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了鲁迅不朽的作品”
——论鲁迅小说《高老夫子》的图像阐释

2022-08-22杨剑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老夫子鲁迅小说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 a.光启国际学者中心;b.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提要: 鲁迅的短篇小说《高老夫子》,被誉为“成了鲁迅不朽的作品”,也被批评为“变成了浅薄”的失败之作。在总体上,人们对于小说《高老夫子》研究甚少,评说过简。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烘托手法、心理描写,刻画了道貌岸然、男盗女娼的伪君子高老夫子的形象,针砭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倡导国学、维护国粹的复古主义思潮。在插图中,赵延年的版画,丁聪的漫画,范曾的线描,裘沙、王伟君的炭笔画,吴永良的泼墨写意画,解读和塑造各自阅读理解中的高老夫子形象。钱晔的连环画《高老夫子》,以平视的视角、平面构图、画中画的方式,突显出高老夫子虚伪、污秽的灵魂本质。画家们在以图释文过程中,更清晰地把握小说的主旨,呈现出不同画家对于小说解读的不同侧重面,推进了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鲁迅的短篇小说《高老夫子》创作完稿于1925年5月1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5月11日《语丝》周刊第26期,后收入1926年8月北新书局出版的小说集《彷徨》。刘大杰在1936年撰写的《鲁迅与写实主义》一文中说:“《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在酒楼上》《示众》《孤独者》《高老夫子》,这几篇小说,成了鲁迅不朽的作品。”[1]尚钺在1945年撰写的《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及今日——胜利年纪念鲁迅先生》一文中说:“在《高老夫子》中,看到了革命后改头换面的旧知识分子渣滓的丑恶与庸俗。”[2]1929年列宁格勒出版了王希礼(Vasilyev)所译的俄译本鲁迅小说集《阿Q正传》,其中收有《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孔乙己》《风波》《故乡》《社戏》《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等八篇作品。王际真将《高老夫子》和《幸福的家庭》翻译成英语,1940年由香港齿轮编译社出版书名为《高老夫子》的汉英对照本,桂林的远方书店、上海的世界英语编译社分别于1942年、1947年再版。

虽然,小说《高老夫子》被人一再谈及,也先后被译成俄语、英语出版,但是1935年李长之却在《鲁迅在文艺创作上的失败之作》一文中将该作品视为“讽刺太过,太露骨,变成了浅薄”的失败之作[3]。在总体上,人们对于小说《高老夫子》研究甚少、评说过简,画家们却用插图和连环画的方式,对于作品进行了别样的阐释,构成了以图释文的另一种解读。

一、文本解读

鲁迅的小说《高老夫子》塑造了一个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形象。小说通过高干亭应邀到贤良女学校授课的经过,以居室备课、课堂授课、准备辞职三个层次,刻画了这个表面上留心新学问、新艺术的高干亭,在倡导国粹中却不学无术主张复古。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却因俄国大文豪高尔基,他附庸风雅地改名高尔础。他在《大中日报》上发表了《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一文,为贤良女学校校长何万淑贞聘任为历史教员。高老夫子私下里对老钵说,“要谋一个教员做,去看看女学生”①。高老夫子为备课的事情犯愁,中途辞职的教员已经把他最熟悉的“三国”讲完,他要从并不熟悉的“东晋之兴亡”讲起。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教室,他心里想着:“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教务长万瑶圃将他介绍给学生后,高老夫子登上讲坛,紧张中觉得“似乎有谁在哪里窃笑了”,他看到“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他逐渐糊涂起来,竟至于不再知道说什么时,他看到“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他总疑心有许多人暗暗地发笑”,下课铃还没有响,他就匆匆结束了课程。高老夫子就有了辞职的决心,却向黄三决定打麻将的地方走去。“万籁无声。只有打出来的骨牌拍在紫檀桌面上的声音,在初夜的寂静中清彻地作响。”

图1 王际真译世界英语编译社版《高老夫子》封面

鲁迅以对比手法讥刺高老夫子的表里不一:他发表整理国史的文章,却对于要讲的东晋之兴亡十分陌生;他留心新学问、新艺术,却“觉得学堂确也要闹坏风气,不如停闭的好,尤其是女学堂”;他接了贤良女学校的聘书,就觉得以前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黄三下等相了,却对老钵说“要谋一个教职做,去看看女学生”;他拎新皮包、戴新帽子、印新名片,一副新派人物的模样,却与万瑶圃教务长一样行拱手屈膝的旧礼;他刚刚走下怕被学生窃笑的讲坛,就坐上了合谋想扫光毛资甫大儿子钱袋的麻将桌。

