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2022-08-19李炳勋

学周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初中生实验教学物理

李炳勋

(甘肃省庄浪县万泉中学,甘肃庄浪 744606)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改对初中物理实验的要求,物理教师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降低物理实验的难度,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很高,但是他们只是停留在实验的表面,喜欢动手操作实验器材,并不懂得实验背后的内涵,无法全面地把握物理实验的真谛。针对这样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实施启发式、发现式的物理实验,把实验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让初中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实验,锻炼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想落后,无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物理学习的主要方式,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初中物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把教学的核心放在了中考上,按照考点进行教学,无视实验教学,甚至还会挤占实验课的时间进行知识灌输。这种做法剥夺了学生自主操作和思考的实践和机会,造成很多初中生都是眼高手低,实践能力薄弱,违背了新课程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演示实验,无视学生参与

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引导和示范的主要形式,通过演示让学生可更加直观地看到物理现象,降低了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难度,深受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的演示实验过于传统,缺乏新意,对初中生的吸引力不强,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些教师设计的演示实验过于复杂,学生通过观察很难做出快速的反应,无法从实验中获得启发,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此外,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在操作过程中很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讲解,使得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论理解不深,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呈现方式单一,无视能力培养

物理实验既是教师教学的形式之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应以动手操作为主,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呈现方式过于单一。部分物理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用演示实验代替了探究实验,用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造成学生缺乏实验探究的能力,对实验的本质认识不清。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实验教学也是如此。然而,物理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按照书本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对于一些在实验室难以完成的实验就以讲为主,很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虚拟实验室来辅助实验操作,实验教学缺乏科技感和时代感,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锻炼学生多种综合能力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灵活驾驭知识,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研究物理现象时大多都是从实验观察开始,通过观察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再经过思考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对自然现象去粗取精的过程,要想达成实验目的,学生要手脑结合,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需要。

(二)顺应了新课程改革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不再以应试教育为主,而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旨在提升全民的综合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对科学的热爱,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为了获取实验的成功,必须将各个实验步骤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这个过程磨砺着学生的意志,对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一)营造实验情境,提高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在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初中生步入科技世界的引导者。但由于初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物理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融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变物理实验为初中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使实验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快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开始前,初中物理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实验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活课堂氛围,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环境,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初中物理教师还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自制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再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启发学生将实验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动画模拟向学生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用多媒体技术放大实验现象,创设更加直观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获得更直观、清晰的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初中物理课堂成为初中生学习的乐园。

(二)指导学生探索,突破实验困境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程序化、机械化的实验操作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完成后感到迷茫,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不这样做会怎样”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使学生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走出实验学习的困境,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

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主角,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之中,师生共同研讨实验的每一处细节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实验不只是简单的动手操作,初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在要点之处留白,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重点观察,并思考其本质,突破学习的难点。学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体,初中物理教师要大胆地放开双手,改变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到讲台上进行实验操作,并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去阐述实验的步骤、重点、结论等,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影响着实验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实验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可运用“实验+训练”的模式,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训练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实验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促进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巨大改变。初中物理教师可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通过动画演示或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过程,丰富学生的试听感受,使实验教学变得形象化、直观化,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物理现象用普通的方法是无法向学生进行演示的,这时物理教师就可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宏观或微观的实验,用“动画+色彩”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物理实验变化过程,让学生可目睹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操作中有很多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很小,受空间限制很难让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效果,这时物理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放大的功能,将实验现象投影到大屏幕上,也可利用视频实物展台让学生亲眼观察到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还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仿真物理实验室,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实验情境,通过对电脑系统中各种实验组件的操作进行模拟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形式,将一些“不可能”的实验变为了“可能”,使实验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联系日常生活,改编物理实验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想让初中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价值,就必须将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愿望,将实验教学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学生积极改编物理实验,将各种生活化元素融入到物理实验中,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实际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实验教学正式开始前,初中物理教师可采用生活化的课堂引入,以初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并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用熟悉的生活现象为背景引入实验探究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初中物理教师还可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新闻、趣事等作为课堂导入,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使物理实验效果更完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摒弃教条主义,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生活材料对传统实验进行创新,通过改变实验器、实验操作过程等,优化物理实验设计,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增强实验学习的动力。在实验教学结束后,物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家庭中易得的资源,自制家庭小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制实验来验证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五)引入实验项目,提高物理素养

以项目式教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创新,既可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物理素养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和多样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一起制定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完成实验项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物理教师可已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出人意料的小魔术或“异象”,唤起学生对实验项目的兴趣,微课视频短小精悍,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最佳渠道。

为达成实验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合理的编排,形成项目式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理解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论,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打开思维,学到更多的物理科学思维方法,提升物理素养。在项目式学习中,初中物理教师还可引入微信、QQ 等网络工具,利用网络让各小组在群组中进行实时互动,相互交流经验,呈现项目实验结果,实现共享学习,让学生可收获成功的喜悦,改变对物理实验和物理学习的认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初中生的实验参与热情,提高物理实验实效。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提供多种多样的物理实验活动,让初中生在物理实验课堂活跃起来。还要引入信息技术,消除物理实验的困扰,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自主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物理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生实验教学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只因是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