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公英瓜络汤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观察

2022-08-25马家礼许桐林

光明中医 2022年15期
关键词:乳腺炎淤积哺乳期

殷 飞 倪 毅 刘 伟 刘 蕾 马家礼 许桐林

哺乳期乳腺炎是终止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乳汁淤积是导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基础[1]。因此对乳汁淤积的正确治疗是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率和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的重要措施。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在门诊诊疗中运用科内协定处方蒲公英瓜络汤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评估蒲公英瓜络汤治疗乳汁淤积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1日—2020年3月1日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患者120例。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排序,每个序号通过随机数生成器赋予一个随机数;按随机数大小顺序进行编秩;根据秩次顺序分为3组(A组:蒲公英瓜络汤+手法排乳组、B组:手法排乳组、C组:头孢拉定胶囊+手法排乳组)。本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被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道德委员会批准,患者在参加之前均签署临床诊疗知情同意书。同时治疗方法对患者单盲。

1.2 纳入标准①女性,初产妇,18岁≤年龄<35岁,处于正常哺乳期,均予以母乳喂养。②乳房局部有肿块,可伴有疼痛,且皮温、皮色正常;排乳不畅。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④首次发病,既往未接受过乳腺炎相关治疗[1,2]。

1.3 排除标准①伴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体温>37.5 ℃;②乳房肿块变软或溃破;③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

1.4 方法蒲公英瓜络汤:蒲公英10 g,青皮5 g,丝瓜络10 g,王不留行10 g,漏芦10 g。 每天1剂,水煎至400 ml,每次200 ml,分早晚顿服。手法排乳:轻揪乳头数次,后从四周向乳头方向轻柔按摩,次数不限。头孢拉定:头孢拉定胶囊0.5 g,每6 h,口服1次[1]。所有患者均提取乳汁送细菌培养+药敏。3 d为一个疗程,如病情进展则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判定为无效),共治疗2个疗程(6 d)。A、B组患者治疗期间正常母乳喂养率,若治疗无效加用抗生素治疗则停止母乳喂养,C组患者抗生素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

1.5 观察指标乳房疼痛评分采用 VAS 评分法。肿块大小(超声测量最长径)评分:无肿块,0分;肿块最长径≤3 cm,2分;3 cm<肿块最长径≤6 cm,4分;肿块最长径> 6 cm,6分[3]。排乳通畅程度评分。乳汁排泄正常,0分;乳汁排泄欠通畅,2分;乳汁排泄不通畅,4分;乳汁不能排出或点滴而下,6分[3]。血常规、C-反应蛋白、体温。所有患者治愈1个月后随访母乳喂养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拟定。治愈: 排乳正常,肿块消散,血常规、C-反应蛋白、体温均正常;好转: 排乳基本通畅,肿块缩小或肿块未进展,血常规、C-反应蛋白、体温均正常;无效: 肿块进展(增大或化脓或皮肤出现红赤),或血常规、C-反应蛋白、体温有一项异常。有效=治愈+好转。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6年2月1日—2020年3月1日共入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患者120例,在随访过程中失访或脱落4例,其中A组1例,B组2例,C组1例。3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症状积分3组患者治疗前排乳通畅程度、肿块大小、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蒲公英瓜络汤治疗后排乳通畅程度、肿块大小、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见表1。

表1 3组哺乳期乳汁淤积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2.2 疗效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说明蒲公英瓜络汤提高了临床治愈率。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说明蒲公英瓜络汤与头孢拉定相比,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B、C 2组治愈率比较,P=0.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提示加用蒲公英瓜络汤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A、C 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蒲公英瓜络汤与头孢拉定相比未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B、C 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哺乳期乳汁淤积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 治愈后继续母乳喂养率3组患者治愈1个月后随访发现,A组治愈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母乳喂养率达89.74%。见表3。

表3 3组哺乳期乳汁淤积患者继续母乳喂养率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物过敏反应及药物性肝损害及皮疹瘙痒等不适。

3 讨论

哺乳期乳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乳痈”范畴,治疗上一般分为“气滞热壅证”“热毒炽盛证”“余毒未清证”3证进行辨证论治,强调郁滞者以通为主,成脓肿者以排脓为要[5]。另一方面哺乳期乳腺炎分为乳汁淤积型、非感染型和感染型乳腺炎3种类型[2]。乳汁淤积型乳腺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能完全归属于乳痈“气滞热壅证”,其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不伴有恶寒发热、周身疼痛、口干便秘等全身症状[2,5]。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乳腺炎初期发病主要原因,乳汁滞久化热,热盛肉腐而成痈,但不是真正的细菌感染性炎症,只是后续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对于此种特殊“炎症”,临床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且易在局部形成僵块,致使病情反复发作[6]。

乳汁淤积型乳腺炎目前临床治疗上尚无统一的标准,局部理疗促进乳汁排空是主要治疗手段。喻培等[7]使用中药外敷联合按摩达到促排乳消肿止痛的效果;黄冬梅等[8]运用理气疏通汤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可疏通乳管,减轻乳汁淤积;高海凤等[9]发现导管探查术可提高乳汁淤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唐丽珍[10]研究发现按摩乳房能够预防剖宫产术后乳汁淤积,提高母乳喂养率。因此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在临床诊疗中以疏通乳管、排出淤积为主要治疗要点。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在乳汁淤积型乳腺炎临床诊疗中以局部辨证为主,强调乳络不畅是其根本原因,治疗过程强调通气下乳,治疗重点在于行气通乳散结。组方原理取类于“五神汤”,五神汤方中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利水湿,牛膝引湿下行。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蒲公英瓜络汤中蒲公英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泄降滞气,泄气下乳;青皮能疏肝理气,助乳汁泌出,气行则乳行;漏芦能够散结通乳;丝瓜络擅通乳络,能够通乳络利乳汁排出;王不留行走血分,能行血脉通乳汁[11]。诸药合用达到行气通乳络排乳汁,解毒散结消肿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抗炎抑菌[12],漏芦、丝瓜络、王不留行具有抗炎镇痛作用[13-15]。

本研究通过中药内服可以改善乳管不畅,促进乳汁排除,有利促进乳房局部炎症消退,肿块消散,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猜你喜欢

乳腺炎淤积哺乳期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水库坝前淤积高程确定的探讨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