鲁迅以烘托手法描画出高老夫子的真面目。小说还勾勒了黄三、万瑶圃、老钵等人物,成为刻画高老夫子性格的烘托。小说开篇被高老夫子鄙视的黄三,上门告诉高老夫子晚上设局打麻将扫清毛资甫大儿子的二百番。黄三说:“我们这里有了一个男学堂,风气已经闹得够坏了;他们还要开什么女学堂,

图2 王际真译香港齿轮编译社版《高老夫子》封面

将来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才罢。”接了女学校聘书的高老夫子,虽然不满黄三当面毁谤学堂,但他内心却与黄三观点相同,以致走下讲坛便觉得学堂“不如停闭的好,尤其是女学堂”。贤良女学校花白胡子的教务长万瑶圃,却有别号“玉皇香案吏”,将他自己和女仙赠答的诗《仙坛酬唱集》陆续登在《大中日报》上,参加盛德乩坛的请仙、唱和,与高老夫子行拱手屈膝的旧礼。其实高老夫子与万瑶圃是一丘之貉,表面上顺应世界潮流留心新学问,实际上倡导以国粹为归宿。小说中勾画老钵的笔墨不多,却也烘托出高老夫子的真面目,黄三对高老夫子说:“你不是亲口对老钵说的么:你要谋一个教员做,去看看女学生?”他们设局算计毛资甫大儿子,高老夫子到了黄三的家:“‘来了,尔础高老夫子!’老钵大声说。”“‘狗屁!’他眉头一皱,在老钵的头顶上打了一下,说。”这显示出高老夫子与老钵关系的亲密无间,比与黄三的关系更密切,也烘托出了道貌岸然的高老夫子,其实与老钵、黄三沆瀣一气,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甚至设局打麻将扫光毛资甫大儿子钱袋。

鲁迅以心理描写袒现出高老夫子的内心世界。小说开篇描述高老夫子照镜子的场景,小时候的他爬桑树偷桑葚吃,跌下树磕破了头,父母不给好好地医治,因此他左边的眉棱上留着一个尖劈形的瘢痕,他留长头发,斜梳下来遮住瘢痕,“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高老夫子备课时怨恨辞职的教员把他熟悉的三国讲完了,牌友黄三进来,他内心鄙视黄三一无所长、下等相,小看黄三不知道高尔基,也不知道他改名为高尔础的深远意义。高老夫子去女学校授课,因为备课不充分而焦虑,却不得不听万瑶圃喋喋不休的话语。“他烦躁愁苦着;从繁乱的心绪中,又涌出许多断片的思想来: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高老夫子走进讲堂,“他心头跳着,笔挺地站在讲台旁边,只看见半屋子都是蓬蓬松松的头发”。他由于备课不充分,因此开讲后就觉得学生在窃笑,“他猜想这是自己的疑心,其实谁也没有笑”,“待到发挥‘石勒之雄图’的时候,便只听得吃吃地窃笑的声音了”,他向台下望去,“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这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高老夫子提前结束了课程,他出了教室的门,似乎总听到背后有许多人笑,甚至回到家里还听到隐约的笑,这使他辞职的决心更加坚固了。

鲁迅在小说《高老夫子》中,通过对比手法、烘托手法、心理描写,刻画了道貌岸然男盗女娼的伪君子高老夫子的形象,针砭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倡导国学、维护国粹的复古主义思潮,小说以颇为矜持含蓄的笔触刻画与叙述,并非“讽刺太过,太露骨”。鲁迅于1923年7月被时任校长的许寿裳聘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小说史科兼任教员,1924年2月许寿裳辞职后,杨荫瑜接任校长。1924年8月13日鲁迅寄还聘书表示下学期不再续聘,杨荫瑜一再挽留。1924年11月,杨荫瑜勒令三名因战争误期返校的学生退学,引起学生们的公愤,由此掀起了“女师大风潮”。鲁迅将其在女师大兼任教员的经历融汇进笔底,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了“不学无术的骗子,灵魂肮脏的流氓,狡滑顽固的复古派,这就是高老夫子的真正面目”[4]。

