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颌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2-08-25闫永王永慧韩华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上颌鼻咽畸形

闫永,王永慧,韩华伟

(项城市中医院 口腔科,河南 周口 4662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9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26 例;年龄18~39 岁,平均(29.12±3.85)岁;体质量指数19.4~26.8 kg/m2,平均(22.47±1.42)kg/m2;病因:先天遗传19 例,口腔疾病16 例,不良习惯12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2 例;年龄20~39 岁,平均(29.64±4.13)岁;体质量指数19.5~27.3 kg/m2,平均(22.75±1.53)kg/m2;病因:先天遗传14 例,口腔疾病17 例,不良习惯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例标准

1.3 方法

1.3.1 矫治前 患者均接受X 线片口腔颌面检测,观察组错畸形情况,选择上颌牵引及扩缩仪器。

1.3.2 对照组 予以单独前方牵引矫治;采用上颌可调式前方牵引器(杭州新亚公司,型号:可9011-002),以颏部及额部为支抗,参考平面以平面为准,向下牵引与其呈20°,单侧牵引力:300~500 g,时间:12 h/d;解除牙反,覆盖2~4 mm 停止牵引。

1.3.3 观察组 上颌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观察组采用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矫治;采用扩弓矫治器(德国登特伦公司,型号:602-800-10)扩大牙弓,加力2 次/d,旋转90°,根据上颌矫治情况确定矫治天数,待后牙反解除停止扩缩矫治。前方牵引操作均同对照组。两组矫治时间均为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录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42/47)]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3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47,n(%)]

2.2 两组患者硬组织指标比较

矫治前两组SNA、ANB、SN-PP、FH-M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两组SNA、ANB、FH-MP 显著增大,SN-PP减小,且观察组SNA、ANB、FH-MP 大于对照组,SN-PP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头影检测指标比较(n=47,,°)

表2 两组患者头影检测指标比较(n=47,,°)

注:†与同组矫治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上颌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软腭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两组软腭长度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咽直径矫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两组鼻咽直径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上颌变化情况比较(n=47,,mm)

表3 两组患者上颌变化情况比较(n=47,,mm)

注:†与同组矫治前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比较

矫治前两组咀嚼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咀嚼效能较矫治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咀嚼效能比较(n=47,,%)

表4 两组咀嚼效能比较(n=47,,%)

3 讨论

随着矫治科技水平迅速发展,临床常用的扩弓矫治方法愈加丰富,上颌快速扩缩是常用扩弓方式,能改善上颌发育不足、协调牙列关系、重新构建组织关系,改善周围组织功能,利于患者通气不畅、咀嚼功能障碍,但矫治过程中是否应用上颌快速扩缩尚存在争议[7-8]。部分学者认为上颌快速扩缩能激活上颌骨与周围组织骨缝,增加牙弓宽度,为牙列提供间隙,提高牵引效果,缩短矫治时间[9]。本研究采用不同矫治方式予以分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矫治后两组硬组织指标SNA、ANB、FHMP、SN-PP 均较矫治前改善(P<0.05),提示两组经过矫治后上颌骨畸形生长明显得到改善,而观察组SNA、ANB、FH-MP、SN-PP 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上颌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前方牵引矫治,能进一步纠正上颌骨生长状态,逆时针旋转上颌骨腭平面,纠正下颌切牙舌向倾斜,其原因可能在于上颌快速扩缩能有效控制上颌牙弓宽度,确保患者咬合关系处于正常状态,还能激活骨缝,增加矫治稳定性。

本研究显示,矫治后两组软腭长度较矫治前减小,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矫治后两组鼻咽直径较矫治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可见上颌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在改善上气道方面有显著优势。本研究显示,矫治后观察组咀嚼效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联合矫治在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猜你喜欢

上颌鼻咽畸形
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单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关系的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基于CBCT的昆明地区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初步诊断
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