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置煤矿厚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应用

2022-08-18毛望平

江西煤炭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离层锚索锚杆

毛望平

(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山西 霍州 031412)

1 工程概况

辛置煤矿位于山西省霍州市辛置镇,目前主采的2#煤层,煤层厚度为3.8~4.3 m,平均厚度4.1 m,煤层倾角2°~6°,平均倾角为4°。2#煤层直接顶为均厚3.0 m 的泥岩、砂泥岩互层,老顶为均厚7.2 m 的K8中细砂岩,直接底为均厚4.5 m的泥岩,老底为均厚6.5 m 的中砂岩,煤层稳定可采,平均埋深187 m,顶底板岩层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2#煤层顶底板岩层情况

2 厚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研究

2.1 锚杆长度设计

辛置矿2-208 回采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尺寸为宽×高=4.8 m×3.9 m。 理想条件下,矩形断面的回采巷道围岩弹性状态及非弹性状态范围如图1 所示。

图1 理想条件下矩形巷道围岩力学状态分布

非弹性区域等效圆半径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r1为非弹性区等效圆半径,m;P为围岩地应力,MPa;C为煤层粘聚力,0.5 MPa;φ为煤层内摩擦角,37°。

回采巷道顶板的非弹性区范围计算公式为:

式中:h为巷道高度,3.9 m。

回采巷道两帮的非弹性区范围计算公式为:

a2=r1-b=1.4 m

式中:b为巷道宽度的一半,2.4 m。

根据锚杆支护理论可知锚杆长度可由下式计算:

L= a +L0+L1

式中:a 为巷道围岩非弹性区范围,其中顶板a1=1.85 m,两帮a2=1.4 m;L0为锚杆外露长度,0.2 m;L1为锚杆锚固端长度,0.5 m。

计算可得顶板锚杆长度L顶=2.55 m,两帮锚杆长度L帮=2.1 m,则顶锚杆长度可设计为2.6 m、2.8 m 和3.0 m,帮锚杆长度可设计为2.2 m、2.4 m 和2.6 m。

2.2 锚杆间排距设计

如图2 所示,依据锚杆锚固支护理论,锚杆加固拱范围与锚杆间排距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图2 围岩锚固体压缩带

式中:b 为加固拱宽度,1.2 m;L 为锚杆的有效长度,分别取2.0 m、2.2 m 和2.4 m;α 为锚杆的控制角,45°;α′为锚杆的间排距,m。

通过上式计算可得锚杆间排距为0.8 m、1.0 m 和1.2 m。

2.3 锚杆直径设计

按照锚杆支护强度原则[1-2],锚杆直径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d为锚杆直径,mm;Q为锚杆锚固力,50 kN;σt为锚杆抗拉强度,335 MPa。

计算可得锚杆直径d=13.58 mm,因此锚杆直径可设计为16 mm、18 mm 和20 mm。

2.4 锚索支护参数设计

锚索支护作用原理[3-5]如图3 所示。

图3 锚索悬吊作用原理

根据现场顶板岩层赋存情况及相邻工作面支护效果,锚索锚固端应锚固在基本顶K8中细砂岩中,锚索直径设计为17.8 mm,长度设计为8.3 m,锚索间距设计为1.6 m。

3 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效果分析

3.1 设计方案

按照前述理论分析,综合考虑现场地质条件及相邻巷道支护效果,2-208 回采巷道设计采用“锚杆+ 锚索+ 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案[1-5],支护参数如下: 顶锚杆选用φ20 mm×3 000 mm 的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每排布置6 根锚杆,巷道肩角位置锚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其余锚杆垂直于顶板布置。锚索选用φ17.8 mm×8 300 mm 的钢绞线,间排距为800 mm×1600 mm,每排在巷道顶板中部位置布置两根锚索。 两帮选用φ18 mm×2 400 mm 的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1 000 mm×800 mm,每帮布置4 根锚杆。 为提升锚杆支护的整体性,选用5 000 mm×280 mm×4 mm 的W 钢带连接。

3.2 工业性试验

为了解支护效果,在2-208 回风巷道距离开切眼50 m、100 m、150 m 三个位置布置综合测站,分别对锚杆锚固力、顶板离层量、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如图4、图5 所示。

图4 锚杆锚固力试验结果

图5 巷道变形现场监测结果

在2-208 回风巷监测范围内,随机选取16 根锚杆进行拉拔试验,其中顶锚杆和帮锚杆各8 根,如图5 所示。 拉拔试验结果表明,顶锚杆锚固力均超过帮锚杆的锚固力,顶锚杆锚固力基本保证超过80 kN,而帮锚杆锚固力基本保证超过60 kN,锚杆锚固力满足现场支护要求。

为准确了解顶板离层情况,分别监测锚杆锚固范围内2.5 m 位置和锚固范围外10 m 位置的离层情况,监测结果如图5(a)和5(b)所示,锚固范围内离层量仅为7 mm,而锚固范围外离层量约为前者的两倍,也仅为14 mm,表明支护效果良好,有效地防止了顶板岩层离层现象的发生。 由图5(c)和5(d)可知,巷道两帮移近量最大值达80 mm,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达70 mm,两帮变形量略大于顶底板变形量。 总体来看,巷道围岩变形量不大,满足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

4 结语

以辛置煤矿2-208 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方式进行了设计,确定采用“锚杆+ 锚索+ 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案进行巷道支护。 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巷道变形量较小,可以满足现场的安全生产需求。

猜你喜欢

离层锚索锚杆
WBY-10型顶板离层仪的优化设计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采动覆岩离层多层位注浆地表沉陷控制技术
煤矿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制、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