二、插图阐释

在以图释文过程中,文本中的插图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赵延年、丁聪、范曾、裘沙和王伟君、吴永良的插图,为小说《高老夫子》增色添彩,成为画家们解读小说的另一种视角。

著名版画家赵延年先生被誉为:“他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面旗帜。他的创作以鲁迅小说插图为多,他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的艺术家。”[5]赵延年曾于1962年创作《高老夫子》版画一幅(见图3),虽然并未插入书籍出版,西泠拍卖2015年7月4至6日的“中国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专场”拍卖会上,该画以人民币48300元成交[6]。

图3 赵延年1962年创作《高老夫子》版画

这幅尺寸为24cm×19.5cm的木刻版画,以高老夫子在贤良女学校讲坛上授课的场景,极为生动贴切地刻画了其到女学校做教员看女学生的真实面目。赵延年先生以夸张和漫画的方式勾勒高老夫子的形象:在大块黑板前,穿黑色长衫的高老夫子双手撑在讲坛上,讲坛上是一本摊开的教科书,他的头发斜梳下来遮住额角的瘢痕,紧皱耷拉的眉头下,是一大一小两只眼睛,他斜眼对着讲坛下的女学生看,歪斜的鼻梁、歪斜的嘴唇、歪斜的脸庞,在丑化了的嘴脸上,颇具神韵地勾画出了不学无术、虚伪卑劣的高老夫子的形象。

赵延年1976年绘的《高老夫子》版画插图(见图4),摘录了小说中教务长万瑶圃给学生介绍高老夫子的一段:

图4 赵延年1976年绘《高老夫子》版画插图

这位就是高老师,高尔础高老师,是有名的学者,那一篇有名的《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是谁都知道的。《大中日报》上还说过,高老师是:骤慕俄国文豪高君尔基之为人,因改字尔础,以示景仰之意,斯人之出,诚吾中华文坛之幸也![7]

在版画插图(见图4)中,左侧是站讲坛上肥头大耳的教务长万瑶圃,肥胖的身躯穿着浅色长衫,谢顶的头颅上,倒挂眉下戴着眼镜,他右手拿着一张摊开的纸,左手手掌指向旁边的高老夫子。图4右侧是穿深色长衫马褂足登皮鞋的高老夫子,虽然没有1962年创作版画的丑化色彩,但是仍然看出画家对于人物的鄙视态度:一绺头发斜梳下来遮住额角的瘢痕,双手搭在背后,弓背弯腰的身躯显示其自谦,尖嘴猴腮的脸上一对小眼镜眯缝着,嘴角上翘露出几分笑意,黑色的马褂胸口有一条闪亮的怀表链。在插图下方有一行字:“高老夫子彻底是个无耻之徒,虽然站在讲台上,怎么装扮也难以掩饰他卑鄙的本性。”[7]31赵延年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努力刻画高老夫子这个卑鄙本性的无耻之徒。

丁聪是中国画坛的漫画大师,胡潔青曾评说:“丁聪的画,笔调简明,没有多余的笔道,稍微有点夸张,近乎漫画的格调,可是,能抓住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活动。几笔就能把一个人的忠厚或者泼辣刻画得非常逼真。”[8]丁聪1977年绘的《高老夫子》插图(见图5),摘录了小说开篇高老夫子照镜子的一段:

……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了一口气。[9]

图5 丁聪1977年绘《高老夫子》插图

丁聪插图(见图5)中是高老夫子坐在窗下书桌前穿长衫的背影,书桌上右首是一只插了几支毛笔的笔筒、一摞线装书,他右手持着一面方形镜子,胳膊肘下是摊开的教科书,左手拿着一把梳子梳头,镜子里照出高老夫子狭长的脸庞、倒挂的双眉、紧闭的双唇,勾画出了准备去女校上课看女学生的高老夫子虚伪的嘴脸。

范曾先生是中国当代画坛的大家。叶嘉莹先生曾评说:“范曾先生不仅工书善画,而且能诗,其所自作之诗篇亦复才气纵横迥出俗尘之外,世称‘三绝’,范曾先生自可当之而无愧。是则其负一世之盛名,固绝非偶然者也。不过,盛名之下,亦往往不免有盛名之累。范曾先生既有才人的狂放不羁之傲骨,又有诗人的任率纵情之性格,故其所言所行亦时或不为世人所谅,而认为其有不经之处。”[10]范曾1977年绘的《高老夫子》插图(见图6),摘录了小说结尾高老夫子去黄三家打麻将与老钵的对话:

