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秋阁(外一篇)

2022-08-19中国河北

台港文学选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哥哥

■ 孙 犁(中国河北)

一九四七年春天,冀中区号召发动大生产运动,各村都成立了生产委员会。

一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地里的牛马多起来,人们忙着往地里送粪。

十九这天晚上,代耕队长曹蜜田,拿着一封信,到妇女生产组组长张秋阁家里去。秋阁的爹娘全死了,自从哥哥参军,她一个人带着小妹妹二格过日子。现在,她住在年前分得的地主曹老太的场院里。

曹蜜田到了门口,看见她还点着灯在屋里纺线,在窗口低头站了一会,才说:

“秋阁,开开门。”

“蜜田哥吗?”秋阁停了纺车,从炕上跳下来开开门,“开会呀?”

曹蜜田低头进去,坐在炕沿上,问:

“二格睡了?”

“睡了。”秋阁望着蜜田的脸色,“蜜田哥,你手里拿的是谁的信?”

“你哥哥的,”蜜田的眼湿了,“他作战牺牲了。”

“在哪里?”秋阁叫了一声把信拿过来,走到油灯前面去。

她没有看信,她呆呆地站在小橱前面,望着那小小的跳动的灯火,流下泪来。

她趴在桌子上,痛哭一场,说:

“哥哥从小受苦,他的身子很单薄。”

“信上写着他作战很勇敢。”曹蜜田说,“我们从小好了一场,我想把他的尸首起回来,我是来和你商量。”

“那敢情好,可是谁能去呀?”秋阁说。

“去就是我去。”曹蜜田说,“叫村里出辆车,我去,我想五天也就回来了。”

“五天?村里眼下这样忙,”秋阁低着头,“你离得开?我看过一些时再说吧,人已经没有了,也不忙在这一时。”她用袖子擦擦眼泪,把灯剔亮一些,接着说,“爹娘苦了一辈子,没看见自己的房子、地就死了,哥哥照看着我们实在不容易。眼看地也有得种,房也有得住,生活好些了,我们也长大了,他又去了。”

“他是为革命死的,我们不要难过,我们活着,该工作的还是工作,这才对得住他。”蜜田说。

“我明白。”秋阁说,“哥哥参军的那天,也是这么晚了,才从家里出发,临走的时候,我记得他也这么说过。”

“你们姐俩是困难的。”曹蜜田说,“信上说可以到县里领恤金粮。”

“什么恤金粮?”秋阁流着泪说,“我不去领,哥哥是自己报名参军的,他流血是为了咱们革命,不是为了换小米粮食。我能够生产。”

曹蜜田又劝说了几句,就走了。秋阁坐在纺车怀里,再也纺不成线,她望着灯火,一直到眼睛发花,什么也看不见,才睡下来。

第二天,她起得很早,把二格叫醒,姐俩到碾子上去推棒子,推好叫二格端回去,先点火添水,她顺路到郭忠的小店里去。

郭忠的老婆是个歪材。她原是街上一个赌棍的女儿,在旧年月,她父亲在街上开设一座大宝局,宝局一开,如同戏台,不光是赌钱的人来人往,就是那些供给赌徒们消耗的小买卖,也不知有多少。这个女孩子起了个名儿叫大器。她从小在那个场合里长大,应酬人是第一,守家过日子顶差。等到大了,不知有多少人想算着她,父亲却把她嫁给了郭忠。

谁都说,这个女人要坏了郭家小店的门风,甚至会要了郭忠的性命。娶过门来,她倒安分守己和郭忠过起日子来,并且因为她人缘很好,会应酬人,小店添了这员女将,更兴旺了。

可是小店也就成了村里游手好闲的人们的聚处,整天价人满座满,说东道西,拉拉唱唱。

郭忠有个大女儿名叫大妮,今年十七岁了。这姑娘长得很像她母亲,弯眉大眼,对眼看人,眼里有一种迷人的光芒,身子发育得丰满,脸像十五的月亮。

大妮以前也和那些杂乱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近来却正眼也不看他们;她心里想,这些人要不得,你给他点好颜色看,他就得了意,顺竿爬上来,顶好像蝎子一样螫他们一下。

