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花泌炎灵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

2022-08-24袁金成张世睿邱建宏赵新鸿毕玉旺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灵片银花尿流率

袁金成 张世睿 邱建宏 赵新鸿 毕玉旺

1.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泌尿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82;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信息科,河北石家庄 050082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膀胱黏膜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改变,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膀胱内移行上皮增生及化生[1-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持续或反复的低强度刺激在CG 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膀胱感染、留置导尿管、结石、梗阻等慢性刺激有关[3-5]。CG 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其是否会进展为恶性肿瘤尚无定论,而且治疗方式也无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CG 临床效果确切[6-7],由于CG 进展为膀胱腺癌的发生率较低,应采取何种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8]。从中医观点来看,CG 属于“淋症”范畴,其原因为湿热下注或瘀热蓄于膀胱,中医建议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9-10]。本研究纳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单纯行经尿道等离子电汽化切除术及术后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CG 的患者,分析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我院单纯行经尿道等离子电汽化切除术及术后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的男性CG 患者82 例。纳入标准:①反复出现下腹或会阴区疼痛、尿频、尿急、血尿等,保守治疗无效;②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及红细胞升高,超声检查提示膀胱内黏膜增厚或可见占位性病变;③术后病理诊断均为CG。排除标准:①泌尿系统感染严重;②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不全;③精神异常;④合并膀胱功能障碍、尿道狭窄;⑤合并前列腺恶性肿瘤;⑥膀胱颈梗阻、膀胱结石等原因引起的CG;⑥静脉肾盂造影发现上尿路病变。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年龄47~77 岁,平均(63.7±7.8)岁;前列腺增生病程2.5~15.5 年,平均(4.8±2.0)年;CG 病程6~54 个月,平均(20±6)个月。观察组年龄45~79 岁,平均(64.5±8.4)岁;前列腺增生病程2.0~14.0 年,平均(5.1±1.9)年;CG 病程4~50 个月,平均(19±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经尿道等离子电汽化切除术治疗,采用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电切镜为司迈(26Fr),电极功率为100 W,电凝功率为60 W。术中以生理盐水充盈膀胱,以电切环将膀胱内病变黏膜及肉眼可见距离病变周围1 cm 内的膀胱黏膜予以切除,深至浅肌层。同时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常规留置尿管3 d。切除标本送病理。术后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0.2 g/次,2 次/d,静脉滴注抗炎治疗2 d 后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 mg/次,2 次/d,口服2 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为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30 mg,1 次/周,共8 周;后1 次/月,共10 个月,一共治疗12 个月。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集团)0.2 mg/次,1 次/d,连服6 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银花泌炎灵片(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 g/次,4 次/d,连服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尿动力学指标:检查前1 h 饮水500 ml,患者出现膀胱胀、尿急时,采用Nidoc-970A 超豪华型尿动力学分析仪(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患者取截石位仰卧于检查床上,利多卡因凝胶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检测残余尿量。②血清炎症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Varioskan LUX 多功能酶标仪,赛默飞世尔公司)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6 个月行膀胱镜复查,根据情况行膀胱黏膜活检。参考文献[11]制定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尿频、尿急、排尿不适等症状消失,尿常规阴性,膀胱镜检查膀胱黏膜未见异常;②缓解:尿频、尿急、排尿不适等症状发作频率及程度均减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尿常规阴性,膀胱镜检查膀胱内基本正常,或仅有部分黏膜轻度异常,其程度及范围较术前明显缩小;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仅轻度缓解,仍影响正常生活,尿常规阳性,膀胱镜检查黏膜仍残留病变或新发,取病理活检确诊为CG。有效率=(治愈+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6 个月的治疗,无脱落。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IL-8、IL-17、TNF-α 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IL-8、IL-17、TNF-α 含量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含量比较(n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含量比较(ng/L,±s)

注 IL-8:白细胞介素-8;IL-17:白细胞介素-17;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3 讨论

CG 是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的一种增殖性改变,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多因反复尿痛、血尿、尿频等排尿不适就诊,单纯行泌尿系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易反复发作。CG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是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疾病,依次经历:移行细胞增生—Brunn’s 巢—囊性膀胱炎—CG[12]。中医学中CG 的主要表现符合“淋症”的定义,其主要特征为小便频数短涩,欲出未尽、滴沥刺痛、痛引腰腹或小腹拘急,如《素问·本病论》中提到“湿令不去……失溺小便数”,指出湿热在淋症中的重要地位。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淋》提出“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因此中医将CG 归属“淋证”“膀胱湿热”范畴[13-14]。

CG 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在男性中其解剖位置与前列腺临近,前列腺增生是引起CG 的常见原因[15]。陈跃东等[3]研究发现,非可控性炎症在CG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非可控炎症是指在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下,如持续或低强度的刺激、靶组织处于长期或过度反应时,炎症无法从抗感染、组织损伤的模式下转为平衡稳定状态,导致炎症持续进行,即非可控性炎症。而如果炎症因素如感染或组织损伤消失后,炎症反应即刻终结,成为可控性炎症。西医通常认为CG 的发生与下尿路梗阻、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等导致长期慢性炎性刺激有关,因此治疗上述病因是治疗CG 的基础。而去病灶治疗主要为膀胱内病损切除,包括等离子电汽化切除、激光切除等。有研究认为CG 为癌前病变,与膀胱癌有关,行膀胱病损黏膜电切后应按照膀胱癌标准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于复发有一定的作用[16-17]。但亦有研究表明,膀胱灌注对于CG 的复发及进展无明显意义[18-19]。

CG 的中医治疗主要以清热利湿为主。银花泌炎灵片为治疗下焦湿热等泌尿系感染的常用中成药物[20-22],其组方由金银花、半枝莲、扁蓄、瞿麦、石韦、川木通、车前子、淡竹叶、桑寄生、灯心草等药物经现代制药加工而成。方中主要成分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并且能修复感染灶,减少纤维性变化[2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IL-8、IL-17、TNF-α 含量低于对照组。提示银花泌炎灵片能减轻等离子电汽化切除以及膀胱灌注后创面的炎症刺激,利于创面的恢复。银花泌炎灵片的其他成分如半枝莲可化瘀止痛;车前子能够清热、通淋、利尿;扁蓄、瞿麦、石韦清热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花泌炎灵片具有抗炎、抑菌、利尿等作用[24],对多种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包括对白细胞计数、IL-10、IL-1β 和TNF-α 均有明显降低作用[25-27]。

综上所述,银花泌炎灵片对CG 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猜你喜欢

灵片银花尿流率
浪漫之都
“玩”和“王”的争吵
森和众
六味五灵片防治肝损伤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六味五灵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
我和找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降脂灵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