“来了,尔础高老夫子!”老钵大声说。

“狗屁!”他眉头一皱,在老钵的头顶上打了一下,说。[11]

图6 范曾1977年绘《高老夫子》插图

范曾绘的线描插图(见图6)中,刚进门的高老夫子,穿着长衫、右手摘下礼帽,国字脸上一绺头发斜梳下来遮住额角的瘢痕,唇上有八字胡,颚下有山羊胡,他用左手拍打着老钵的头。老钵对襟短衫,发际往后露出光秃秃的脑袋,裤腰带上挂着一串钥匙,笑颜逐开地迎接高老夫子。房间里的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麻将牌,黄三拿着一把蒲扇坐在桌边,一个丫鬟正端着蜡烛准备摆放,一场合谋扫光毛资甫大儿子钱袋的牌局即将拉开。

法国理论家米歇尔·鲁阿在裘沙、王伟君伉俪的《〈鲁迅之世界全集〉序言》中评价说:“《鲁迅之世界全集》不仅是裘沙和王伟君一生围绕鲁迅作品而创作的水彩画、木炭画、速写和其他绘画艺术的画集名称,而且是对鲁迅真实的内心‘世界’忠实而感人的再现。”[12]

裘沙、王伟君的炭笔绘的《高老夫子》插图(见图7),摘录了小说中教务长万瑶圃给学生介绍高老夫子的一段,作了简化:

这位就是高尔础老师,是有名的学者……[13]

图7 裘沙、王伟君绘《高老夫子》插图

裘沙、王伟君的炭笔插图(见图7)中,绘着右臂夹着皮包走进教室的高老夫子,穿着长衫马褂,有些发福的体形,圆圆的头颅上头发中间分开,双眉有些紧皱,忐忑不安的眼神,大鼻子下两撇八字胡,他的左手不自然地捋着额前的头发,好像要让头发斜下来遮住额角的瘢痕。图7画面的上方,是苏联文豪高尔基的头像,低眉垂眼,大大的鼻子、唇上浓密的胡子。插图绘出了踏进教室的高老夫子内心的忐忑以及想保持在女学生面前形象的努力。图7左下角绘了一张麻将牌的“发”,隐含着高老夫子即将参与打麻将,以扫清毛资甫大儿子钱袋的牌局。

擅长水墨写意与线描人物画的吴永良,绘画风格浑厚苍劲、典雅清新,其2016年出版的“《鲁迅小说人物百图》中人物形象各异,生动的神情刻划和简洁的景境烘托,凝聚成浓烈的鲁迅笔下旧中国的社会状貌和时代气息”[14],“这种减笔泼墨大写意难度极高的表现手法,正体现了永良高超娴熟的笔墨技巧和渊博的学术修养及卓越出众的艺术才华”[15]。2016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先期出版了吴永良的插图本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吴永良的插图(见图8)择取了小说中高老夫子在讲台上的一段:

高老夫子脸上登时一热,忙看书本,和他的话并不错,上面印着的的确是:“东晋之偏安。”书脑的对面,也还是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不见有别的动静。

图8 吴永良绘《高老夫子》高干亭造像

吴永良绘泼墨写意的高老夫子,选择其在黑板前讲坛上的场景:穿长衫的高老夫子站立在讲坛上,蓬松凌乱的头发下,是一张略显憔悴的脸,一大一小两只眼睛注视着讲坛下的女学生,蒜瓣一样的鼻子下,是黑色的八字胡,下颌是凌乱的山羊胡,他一双细长手指的手,按在讲坛上,讲坛上是一本教材和盒中的几支粉笔,黑板上有粉笔竖写的“東晉之興亡”一行字。吴永良绘的高干亭形象,有一种落魄卑怯之感,衣饰笔触的洒脱与脸部线条的细腻,形成了画幅的浑厚苍劲。吴永良另有三幅插图,一幅绘只会打牌的黄三,一幅绘双手作揖的教务长万瑶圃,一幅绘有高干亭、黄三、老钵和毛资甫大儿子打麻将的场景。

