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林业调查中的运用分析

2022-08-23陈佳斌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距离林业

陈佳斌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州 510663)

随着我国林业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航天卫星技术取得的成就,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将GPS全球定位技术应用到林业工程的调查研究中,其中包括对当地气候条件、地势地形以及资源等方面的调查,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林业工作人员根据调查研究所得出的数据,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我国林业工业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而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分析研究

1.1 GPS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作为一个标准的定位系统,GPS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中,与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GPS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使一些规模较大的测量工程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在广东省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中,在技术资料准备这一阶段,对图纸或者影像资料有着特殊要求,需要收集分辨率更高的遥感影响资料。在物资仪器工具准备中也特别明示了要准备GPS全球定位系统。由此可以看出GPS对于林业调查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被应用于军事领域角度,对于一些民生行业以及自然资源发展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GPS是在1993年所布置完成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由24颗平面轨道定位卫星所组成,其中每3个卫星组成1个轨道平面,对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能够进行实时观测,从而达到良好的数据收集效果。

1.2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GPS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空间部分、控制部分以及用户部分,空间部分指的是太空中的卫星组成;控制部分指的是对太空系统的控制;用户部分指的是GPS所应用到的客户。具体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PS以多个数量的卫星为基础,通过发射信号的方式,将所观测到的信号发送到GPS接收机中,并且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如果GPS系统统一采用原子钟系统,卫星数量代表为t1,GPS接收机的信号代表t2,那么两者之间存在的距离公式为:Δt1=t1-t,Δt2=t2-t。假如某一个信号量表示为t3,那么该信号量和GPS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为:p=c(t2-t1),其中c

图1 GPS全球定位系统工作原理图

代表的是光速,p代表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的过程中,有时获得的信号有效,同时和GPS接收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那么根据(1-2)的公式原理,要想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具体公式表示为:P=P+CΔt1,其中P代表实际观测的数量。如果是对四颗卫星进行应用的话,那么需要对原有的(1-3)公式原理进行调整,最终得出GPS卫生接收机以及钟差之间的距离,那么具体表示的公式为:

1.3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测量技术的出现,对于导航技术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GPS全球定位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在接受卫星所传送的信号时,通常会在测量站的周围安装一根接收天线,然后将室内的通讯网线和天线进行连接,从而达到良好的接收效果。启动电源后,只需要打开接收机的按钮即可,其余的操作便可通过人工智能所完成,充分体现了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在观测速度上,以往测量方式虽然也能够起到收集数据的效果,但是在测量速度上与GPS测量技术有着很大差距。传统测量技术在进行静态定位时,通常需要30 min左右,而利用GPS测量技术只需要15 min左右即可,比传统测量技术高出了1倍以上的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在覆盖面上,由于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24颗卫星所组成,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中任何一个卫星作为数据参考,不仅丰富了信息数据调查的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对全球的全面覆盖,使观测的数据更加真实准确[1]。

2 林业调查工作中应用GPS定位系统的注意事项

林业调查工作从其自身的调查内容来看,具有非常丰富的广泛性,其中包括对森林面积的测量,对山川山脉走向的测量和对森林树种选择的测量等。这些林业调查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通过对GPS定位系统的有效应用,使林业调查工作能够不断朝着精细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需要注意对各种仪器的加强管理,防止因为仪器的损坏,使林业测量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或者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存在误差,以改无法作出正确的解决措施。首先在应用GPS定位系统之前,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在开启GPS接收机时,如果上面的数值显示为出厂数值,那么说明该GPS接收机的运行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如果显示的不是出厂数值,那么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调整,防止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测量位置的偏差大于10 m,说明该接收机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更换[2]。

其次当GPS测量定位系统运行后,画面系统中的屏幕就会显示此时的卫星状态页面,说明整个卫星系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继续使用功能菜单中的罗盘导航页面,待数据信息足够稳定后再打开数据接收信号,保证整个数据读取的过程中能够平稳运行。另外在接受卫星信号的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要想使接受的信号更加具有准确性,需要等卫星信号达到准确地点后再进行数据读取,从而实现对卫星数据的准确应用,这对林业调查工作也有着诸多的好处。

最后需要注意下周围的环境,尽量避免接收地区周围存在大量的障碍物以及高压电线,因为周围障碍物如果较多的话,会直接影响着卫星信号传输的效率,导致林业调查工作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误差性会持续扩大。因此需要把控和周围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15 m以上的距离即可。另外林业调查工作在应用GPS定位系统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主要用来防止数据丢失现象的发生。如果发生数据丢失的现象,需要对航点进行重新规划,然后在进行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工作[3]。

3 GPS定位系统在林业调查工作中的功能内容

3.1 定位功能

定位功能是GPS定位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的特点,对于不同的行业有着不一样的功能作用[4]。在面对林业调查工作时,主要实施的是自动抽样定位功能,不但可以将所有的林业资源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还能够对数据采集的地点进行精准记录,即使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当地森林地表外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通过GPS定位系统中的自动抽样功能,一样可以寻找之前的数据采集地点,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5]。

3.2 计算功能

计算功能是通过对定位点数据的输入,以森林资源中的海拔为标准,利用上述所描述的公式,计算出任意位置之间的距离。通常林业工作人员在野外测量的过程中,将出发点以及工作的地点当作定位点,然后利用距离公式测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解决了工作人员在户外工作中线长度不够长的问题[6]。

