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城市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及形成机制
——以扬州为例

2022-08-23王晨红张爱平

江苏商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景区居民空间

王晨红,张爱平,张 伊

(扬州大学 旅游烹饪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一、引言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将休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提高国民休闲质量、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休闲需求日益旺盛,休闲活动日益普遍化和多元化①,休闲在提升个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上发挥重要作用②。女性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体,参与休闲活动有利于促进女性身心健康、维系家庭和谐、缓解生活压力③。

扬州是一座旅游主导型城市,空间容量小。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种旅游活动伴随着旅游资源与设施的开发利用,吸引大量旅游者、经营者涌入旅游城市④。据2019年扬州市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扬州全年接待游客7747.07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7.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10.2亿元,同比增长10%、4.2%和10.1%。旅游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的同时,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外来性的消费行为,旅游必然对本地居民休闲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旺季旅游主导型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的选择行为产生影响。但已有休闲行为研究往往忽略这一旅游发展背景。鉴于此,本文依据休闲行为的决策过程,结合问卷调查和扎根理论等方法全方位地研究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尝试构建旅游城市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形成机制,以期促进女性居民休闲质量的提升。

二、文献综述

(一)休闲与旅游

研究旅游城市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首先需要辨析休闲与旅游的异同。我国学者张广瑞和宋瑞提出: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偏好活动并且获得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⑤。王雅林根据活动性质将休闲行为划分成消遣娱乐、怡情养身、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社会活动和教育发展共6大类别⑥。旅游是外出游览,强调的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⑦。休闲与旅游相互联系,两者都以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为前提,以玩的方式获得身心放松;从概念范围分析,旅游是休闲的一种特殊形式⑧。本文从主体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居民的休闲行为和游客的旅游行为。

(二)女性休闲行为研究进展

Henderson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女性休闲与自我、家庭、社会、文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女性休闲研究的开端⑨。目前与女性休闲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一是女性休闲功能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参与休闲活动有利于促进女性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个人认同③。二是女性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休闲时空特征⑩、休闲满意度⑪和休闲幸福感⑪等方面。入户发放问卷和活动日志是获取研究数据的主要方式,差异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是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三是女性休闲差异研究。Hochschild首次提出“休闲差距”的概念⑫,Henderson进一步研究发现休闲差距普遍存在,不仅两性存在休闲差距而且不同年龄段、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的女性群体内部也存在休闲差距,这种差距具体表现在休闲时间、休闲质量、休闲态度等方面⑬。四是女性休闲限制因素研究。Crawford等人创新性地提出包括内在限制、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的休闲限制模型⑭。张琴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出社会文化限制并且用于上海女性白领休闲限制的实证分析,得出社会文化限制与其他维度的休闲限制同等重要的结论⑮。

虽然国内外学者不断完善女性休闲行为研究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基于旅游背景探讨发展旅游对本地居民休闲行为的影响研究仍然较少。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有限的容器,由于旅游发展带来的人口、功能、文化的挤入,必然造成旅游目的地原有居民、功能、文化的挤出④。本研究以挤出效应作为理论支撑,探讨发展旅游对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影响⑯。

三、研究过程

本文综合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数据。首先围绕研究主题,采用半结构访谈初步了解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及其对扬州旅游发展的认知,单个访谈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次实地调查于2019年10—12月在扬州市区进行,调查地点选择在瘦西湖景区、万达商圈、扬州大学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为82.8%。调查研究中首先询问受访者是否为本地居民,剔除游客样本。

(一)旅游城市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

1.休闲整体特征。在调研的207位女性居民中,81%将休闲视作生活必须或持可以参加的积极态度,表明女性居民对休闲的认可度高。休闲动机丰富多元,具体表现为个体层面(58.4%)>社会层面(22.7%)>家庭层面(18.9%)。就单项因素而言,“缓解身心压力”占比最高(24.1%),表明女性在扮演社会多种角色的同时遭受多重压力,渴望休闲放松。借鉴王雅林休闲活动的分类⑥,调查女性居民对休闲活动的偏好程度。结果表明:女性居民普遍偏好于消遣娱乐和旅游观光两类活动。运用相关分析,旅游观光类活动与居民居住小区的休闲空间规模或休闲设施数量正向相关(表1)。

表1 休闲行为特征(相关分析)

