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源数据驱动的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
——以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为例

2022-08-19咸秀柔吕建新王媛媛赵宇鹏王丽君路一平通信作者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据服务智慧图书馆

咸秀柔,吕建新,王媛媛,赵宇鹏,王丽君,李 婧,路一平(通信作者)

(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言

“智慧图书馆”概念早在2003 年就被提出,2010 年前后国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逐渐增多[1]。其中,理论研究着力于厘清“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与联系[2],进而赋予“智慧图书馆”合理定义,明确其内涵及构成要素。实践层面,人们主要关注RFID、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3],探索通过技术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的各种可能性。随着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逐步深入,近年来相继有专家学者提出“没有大数据就不会有智慧图书馆”“图书馆要成为网络的一部分,第一要建立具有较高质量和规范的数据”等观点,数据在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的核心价值日益凸显,关于图书馆利用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以及其他精准服务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建设思路[4]。

目前,关于图书馆智慧生态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在中国知网数据中以“智慧图书馆生态”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出176 条相关文献。其中李强[5]、常盛[6]、吕莉媛[7]、谭璐[8]等研究了图书馆的信息生态建设,王林等[9]将“协同理念”引入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建构当中。张念祥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智慧图书馆生态包含了人、资源和环境三要素,是以自动感知、个性服务和智慧调节为特征的人工生态系统[10]。张秀华[11]认为智慧图书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信息资源、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组成的,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的单元。

基于研究分析和实践探索,本文认为图书馆智慧生态是一个以数据、资源、环境、人和技术为基本要素,能够实现业务协同,创造增值服务的有机体。数据是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的驱动力,图书馆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的智慧服务离不开数据。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数据单列为图书馆智慧生态的构成要素。

1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实践

1.1 智慧图书馆生态系统架构

河北北方学院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共包括3 部分:(1)以资源、用户、运行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数据服务支撑平台;(2)以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为依托,以用户需求为切入点,建设图书馆智慧门户;(3)以图书馆实体空间、智能设备为载体,以生物识别技术、二维码、一卡通等技术为通道,打造智能化的体验空间。在此基础上,辅以智慧馆员、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等要素,形成如图1 所示的智慧图书馆生态系统。

1.2 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建设

1.2.1 多源数据梳理整合

实现数据驱动,首先需对数据进行梳理,明确图书馆数据的类型和价值。关于图书馆数据种类,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张连分[12]将图书馆大数据分为读者数据、馆藏数据和出版数据3 类,蒲科[13]认为图书馆服务主要形成了资源、用户和空间3 个方面的大数据。本文以武汉大学赵杨等[14]对图书馆数据源分析为基础,结合北方学院图书馆实际情况和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目标,将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数据分为资源数据、用户数据和运行数据3 类,并从数据维度、数据内容和数据来源3 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整合,梳理结果见表1。

表1 图书馆多源数据

1.2.2 数据支撑平台与功能设计

在明确数据源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和仓储,实现多维分析、标签画像、数据API 接口等功能,以此为基础建设资源数据管理平台、用户数据管理平台、运行数据管理平台,并配套进行平台管理和资产管理,形成完整的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体系,见图2。

(1)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对馆藏纸本资源、数字资源,外购数据库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以“篇”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各种渠道加工的元数据汇总后按照统一标准收集、清洗、降重、加工和存储,定期自动更新元数据,为文献资源一站式检索以及文献个性化推荐提供支撑。

(2)用户数据管理平台:平台支持与图书馆各业务系统对接,同步所有读者账号、读者类型、院系、年级、状态、用户的借阅、访问、下载、入馆以及参与活动等情况的数据,实现用户数据标准化管理,并做标签化处理,为实现读者画像分析打下基础。

(3)运行数据管理平台:收集、加工、整理和存储馆舍运行数据、门户运行数据、数据库运行数据和智能设备运行数据,形成运行数据仓库。改变传统单一的运行日志数据分析的运作模式,实现图书馆运行数据全面管理和整体分析。

(4)平台管理模块:平台管理主要实现用户及权限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监控和运维等功能。其中,权限管理解决功能和数据权限的分级管理问题。安全管理,包括用户身份鉴别认证、Web 应用安全,以及对于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和必要的脱敏处理等。此外,平台提供可视化的监控管理和运维功能,监控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软硬件以及应用系统和数据处理任务等运行状况,并支持集群维护、补丁升级等运维管理功能。

(5)资产管理模块:元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血缘分析是资产管理模块中两项重要功能。元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加工处理后,需进行一致性、完整性的质量校验,确保元数据的可用性。该模块通过建立数据地图和数据血缘分析,在数据间建立联系,实现以某一字段为出发点,查找其关联信息的功能。

1.3 智慧门户架构和功能设计

智慧门户系统架构见图3,以技术、资源和基础网络设施为支撑,以数据支撑平台为突破口,实现资源一站式检索、深度学科服务、资源个性化推荐、个人空间数据化、快速响应智能客服等功能,并采用响应式布局,自动适应各终端。

1.3.1 资源一站式检索

以资源管理平台为基础,对馆内资源进行整合仓储,实现元数据整合与精细化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资源检索入口,实现跨库、跨类型的文献信息检索。

1.3.2 深度学科服务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分类,结合学校学科分布情况,建设13 个学科门户,进行学科前沿热点追踪、学科研究热点析出、学科资源推荐,用户可通过学科门户获取最新的学科情报和获得更广泛的学科服务。

1.3.3 高效智能客服

将智能问答机器人嵌入系统,收集图书馆常见问题,建成语料库,用户输入相关问题关键词即可迅速获取答案,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1.3.4 个人空间数据化