3.3 火灾蔓延速度测定功能

在森林防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预防火灾工作,假如森林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火灾,那么利用GPS定位系统能够及时测定火灾蔓延的速度,帮助工作人员掌握火灾的运动方向,从而采取相关对应的解决措施,防止火灾进一步的蔓延下去。另外GPS定位系统还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和运行速度,以及预计达到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等,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7]。

3.4 导航功能

导航功能具体分为3个步骤,首先在测量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选取某一个点的位置当作航路点,然后在选择本次测量工作的目的地,使测量工作的目标更加具体。其次计算出2个航路点之间的距离,通常2个航路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航段,同时拥有多个测量的路线,每条路线都有着不同的航段[8]。路线是由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所组成,主要是用来观测路线中所有存在的数据信息。其主要用途分为2种,第一种是利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调查的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随时将途经的地点记录下来,其中包括各种树木的分布,山川河流的分布等[9]。然后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和其他参照物进行对比,为航路点提供正确的测量数据。第二种当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提前将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进行有效的连接,并提前规划好调查的路线,将调查路线以不同的方式输入到接收器中,使寻找目的地的整个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最后在GPS导航仪器上安装其他功能键,主要目的是用来设定具体的目标,然后在系统中的菜单列表选择一个最佳的航路点,使目的性更加明确。在完成以上操作内容后,测量工作就会随着测量路线前进[10]。

4 GPS定位系统在林业调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随时了解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并作出相关的决策。以往的林业资源调查方式主要是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理,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的信息制定出具体的方案,所消耗的时间较多,并且在准确性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需要GPS定位系统解决上述问题[11]。

4.1 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宝贵的财富,对人类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每一片森林所包含的资源相对丰富,要想调查所有的林业资源有着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覆盖式的测量,准确测定出森林的分布区域。比如在研究不同树种生长区域以及生长特点时,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提前确定好树木的生长位置,并将其储存下去。然后分析出当地的气候样貌,从而判断出该树种的生长区域以及生长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当测定某树种的分布区域时,需要将分布区最宽处的2点进行定位,然后在利用GPS定位系统的计算功能,准确计算出该分布区域的宽度,并将不同树种的数据记录绘制到一起,从而得到该区域的树种分布详细数据。如果树种分布受地形的影响发生了变化,那么依然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准确找到树种的分布位置。在测量森林面积时,以往采用的是经纬仪测量方式,这种测量方式虽然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是准确度却不如GPS定位系统,因此可以采用GPS定位系统沿着周边以及拐角处均匀的向前测量,然后再利用GPS定位系统的测量方式,估算出森林的覆盖面积以及各个树种的分布情况,同时也能够保证准确度更高。另外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依然可以采用GPS定位系统,将火灾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计算出火灾面积、火灾具体的损失量等。因此从以上内容来看,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利用GPS定位系统对各种数据资源的调查,能够保证调查的数据准确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强,从而为当地林业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

4.2 造林工作应用

通过对GPS定位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林业播种的效率。在没有应用GPS定位系统之前,由于无法对播种位置进行准确的监控,很难区分已播种林地和未播种林地,因此经常会出现重复播种以及缺少播种的现象,这使很多林业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在应用GPS定位系统后,工作人员根据以往的播种记录,能够快速找到播种的地点,同时能够查看是否存在未播以及重复播种的行为。另外通过对航线设定,工作人员可以出发点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进行设定,这不仅使工作难度有效降低,而且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3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应用

该调查应用具体分为包括2个方面,一个方面在定位样地详地的过程中,需要根据GPS行为系统中导航功能进行设置,可以充分降低调查工作的劳动时间,提高调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定位的位置更加准确合理。比如在广东省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资源调查报告中,在林班区划的内容中,基本上采用自然区域划分以及综合区域划分的方式。在行政村的划分范围过程中,需要以山川河流等地形作为具体划分,在地势平坦地区,可以采用人工区域划分的方式,通常邻班面积为100~200 hm2,如果行政村的面积过大的话,可继续放宽林班区划面积。在定位面积的过程中,需要将定位精准程度控制在10 m以内,保证区域划分的程度能够更加精准。首先将森林面积的西南角坐标地点输入到GPS系统,然后开启GPS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将对应的东北点作为终点,使其完全进入导航状态.当导航画面完全显示两者的距离时,那么根据该点的最终方向,按照所指示的方向前进,保证实际距离和估算距离之间的误差在10 m左右。第2个方面在固定地点复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将复查地点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的内容找到复查地的准确位置,摒弃传统的引点定位功能,从而提高调查的准确性。

4.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应用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具体包括2个方面,首先在样地调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设置好相关数量的样地面积,展开实际的总量调查。其次在小班边界关键点的确定中,需要利用GPS精准定位系统,在几个关键点的地理坐标中划分出不同的小班界线,然后再根据这些小班界线将其标注在地形图中,解决传统对坡调绘方法对于一些边界线无明显地物的难题。比如在广东省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资源调查报告中,要求小班面积不能过大,商品林小班不能超过30 hm2,生态公益林小班不能超出35 hm2,自然保护区不能超出70 hm2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GPS定位系统作为一种高新测量技术,不仅对林业工程有着很大影响,对各行各业都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GPS定位系统中的测量功能也更加完善,操作上也更加便捷,能够有效提升林业调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加强对成本的节约,最终实现我国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从而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良好态势。

猜你喜欢

全球定位系统距离林业
全球定位系统助力黑鹳保护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算距离
全球定位系统
蘑菇点点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