日正式揭牌,国内合作院校也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方合作院校为埃塞俄比亚最高学府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是埃塞俄比亚规模最大的高校,在埃塞俄比亚具有较大影响力。亚大孔院教学点设立情况详见表4:

表4 亚大孔院(孔子课堂)中文教学点设立情况

亚大孔院与亚大合作开设了中文专业,此外,还开设非学历的商务中文课程以及暑期汉语培训班,非学历的中文课程以《HSK标准教程》为教材(张喜芹,2017)。亚大孔院充分发挥地处首都的优势,通过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定点机构建立联系,合作开设各类中文培训班,持续扩大中文教育在当地的影响力。面向埃塞俄比亚政府机构,亚大孔院开设“埃塞外交官中文初级培训班”“十九部委官员中文培训班”“非盟官员中文培训班”“埃革阵政党议员中文培训班”等短期中文培训班。面向社会企业、定点机构,亚大孔院开设了多个专门用途短期中文培训班,比如亚大孔院与当地酒店合作开设酒店员工汉语培训班、与中兴通讯埃塞分公司合作开设汉语培训班以及针对埃塞航空公司、亚的斯宝利国际机场、机场海关、安全、移民等部门人员开设领事中文短期培训班等。亚大孔院结合参训方实际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并编写相关教材,比如亚大孔院为培训机场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分别编写了《日常汉语入门——机场篇》《汉语基础会话100句》等短期培训教材(张喜芹,2017)。政府部门的官员学习中文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提升中文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民众学习中文。亚大孔院与各企业单位的合作则加深了埃塞社会对孔院的了解,增加民众对中文的好感。

亚大孔院下设的金马大学孔子课堂、卧龙大学中文教学点开设的中文课程为兴趣课、证书课。ODA孔子课堂开设了中文选修课、必修课和兴趣课。金马大学开设了HSK证书班(高娜,2020:26),使用教材为《HSK标准教程》。

表5 亚大孔院(孔子课堂)及中文教学点中文课程开设情况

除了开展中文教学外,埃塞俄比亚的两所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还积极组织学员参加中文水平考试、设立奖学金等,鼓励学员提升中文水平。在文化活动方面,孔院开展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如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成立国学社团、进行文化展演、组织学员参加夏令营等,加强学员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同时,孔院积极联系埃塞各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包括岗位实习、企业专项奖学金、人才招聘在内的合作关系,开拓孔院中文学习者的就业途径。

(2)埃塞俄比亚高校中文教育现状

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职教学院”)是中国政府对外援建迄今最大的教育项目,于2008年开始投入使用,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学。学院采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职教学院的学生多数为埃塞各职业中学、专科学校选来进修的教师,由中国援埃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工作。2011年,职教学院升级为埃塞俄比亚教育部直属的本科院校,成为埃塞俄比亚唯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2021年3月,职教学院又由埃塞俄比亚科学和高等教育部升级为埃塞俄比亚技术大学。目前,该校有15个本科专业,7个研究生专业。

在职教学院,中文是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必修课,由职教孔院的教师负责教学,中文课每周3节课,一节课2课时,40分钟为一课时(张喜芹,2017)。期中、期末各有一次考试。中文课使用的教材为《体验汉语》。学满一年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选择报考HSK汉语水平考试一级或二级,成绩优异者可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到中国留学。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中,教师采用阿姆哈拉语-汉语或英语-汉语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汉语。疫情后,职教学院建设了在线教育平台,埃塞职教孔院的教师也在平台上开启“中文+技术”线上课程。

阿斯大学在孔子课堂的协助下,分别在商学院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中文+旅游管理”“中文+市场营销”必修课程,着力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中文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埃塞俄比亚共有三所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分别是亚的斯亚贝巴大学、马克雷大学和阿瓦萨大学,其中,阿瓦萨大学开设的是中文师范本科专业。每年各所学校组织中文专业负责人对大学新生进行宣讲招生,学生自行报名,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大多为汉语零基础水平,详见下表6。