诸位画家选择了不同的场景刻画高老夫子的形象:赵延年的版画中讲坛前的高老夫子尖嘴猴腮,嘴角上翘露出几分笑意;丁聪的漫画中书案前的高老夫子照镜子,让头发斜梳下来遮住额角的瘢痕;范曾的线描中刚进门的高老夫子,用左手拍打着老钵的头;裘沙、王伟君的炭笔画中走进教室的高老夫子,双眉紧皱有些忐忑不安;吴永良的泼墨写意中讲坛前的高干亭,溢出落魄卑怯之感,画家们各自以图释文,解读和塑造各自阅读理解中的高老夫子形象。

三、连环画分析

或许因为人们对于鲁迅小说《高老夫子》关注度不够,直至2018年4月大众艺术出版社才出版了钱晔绘的连环画《高老夫子》,以线描30图再现了高老夫子的形象与故事。

1972年9月出生于上海的钱晔,20世纪90年代初考入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0年出国学习平面设计艺术,回国后主要创作国画和连环画。钱晔绘图出版了诸多聊斋故事连环画,2017年出版的有:《司文郎》《白秋练》《窦氏》《石清虚》《香玉》《西湖主》《折狱》《小翠》《武技》,2018年出版的有《阳谷朱生》《红帔女》《席方平》《黄英》《庚娘》,另有古典小说连环画《金梅散》(2019)《张玉娘》(2020)等,其改编自鲁迅小说的连环画还有2019年出版的《鸭的喜剧》《故乡》《铸剑》。钱晔是近些年来执着于连环画创作中年画家,其连环画大多以传统线描与彩绘的方式。

连环画《高老夫子》的脚本,开篇加了一句:“高干亭,牌友们又戏称他为‘老干’,新近被贤良女校聘为历史教授。”除了删去高老夫子与教务长万瑶圃对话的10行字,结尾一句调整了次序之外,基本沿用了鲁迅的小说。

连环画的提要中介绍:“本书塑造的高老夫子是个成天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只有‘半瓶子醋’的旧中国知识分子。”[16]连环画(见图9)中,钱晔以写实的画笔为高老夫子造像:方脸盘,上唇两撇八字胡,下颌一绺山羊胡,头发三七开,左边的头发斜梳下来遮住额角的瘢痕,穿长衫、戴礼帽、拎新包、登布鞋。钱晔描绘的高老夫子,基本上是一个不苟言笑的正人君子形象,无论在书案前,还是在讲坛上,抑或在牌桌前。教务长万瑶圃是一个复古派形象:秃顶,戴眼镜,白山羊胡,长衫马褂,马褂上是“寿”字图案。黄三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个头比高干亭稍矮,瘦削脸庞上无须,大背头,穿长衫,细眉眼有几分狡黠。老钵有地痞流氓相:发际后移的头上几乎谢顶,颇有年纪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奸滑,对襟短衫和手捻串珠,呈现出粗俗之气。钱晔的高老夫子、老钵的造像,一定程度受到范曾插图(见图6)的影响。

图9 钱晔绘连环画《高老夫子》封面

连环画的提要中介绍:“鲁迅通过三个场景片段,描绘出高老夫子虚伪、污秽的灵魂本质。”[16]画家钱晔抓住书斋、女学校、麻将室三个场景,描画高老夫子备课、授课和打麻将的情节,突显出高老夫子虚伪、污秽的灵魂本质。钱晔绘的连环画《高老夫子》(见图10、图11、图12、图13),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以平视的视角,展现高老夫子的生活轨迹。除了第10幅绘高老夫子出门去女学校、第20幅绘高老夫子走出教室跨进植物园以俯视的角度之外,该连环画基本采取平视的视角,描画高老夫子在书斋、教室、麻将室的场景,以高老夫子书斋备课的焦虑、教室授课的忐忑、麻将室打麻将的得意,绘出了高老夫子的生活轨迹,也勾画出人物的无聊与卑劣。这种视角的择取,绘出了高老夫子这一类人物的司空见惯,如同蟠园所说:“再说高老夫子这个伪君子,他是在我们认为不值一谈的故事里出现的,然而,只要那几桩平淡的事件,他的心性便显现得很明白了,这种心性不良的人,我们平时见得很多,只是没有注意罢了,没有注意也就分不出好坏来。”[17]