大妮心里有一种苦痛,也有一个希望。在村里,她是叫同年的姐妹们下眼看的,人们背地说她出身不好,不愿意叫她参加生产组,只有秋阁姐知道她的心,把她叫到自己组里去。她现在很恨她的母亲,更恨那些游手好闲的整天躺在她家炕上的那些人,她一心一意要学正派,要跟着秋阁学。

秋阁来到她家,在院里叫了一声,大妮跑出来,说:

“秋阁姐,到屋里坐吧,家里没别人。”

“我不坐了,”秋阁说,“吃过饭,我们去给抗属送粪,你有空吧?”

“有空。”大妮说。

大妮的娘还没有起来,她在屋里喊:

“秋阁呀,屋里坐坐嘛。你这孩子,多咱也不到我这屋里来,我怎么得罪了你?”

“我不坐了,还要回去做饭哩。”秋阁走出来,大妮跟着送出来,送到过道里小声问:

“秋阁姐,怎么你眼那么红呀,为什么啼哭来着?”

“我哥哥牺牲了。”秋阁说。

“什么,秋来哥呀?”大妮吃了一惊站住了,眼睛立时红了,“那你今儿个就别到地里去了,我们一样做。”

“不”,秋阁说,“我们还是一块去,你回去做饭吃吧。”

懒马的故事

懒老婆每日里是披头散发,手脸不洗,头也不刮。整天坐在门前晒暖,好像她一辈子是在冰窖里长大起来。

年纪还不到四十,好吃懒做,老头子也不敢管她。

有一回丈夫骂她一句:“你这个老王八,只会晒暖。”

夜里,她就拿着腰带系到窗棂上去上吊了。

一天,妇救会分配给她一双鞋做,她就大张旗鼓地东街走到西街,逢人便说:“都说我懒,你看我不是做抗日鞋了吗?”

看看她的针线笸箩吧:

三条烂麻线; 一个没头的锥子; 一块她的破裤里,是她用锅底烟子染了黑,来做“鞋表布”的;还有一堆草纸。

懒老婆做这双鞋,什么也不干,做了十天,后来同着全区的五百双鞋一块送到军队上,四百九十九双都有同志们心爱的拿走了,就剩下了懒老婆这双。放在管理科没人去看它,鞋底向上,歪歪趔趔写着懒老婆的名字“马兰”。

胡振德 画

放了半年,还是有一个母耗子要下小老鼠了,才把这双鞋拉进洞里了。

我看她这名字可以改换一下,叫“懒马”倒不错哩。

我喜欢孙犁的质朴清新,如诗如画的语言,既不张牙舞爪,也不喋喋不休。读他的文字会让你静下来,他描绘的人物和他就如朋友一般,你不觉得他在写小说,他是在把朋友介绍给你,让人感到很亲切。

像《张秋阁》,一位极其普通的人,哥哥在部队上牺牲了,代耕队长来告诉她消息并说可以去领“恤金粮”,她没有豪言壮语,一切都是那么朴实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带领同村一个有问题的家庭的女儿一起去给抗属送粪。这样的人物在今天读来,像春天原野上吹过的风,纯香扑鼻。

《懒马的故事》是孙犁作品中稀有的个例,没有画意和诗情,也看不到清新和明快。可是当你从今天的新闻报道中知道有极个别年轻人长时间宅在家里,几个月不整理内务,几乎就是生活在垃圾中。你如果读过这篇作品,可能才知道当年作家这样写的用意所在。“懒马”可能会起到针刺的作用,让人自省。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不阅读就无从谈起。文学的无用之用,要有悟性才会略知一二。(李永康)

猜你喜欢

哥哥
我喜欢哥哥
哥哥
城里的哥哥进山来
当哥哥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你是一个好哥哥
哥哥不在家
找油的哥哥想我了吗
我有一个胖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