表6 埃塞俄比亚高校中文本科专业建设情况

2019年之前,三所大学的中文专业学制均为3年,自2019年9月开始,埃塞俄比亚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学制改为四年,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先自行选修课程,大二才确定主攻专业并学习专业课程。中文专业也随着学制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其余课程设置改动不大。三所学校的中文专业统一使用亚大孔院制定的课程大纲,开设的课程一致(高娜,2020)。中文专业的课程包括语言知识类课程和中文技能类课程。两类课程根据年级不同,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中文技能课包括语音课、语法课、汉字课、阅读课、写作课、翻译课,第三学年还开设文化课和商务汉语课。除完成课程外,中文专业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到中资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并且须完成本专业相关内容的毕业论文,字数5000字左右,通过答辩后方可毕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中文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7:

表7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中文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三所学校中文专业的综合课教材均为《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版),共有四册,供本科专业的学生学习;语言技能课没有固定教材,由教师自行决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中文专业的翻译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理论与实践》。阿瓦萨大学专业二年级听力课教材为《新实用汉语练习册》。三所学校的中文教材都十分有限,学生只能使用教材的复印本。

2017年,亚大孔院和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图书馆合作共建了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中文图书角,图书角位于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肯尼迪图书馆,有中文图书1046册,音像材料612张,涵盖中文教材、教辅、HSK国际汉语水平考试、文化读物、经典名著等多个类别,为亚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课外资源。

(3)埃塞俄比亚中小学阶段中文教育现状

奥罗莫发展协会特别寄宿学校是一所私立中学,学制四年,自2015年9月起就与亚大孔院开展合作,设立孔子课堂,成为埃塞俄比亚唯一一所开设中文课程的高中。该校9到12年级都开设了中文课程,中文是9至10年级的必修学分课程,10至12年级的选修课(高娜,2020)。使用的教材是《体验汉语》(高中版)。ODA孔子课堂还面向该校教师开设了中文兴趣培训班。

3.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影响因素

3.1 中埃多领域互动催生中文学习需求

近年来,中埃两国关系持续升温,政治互信日益加深。2017年,中埃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9月,中埃政府签订“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埃政治友好带动中埃各领域良好互动,成果丰硕。经贸上,中国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中资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承建了多项大型基建项目,包括埃塞俄比亚第一家工业园、第一条收费高速公路、城市轻轨、电站等,这些项目切实惠及埃塞俄比亚民众生活,推动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埃塞俄比亚近年来持续出台鼓励性投资政策,加上埃塞俄比亚具有巨大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中资企业陆续入驻埃塞俄比亚,两国经贸往来的提质升级为埃塞俄比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中资企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中文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断激发埃塞俄比亚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情。两国人文交流也持续加强,赴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截至2018年,埃塞俄比亚已有5532名学生来华留学,这些来华留学生将成为埃塞俄比亚各领域中文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埃塞俄比亚学子学习中文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3.2 埃塞俄比亚外语教育政策制约中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播

埃塞俄比亚基础教育阶段的语言科目有各民族母语、阿姆哈拉语和英语。埃塞俄比亚政府重视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的价值,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大纲规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从7年级开始,英语逐渐作为教学语言使用和学习。为了继续加强英语在中学的教学力度,教育部对于在中学阶段引进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外语科目的规定趋于保守,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框架尚未引进英语之外的外语科目,不利于中文在埃塞俄比亚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对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也造成影响。

3.3 埃塞俄比亚政治局势动荡为中文教育带来风险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局势有所恶化,政府多次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2015年亚的斯亚贝巴孔子学院外拉格大学孔子课堂因政局不稳暂停开设,中文教师全部撤回(柴婧姣,2017),之后该孔子课堂不再设立。2019年12月,埃塞多个城市发生冲突,巴哈达尔孔子课堂的中文教学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止。2020年11月,埃塞政府与“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的矛盾升级为军事对抗,埃塞俄比亚处于内战边缘。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也给中文教育在埃塞俄比亚的发展带来风险。