(2)以平面构图,展示高老夫子的尴尬处境。贺友直先生谈到连环画的构图时说:“也只有设想出比较独特的处理手法——构思、构图,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以上所设想的创作意图。因之,我对这个作品肯定了一个基本的处理手法——‘平面’构图。”[18]画家钱晔在该连环画构图时,大多采取了平面构图的方式,无论是在书斋备课,照镜子怨愤眉棱上的瘢痕,怨愤从不熟悉的“东晋之兴亡”讲起;还是到女学校教员预备室中和教务长的寒暄,进教室内心忐忑的授课;抑或是到麻将室见老钵的拍打,落座牌桌的仍想世风可虑,都以平面构图的方式,努力展示高老夫子的尴尬处境。

图10 钱晔绘连环画《高老夫子》第2图

(3)以画中画的方式,袒现高老夫子的心理心态。在涉及高老夫子的心理心态时,钱晔大多采取了画中画的方式:第3图(见图11)以桃园三结义、孔明借箭、三气周瑜三幅画中画,绘出高老夫子最熟悉的三国,被中途辞职历史教员讲完的遗憾。第4图以喝酒、跟女人两幅画中画,绘出高老夫子与黄三一起荒淫无度的生活。第8图以一幅扫光毛资甫的大儿子钱袋的画中画,绘出黄三邀高老夫子一起设局的阴谋。第13图以三幅画中画,绘出高老夫子预备“东晋之兴亡”的忐忑,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第18图以三幅画中画,绘出高老夫子在课堂讲到淝水之战、草木皆兵、拓跋氏之勃兴。

图11 钱晔绘连环画《高老夫子》第3图

图12 钱晔绘连环画《高老夫子》第25图

钱晔的连环画《高老夫子》基本以写实的画笔,比较平实地描画高老夫子的故事,对于高老夫子授课时的场景缺乏想象。如小说中的这一段缺乏描画:“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这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对于人物的表情与神态也缺少变化,对于人物神韵的捕捉与描绘也比较欠缺。

图13 钱晔绘连环画《高老夫子》第26图

四、以图释文

赵宪章先生在谈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时说:“当我们注意到了鲁迅小说语象和版画图像的统觉共享,我们也就可以更深刻、更新颖地解读其作品。”[19]在鲁迅小说《高老夫子》的以图释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更新颖地解读该作品,也推进了小说《高老夫子》的传播与接受。

通过以图释文,能更清晰地把握小说《高老夫子》的主旨。曾华鹏、范伯群在《论〈高老夫子〉——鲁迅小说研究之一》一文开篇就说:“鲁迅的短篇小说《高老夫子》,以刚劲泼辣的艺术笔触描绘了新旧国粹家的丑恶面目,揭露出他们卑鄙的灵魂。燃烧在作品里的讽刺烈火,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社会上出现的封建复古思潮的有力回击。”[4]他们十分精到贴切地概括了鲁迅小说《高老夫子》的主旨。通过读图,赵延年1962年创作的《高老夫子》版画(图3),窥见了高老夫子邪恶的嘴脸,其1976年创作的版画插图(图4),刻画出高老夫子卑鄙本性的无耻之徒。在丁聪绘的《高老夫子》漫画插图(图5),在高老夫子照镜子的画幅中窥见其看女学生的内心。范曾绘的线描插图(图6)中,高老夫子拍打老钵的头,刻画出其流氓相、卑劣心。裘沙、王伟君的炭笔插图(图7)中,绘出了踏进教室的高尔础内心的忐忑。钱晔的连环画《高老夫子》(见图9、图10、图11、图12、图13)以写实的画笔,整体地再现了高老夫子的故事,完整地阐释了小说的情节:“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后,便以名人自居,仿效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位高尔础,为了看女学生尔应邀去女校教历史,上了一堂课后,因确无真才实学尔深感窘迫,当晚便灰溜溜地想辞职,依旧过回以前打牌消遣的生活。”[16]通过读图,更清晰地把握了小说的主旨。

通过以图释文,呈现出不同画家对于小说解读的侧重面。有学者认为:“赵延年先生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的艺术家。他的木刻手法老辣沉著、阳刚强悍、结构严谨、造型准确、黑白分明。在中国版画界几乎无人能与其比美。”[20]赵延年先生精心研读鲁迅小说,选择站在讲台上的场景,以夸张的方式勾画高老夫子,贼眉鼠眼尖嘴猴腮,卑躬屈膝道貌岸然(见图3、图4)。