2.休闲时间特征。女性居民周内休闲时长普遍小于4小时,运用相关分析,年龄、婚姻、居住小区的休闲空间及设施与休闲时长正相关(表1)。除去睡眠时间,运用多重响应分析,绘制女性居民休闲时段的折线图(图1)。大致形状如A,15:00—17:00达到顶峰,6:00—8:00和23:00以后处于低谷,反映出女性居民整体休闲较为健康。进一步分析,6:00—10:00与年龄正相关;13:00—17:00与年龄负相关。究其原因:年轻女性群体没有家庭负担,在休息日普遍有睡懒觉的习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通常10点左右起床,公司职员,25岁),在养足精神后热衷参与休闲;而年长女性由于受到自身、家庭、社交等因素制约,13:00—17:00参与度明显降低。仅有17.6%的女性在19:00以后参与休闲活动,未来夜生活需要进一步丰富(晚上会与家人出来散散步,就在家附近,电器促销员,45岁)。

图1 扬州市女性居民休闲时段分布

3.休闲空间特征。由于市区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多元需求,51.2%倾向于将市区作为最佳休闲空间。在场所选择上,女性居民偏好于户外参与型场所,其中公园、旅游景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选择比例较高,这主要由城市本身的休闲场所类型决定。扬州是典型的休闲城市,城市公园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在空间布局上集中分布在居民小区,为居民休闲提供便利。旅游景区集游览观光、互动体验于一体,综合休闲价值突出,成为居民高频选择。在共享经济与低碳出行理念影响下,女性居民倾向于将公共交通和电瓶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

4.休闲满意度特征。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针对女性居民参与的休闲活动、周边的休闲氛围,使用的休闲设施以及产生的休闲花销等4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③。结果表明,女性居民整体的休闲满意度较高,休闲花销满意度最低。女性居民在休闲参与中普遍产生费用,30.9%单次消费在200元以上,产品性价比低是影响休闲消费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二)旅游城市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影响因素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三级编码的基础,通过将原始资料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正确反映资料内容⑰。采用Nvivo11软件,提取访谈文本中与休闲行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并且赋予相应概念。经过分析,共形成35个概念和21个范畴。这21个范畴分别是:个人偏好、身体素质、自我提升、交通、距离、安全、公共空间容量、景区环境、基础设施、节事活动、人流量、景区收费、满意度、心理容量、闲暇时间、家庭特征、媒体舆论、社会交往、社会压力、网络技术和天气因素(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举例

2.主轴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通过发现和建立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关系,归纳形成更高级别的类属⑰。根据范畴之间的关系归类,最终形成个人因素、闲暇时间、家庭特征、区位空间、旅游发展和社会环境共6个类属(表3)。

表3 类属与对应范畴

3.核心式编码。核心式编码基于已经发现的类属关系,通过系统分析选择核心类属⑰。结合研究主题,用休闲行为的影响因素统领其他类属。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发现旅游城市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个人因素、闲暇时间和家庭特征是内在影响因素;区位空间、旅游发展和社会环境是外在影响因素。

(三)旅游城市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影响机理

基于扎根理论归纳总结的影响因素,以扬州热点旅游区域为休闲空间,研究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形成机理。从被调查者热点旅游区域的休闲参与意愿来看,持赞成与反对的比例为7:3,表明女性居民旅游景区的参与意愿较强,基本可以实现空间互容。

1.景区拉力、内因促进或阻碍休闲动机。扬州旅游资源丰富多元,受盐商文化、园林文化和运河文化影响,建筑设施、水域景观、淮扬美食等特色旅游资源较为突出,不仅吸引外地游客游览观光也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供给。景区以环境和节事活动作为旅游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刺激女性居民产生休闲动机。在闲暇时间内,女性居民出于个人偏好、情感交流等目的,往往会将潜在动机变成现实需要。反之,同质化景区缺乏竞争力、可替代性强,会对女性休闲起阻碍作用。

2.休闲决策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休闲动机是休闲决策重要的前因变量,同时休闲决策也受区位空间、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区位空间而言,交通便利的重要性大于空间距离。在景区离家较远而交通便利的情境下,女性居民休闲决策的可能性较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景区结合时下热点开展多种体验活动,借助媒体平台增加自身的曝光度和流行度,促进休闲决策;在增加女性居民的选择权的同时反而流失部分市场,不利于景区线下休闲。除此之外,受传统文化影响,同伴阻碍也是女性居民景区休闲决策的关键因素,调查中仅8.3%倾向于独自休闲。