4.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4.1 师资问题

目前,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工作主要由中方公派教师及志愿者承担,由于任期限制,中方中文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此外,中方教师在教学上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埃方院校的实际需求。以职教学院为例,该校学生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毕业后主要进入中资企业工作。职教孔院的中文教师多为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专业等文科专业背景,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志愿者的比例很少,中文教师在职业技术类汉语课程的教学中,因专业背景知识受限,难以满足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与汉语水平双向提高的需求。尽管职教孔院开始招募技术教师,实行“中文教师+技术教师”的双师授课模式,尝试弥补中文师资职业技术能力薄弱的短板,但该模式仍处在尝试阶段,语言教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兼容度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方教师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建设埃塞俄比亚本土中文师资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埃塞俄比亚仅有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埃塞俄比亚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埃塞俄比亚三所大学已经开设了中文本科专业,但由于中文尚未被纳入埃塞俄比亚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文专业毕业生难以在中小学从事中文教学工作。学生要想成为高校中文教师或孔院专职中文教师,也需取得硕士学历,而当前埃塞俄比亚的几所高校只开设了本科中文专业,尚未设立硕士中文专业,能满足该条件的学生十分稀少。加之中文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在中资企业工作相比,不占优势,即使满足学历要求,学生也倾向于在中资企业工作。因此,埃塞俄比亚本土中文师资建设情况仍十分严峻。如何突破中方教师的专业局限性以及提升本土教师数量已成为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4.2 中文教学资源匮乏

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还存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当前,埃塞俄比亚的孔子学院(课堂)及高校的中文教学都使用中国出版的教材,缺乏本土中文教材。虽然孔院为部分专门用途中文证书班编写了短期培训教材,但由于证书班教学周期短,时间不固定,尚未形成长期的培训机制,因此,教材的利用率和适用性都较为有限。同时埃塞俄比亚中文学历课程的教材多适用于综合课。缺少与中文技能课相适应的教材,教师只能自行搜集素材进行教学,不利于中文教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也对下一任中文教师的教学衔接带来一定影响。

学生除了使用复印教材之外,能接触到的中文教学资源十分有限甚至完全没有。尽管有的学校开设了中文图书角,但书籍均为孔院或驻埃使馆捐赠,数量有限。相关学校书籍的借阅限制、书籍上架速度慢、种类不多等因素都限制了中文教学资源的流通和使用。埃塞职教孔院录制的系列网络中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纸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埃塞俄比亚网络条件差,也制约了网络课程的效用。

4.3 孔院与企业、机构间的合作有待深化

虽然两所孔院与埃塞俄比亚政府、社会各机构合作开设了多种形式的汉语培训班,但多为短期培训,开设几期之后便停止,没有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埃塞俄比亚的孔院与当地中资企业的合作互动也存在合作形式单一、互动力度不足的问题。孔院及企业人员的互动主要有相互组织参观访问、开展讲座、推荐学员进行短期实习、设立企业奖学金、开设中文培训班等,其中对学员就业最为有利的实习合作,开展次数不多,参观访问、讲座等形式的互动,对学员而言,效用有限,没有真正解决学员就业的难题。孔院与企业仍需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开拓多种渠道,增加学员就业的机会。

5. 结语

埃塞俄比亚的中文教育起步较晚,还处在发展阶段。孔子学院(课堂)及教学点为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的主要力量,以中方教师为中文教学的实施主体。目前埃塞俄比亚已建立两所孔院、六所孔子课堂、一个中文教学点。孔院开设的系列学历和非学历课程推动了中文教育在该国的发展,除ODA孔子课堂在中学开设了中文必修课外,中文学历课程均只在高等教育阶段推进。同时,埃塞俄比亚中文教育本土师资极度稀缺、本土教材匮乏、中文尚未列入埃塞俄比亚基础教育课程大纲,总体来看,埃塞俄比亚的中文教育本土化程度较低。

猜你喜欢

埃塞埃塞俄比亚职教
熊猫背包,行走海外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环球图说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融入”的拍摄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埃塞人911庆祝新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埃塞俄比亚:纺织企业投资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