漫画大师丁聪的漫画被评为:“丁聪漫画风格独特,讽刺漫画笔锋犀利,寓意深刻,人物刻划,惟妙惟肖,让人或喜或怒或悲或乐,产生共鸣。”[21]丁聪在细致研读鲁迅小说后,择取高老夫子在书斋里照镜子的场景,以漫画的画笔描绘高老夫子,怨愤父母不将儿女放心里,斜梳头发掩盖眉棱的瘢痕,透露他去女校任职为了看女学生(见图5)。

有学者评说范曾鲁迅小说插图:“他的白描以传统勾线方法出之,起收运笔、顿挫转折之间,讲求‘骨法用笔’。复善于消化吸收解剖、透视之长,比例适当,特别是面部和手的造型,突破古人表现程式,结构准确,富于真实感和时代气息。”[22]范曾择取了小说《高老夫子》尾声中设局企图扫清毛家大儿子的钱袋,高老夫子进门拍着老钵的头,他对于老钵称他“尔础高老夫子”以“狗屁”回复,可以看出他对于自改的雅名的不满,流露出他的流氓相(见图6)。

日本学者野间宏说:“裘沙先生和王伟君先生,把那黑色、那白色,那变化万千的白点、黑点,线和面加以立体的构思,刻意追寻、体味鲁迅的创作意图……”[23]裘沙、王伟君择取了即将登上讲坛的高老夫子,在为教务长介绍为高尔础老师时,高老夫子的忐忑不安,在高尔基头像的反衬下,呈现出高老夫子的猥琐与卑劣(见图7)。

吴永良“以人物造像为主并结合描绘情景的插图手法,力求再现鲁迅笔下描写的和我心中想象的两者能够和谐融合的人物形象”[24]。吴永良以国画泼墨写意的笔法,择取了站立在讲坛授课的高干亭的形象,尤其呈现出人物的憔悴与落魄(见图8)。

钱晔的连环画,以写实的画笔平实地描画高老夫子的故事,努力绘出高老夫子虚伪、污秽的灵魂(见图9、图10、图11、图12、图13)。

通过以图释文,推进了小说《高老夫子》的传播与接受。1934年5月,鲁迅在谈到连环画时说:“现在社会上的流行连环图画,即因为它有流行的可能,且有流行的必要,着眼于此,因而加以导引,正是前进的艺术家的正确的任务;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25]鲁迅强调连环画流行的可能和必要,强调艺术家为了大众导引大众的任务。在诸多美术家的以图释文中,无论是插图,还是连环画,都起到了导引读者阅读小说《高老夫子》的作用。陈漱渝先生在《图文时代的鲁迅作品》一文中说:“我们清醒认识到,文字背后的丰厚内涵决不是平面化的图像所能呈现。文字——特别是文学语言特有的形象性、音乐性、精确性和多重情感色彩决不是图像所能充分表达的。但编年体是,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却能以直观的真实性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读者的理性思维层次,帮助读者进一步探寻文本的深层意义,使语言文鱼字的抽象性与历史图片的具像性相得益彰。可见,图片独特的认识功能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文字所不能取代的。这一点,从鲁迅本人的经历中就能得到有力证明。”[26]图像具有帮助读者进一步探寻文本的深层意义,也拓展了读者对于鲁迅作品的接受。通过浏览画家们《高老夫子》的以图释文,可以在图文互动中,进一步理解鲁迅小说,推进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美国学者薇娜·舒衡哲评说鲁迅:“鲁迅也是个‘现实主义的人道主义者’,他常常强调现实主义而挤掉人道主义。他对周围自由派的虚伪怜悯表示很厌恶。过去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曾相当安稳地掌过权,他指责他们的现代后继者突然变得伪善地谨慎而多考虑。”[27]虽然我并不赞同说鲁迅“常常强调现实主义而挤掉人道主义”,但是她指出鲁迅对周围自由派的虚伪怜悯表示很厌恶,指出鲁迅指责他们的现代后继者突然变得伪善地谨慎而多考虑,却是切中肯綮的,小说《高老夫子》可以说是一个实证。

注 释:

①本文以鲁迅小说《高老夫子》的图像阐释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行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用了鲁迅小说《高老夫子》中较多的原文,大多引自鲁迅原著、王际真英译:《高老夫子》,世界英语编译社1947年版,后文不再一一标注。

猜你喜欢

老夫子鲁迅小说
朋友
鲁迅,好可爱一爹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家有“老夫子”
【老夫子】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老夫子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