用户登录个人空间,除可看到基本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外,还可以清晰掌握自己的入馆数据、门户访问数据、资源利用情况以及重点关注学科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1.3.5 响应式布局

智慧门户自动适应各个终端,支持多终端、跨平台数据同步,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各终端,获取相同的信息和数据。

1.3.6 统一登录

读者使用读者账号一键登录图书馆各系统,提升门户使用的连贯性和舒适度。

1.4 智慧空间规划建设

1.4.1 5G 网络布局

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分公司合作成功申报张家口市级创新中心并完成图书馆5G 网络部署。通过超大带宽、低延时的5G 网络布局,及MEC、网络切片等新型技术的引进,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和智能体验设备搭建起网络基础。

1.4.2 物理空间建设

鉴于图书馆当前的资金技术实力,选定图书馆五楼作为智慧体验空间,进行了局部的智慧化建设,建设了相对独立的研修室、智能学习空间,4K 影音室、开放共享学习区等全新的学习交流体验空间。

1.4.3 智能设备引进

引进VR/AR 体验、党建有声图书馆、智慧学习屏、数字油画等智能设备。接入人脸识别入馆系统,读者数据录入后,“刷脸”即可识别用户,同时匹配用户存储在云端的个人信息。

2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效果

目前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智慧门户已上线试运行,智慧空间也陆续对外开放,师生利用4K 影厅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观影活动,在VR 体验馆利用VR 设备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智慧门户一站式获取所需文献等。除以上用户对智慧图书馆的具体使用及其收到的良好体验效果外,本文从图书馆资源建设、管理运行、读者服务和空间效能4 方面总结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2.1 资源建设有据可依

通过资源数据管理平台,构建起文献元数据仓储,并对文献进行规范化处理,实现了纸本馆藏、电子资源和数字资产管理的深度融合。图书馆可实时掌握电子资源、馆藏资源的数据量及更新情况,使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加精准化。通过对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学科利用情况统计、学院使用情况统计等,实现对各类资源利用情况的直观综合分析,为图书馆进行采购决策和学科资源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2.2 管理运行有数可循

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为图书馆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图书馆在掌握馆藏资源、用户和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合理、符合用户需求的的资源采编计划、阅读推广计划等,为各个业务部门优化工作方式、工作流程,明确智能化时代新的工作重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同时,运行数据管理平台可帮助馆员实时监控数据状态,发现异常数据并作出预警,解决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受限于数据库供应商的产权保护,数据库资源的访问不稳定的问题,确保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24 h 持续、正常、安全使用。

2.3 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推动图书馆服务向精准化和主动化转变。传统图书馆文献提供方式通常以数据库为单位,属于粗放式的资源提供方式。智慧门户的一站式检索实现资源提供方式由“库”向“篇”的转变,以“篇”为单位提供给用户。同时,图书馆通过用户画像精准发掘用户需求,将需求与文献资源数据匹配,实现文献资源的个性化推荐。基于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图书馆可主动为用户提供包括参考咨询、定制阅读、信息推广等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智能问答、多终端数据同步等功能设计,极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2.4 空间效能得以提升

通过建设研修空间、智能教室、4K影厅等,为师生研修、讨论、举办学术沙龙、论坛、分享会提供了理想场所,增强了图书馆空间的表现力,丰富了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同时,通过智能设备全面采集读者信息、行为数据,感知读者的文化需求偏好,设置沉浸式的阅读和文化体验场景,提升了用户的空间体验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在用户协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知识交流共享方面价值的发挥。

3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启示

3.1 数据资源深度整合是实现图书馆智慧生态建设的基础

“有资源、有用户、有运行”但“无数据”是阻碍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的最大障碍。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首先要激活沉睡的资源数据、用户数据和运行数据。通过前述多源数据梳理,可以看出图书馆数据源众多且数据格式繁杂,因此需加大数据整合力度,注重业务流程的梳理与数据标准的制定,完善数据标注加工、数据质量校验、质量任务监控环节,构建互通互融的数据分类整合体系,建立数字资源仓储,为实现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打好基础。

3.2 技术支撑是实现图书馆智慧生态建设的关键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人才和技术实力难以实现完整的建设过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由图书馆明确建设需求,由软件开发商定制开发的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但同时也需合理看待技术和智能设备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技术是图书馆智慧化的重要的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图书馆发展难题,让用户体验到更加新颖和便捷的服务,但要警惕技术滥用和智能设备盲目堆砌。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利用,只有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并能够激发用户新的信息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增值。

3.3 平台建设是实现图书馆智慧生态建设的抓手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突破“数据孤岛”和线上线下服务“两张皮”的现象,因此需要树立起以“连接”为特征的数据平台理念。数据平台要从整体布局而非单个系统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揽各个业务部门和业务线,打造统一、规范的数据支撑平台,为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分析、数据服务奠定平台基础,继而实现资源与资源、资源与读者、读者与服务的有机连接。通过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连接和服务增值,进一步建立起互通互联、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生态体系。

3.4 馆员智慧是实现图书馆智慧生态建设的核心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离不开馆员智慧。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其能力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目前,图书馆依然普遍存在馆员知识结构不完善、数据素养不够高等问题。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以数据为驱动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智慧馆员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馆员的数据思维、数据服务意识和数据化的服务能力,将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转化为服务能力,形成智慧图书馆生态环境中图书馆员的专长和优势,让图书馆员在图书馆智慧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智慧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是一个全方位、长周期的过程,目前我们初步完成了数据服务支撑平台架构设计和建设、智慧门户建设和智慧空间硬件设施配套。下一步将继续进行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和完善,探索空间、设备如何与资源数据、用户数据建立起更深层的联系,以数据赋能智慧图书馆,实现更加融合、高效的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数据服务智慧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困境及优化路径
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方向分析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服务建设规范研究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