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利佐米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分析

2022-08-20俞方毅宁波叶劲超梁一鸣陈家祥许智蕾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胶质瘤小鼠体积

俞方毅,宁波,叶劲超,梁一鸣,陈家祥,许智蕾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220)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其中位生存期大约只有12个月。目前的治疗方法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肿瘤切除、辅助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等[1]。迄今为止,通过多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够跨越血脑屏障的以蛋白酶体为靶点的药物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靶标。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受到蛋白酶体抑制,可以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来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马利佐米是一种新型蛋白酶体类药物,表现出强大的蛋白酶体抑制特性,并且最重要的是,它能透过血脑屏障,使其成为潜在的非常有效的可治疗脑肿瘤的新型药物[2]。与其他治疗策略结合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代表其临床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此,本研究利用马利佐米和替莫唑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裸鼠,探讨是否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时间,为恶性胶质瘤的化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颅内移植胶质瘤模型在32只NU/NU裸鼠颅内移植入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4天后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马利佐米组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1天、第15天尾静脉静注马利佐米,质量分数为200μg·kg-1·d-1;替莫唑胺组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1天、第15天尾静脉给替莫唑胺,质量分数为25 mg·kg-1·d-1;联合药物组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1天、第15天尾静脉给质量分数为200μg·kg-1·d-1马利佐米及质量分数为25 mg·kg-1·d-1替莫唑胺;空白组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1天、第15天尾静脉给相同剂量的体积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

1.2 观察指标使用IVIS影像系统及Living image软件记录移植瘤影像并计算移植后20 d的移植瘤体积,记录裸鼠的生存期。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小鼠的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裸鼠移植胶质瘤体积移植后20 d,马利佐米和替莫唑胺联合药物组小鼠的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马利佐米组和替莫唑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方案对四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影响

2.2 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联合药物组、马利佐米组、替莫唑胺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6天、32天、33天和23天;Log-rank检验显示,联合药物组小鼠的生存率高于马利佐米组、替莫唑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图1。

图1 四组颅内移植胶质瘤模型裸鼠的生存曲线比较

3 讨论

目前,尽管包括替莫唑胺在内的通过鸟嘌呤O6碱基来诱导DNA损伤和抑制DNA转录的烷化剂广泛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中,但胶质瘤患者仍然存在非常差的预后和很短的中位生存期,并且单一药物的治疗活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因为肿瘤细胞可能会变得耐药,故需要对合适的替莫唑胺药物伴侣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蛋白酶体是细胞维持各种功能的关键调节剂,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因此可以防止变性、错误折叠以及老化的蛋白质积聚导致细胞凋亡[3]。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比如抑制蛋白酶会影响细胞质中NF-κB复合物的稳定,然而,许多肿瘤细胞(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需要完整的NF-κB信号传导来维持增殖和生存能力[4]。另外,蛋白酶体的抑制还可以增加肿瘤抑制蛋白(如p27和p53)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5]。总之,干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的药物通过多种途径破坏细胞,并导致增殖停止或诱导细胞死亡。

最初的体外研究[6]显示,暴露于抑制蛋白酶体的药物会导致广泛的源自血液学和实体瘤的癌细胞增殖停止并诱导凋亡。马利佐米是一种不可逆的β-内酯类抑制剂,与其他蛋白酶体抑制剂相似,马利佐米在体外和临床前肿瘤模型中均显示出强大的抗癌活性。与其他蛋白酶体抑制剂相反,马里佐米能透过血脑屏障,从而使其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一种极具潜能的治疗选择。进一步的研究[7]显示,胶质瘤细胞暴露于马利佐米会导致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依赖性细胞死亡。为此本研究设计了这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对胶质瘤细胞颅内移植小鼠疗效的活体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20 d,马利佐米和替莫唑胺联合药物组小鼠的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马利佐米组和替莫唑胺组(P<0.05);另外,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联合药物组、马利佐米组、替莫唑胺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6天、32天、33天和23天;Logrank检验显示,联合药物组小鼠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马利佐米组和替莫唑胺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较马利佐米和替莫唑胺单药治疗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上述结果表明,马利佐米联合替莫唑胺可能是延长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理想化疗方案;同时,马利佐米联合替莫唑胺能延长生存时间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两药联合协同缩小胶质瘤体积。但小鼠模型不能完全复制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因此,还需进一步的临床前实验及临床实验以验证马利佐米联合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瘤的疗效以及药物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胶质瘤小鼠体积
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基因编辑帮助无毛小鼠长出头发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复发胶质瘤组织中miRNA-200c的表达 及作用机制研究
谈拟柱体的体积
IgG、Integrinβ6、P16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谁的体积大
宠物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