3.旅游发展影响女性居民的休闲满意度。人流量密集是扬州旅游旺季热点区域的典型特征。部分女性居民的休闲参与易受人流量影响,倾向于选择人流量一般或者较为清净的空间。人多首先容易引起居民心理容量的变化,形成拥挤、混乱的感知形象。孩子尚小的女性更多考虑安全因素,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抑制休闲行为。加上可利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容量缩减,增加女性居民的等待时间,降低休闲体验,影响休闲满意度。满意度的降低反过来影响休闲决策,减少旺季同类空间的选择频率,由此形成游客挤出部分女性休闲空间的结果。

图2 旅游城市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形成机理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基于旅游发展背景,运用扎根理论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旅游城市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女性普遍意识到休闲价值并愿意参与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整体消费水平和满意度较高。女性居民的休闲动机多元化,偏好于娱乐消遣和旅游观光类活动;休闲时段午间化;休闲空间距离远,以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为主。运用相关分析,年龄、婚姻、收入、受教育程度、居住小区的休闲空间和休闲设施都会对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产生影响。旅游城市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受个人因素、家庭特征、闲暇时间、区位空间、旅游发展和社会环境6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旅游发展一方面吸引旅游者、经营者涌入旅游城市,产生旅游行为;另一方面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供给。在景区空间容量一定的情境下,挤出部分女性居民的休闲空间,总体上能够实现空间互容。

(二)讨论

和已有研究对比,本文围绕休闲决策过程,全方位分析女性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探索性研究发展旅游对女性居民休闲行为的影响。这可能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由于研究区域的局限性,本次问卷的受访者存在一定的年龄偏差。未来可以通过扩大研究区域,分年龄段筛选样本,适当减少年龄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对休闲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取不够全面,未来可以扩大样本量并且进行深入访谈,以达到理论饱和。

(三)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社区以及景区3个层面提出女性居民休闲质量的提升对策。(1)政府层面:烟花三月是扬州的旅游旺季,人满为患,适当调整旅游节庆的开幕时间并且做好人员、车辆的有序疏导。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女性居民,尤其是年长女性参与休闲活动。结合女性消费偏好和本地特色,打造多维度夜间体验项目,丰富女性居民的夜间生活。(2)社区层面:目前,社区专门面向女性居民的休闲空间和休闲设施数量较少,未来可以联合社区服务中心,开辟如瑜伽、手工、文艺活动的公益休闲场馆。(3)景区层面:打造智慧景区综合管理平台并且及时发布相关客流信息,方便居民提前决策;适当降低对本地居民的收费标准,严格规范形成良好的旅游经营环境。

注释:

①蒋艳.城市居民休闲参与的幸福感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15,8(5):1-10.

②Lloyd K M,Auld C J.The role of leisure in determining quality of life:Issues of content and measurement.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2,57(1):43-71.

③郝利双.女性白领休闲行为特征——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④赵敏.旅游挤出效应下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D].云南大学,2015.

⑤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1,16(5):17-20.

⑥王雅林.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3-45.

⑦汉泽格尔,克拉普夫.普通旅游学纲要[M].1942.

⑧马惠娣.关于我们时代休闲与旅游的三点看法[J].旅游学刊,2006(10):6-7.

⑨Henderson K A.The meaning of leisure for women: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0,22(3):228-243.

⑩赵莹,柴彦威,桂晶晶.中国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前沿[J].旅游学刊,2016,31(9):30-40.

⑪王心蕊,孙九霞.城市居民休闲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7)1566-1580.

⑫Hochschild A,Machung A.The second shift[M].New York,VIKING,1989.

⑬Henderson K A,Ainsworth B E.Researching leis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women of color:Issues and emerging questions[J].Leisure Sciences,2001,23:21-34.

⑭Crawford D W,Jackson E L,Godbey G A.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J].Leisure Science,1991,13:309-320

⑮张琴,朱立新.上海女性白领休闲限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73-80.

⑯牛虎.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01):41-43.

⑰王荐.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景区居民空间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