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创新实践:动态艺术《雪舞·2022》

2022-08-18项苗苗天津城市公共艺术研究院

人类居住 2022年1期
关键词:场域冬奥雪花

文|项苗苗(天津城市公共艺术研究院)

1.《雪舞·2022》现场环境图 图|项苗苗 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无与伦比的场馆、设施和组织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先生的称赞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源于冰与速度联想的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雄伟、现代,各国冬奥健儿在场馆内演绎着速度与激情;而场馆外,名为《雪舞·2022》的动态艺术作品也在北京冬日的朔风中翩然起舞,为这场盛会增加了浪漫与诗意。“雪舞”与“冰丝带”横纵交融、刚柔并济,构成具有国际品质的冬奥文化景观系统,引来各国宾客和民众的驻足与围观。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世界冬季体育的高峰竞技,是非凡、精彩、卓越的盛会,也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灿烂文化和当代中国时代风貌的国际平台。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精神载体,将为举办地提升品质与增添魅力。自2020年7月9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启动,百日后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13名应征人提交的1611件应征方案。通过专家多轮评审,共评选出入围奖方案44件,提名奖方案20件,最终有7件最佳作品建设落地。由天津美术学院景育民教授创作《雪舞·2022》作为最佳作品,落成于北京冬奥会主场馆——国家速滑馆西北广场。

创作理念

《雪舞·2022》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类型化表现方式,以空气力学结合“雪花”的意象造型,在静谧的环境空间中婉转运行,呈现曼妙抒情的视觉感受。在料峭的冬季给人以活力无限、激情浪漫的诗意联想。

灵动闪烁的“雪花”装置在风力的作用下,周而复始,摇曳起舞。似美丽的玉蝶,轻舞飞扬;又似浩瀚的星辰在苍穹间流转;更似奥运健儿的生命动能给寒冷的冬季带来的激越与活力。在举世瞩目的冬奥会期间,《雪舞·2022》以新颖独特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给五大洲的宾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作品在宛如冰雪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前的绿荫中,与流线型的建筑构成环境和谐的景观装置。在强化冬奥主题的同时,营造“纯洁的冰雪”的审美意境,与全球奥运健儿在此“激情的约会”。以公共艺术的全新话语阐述北京冬奥理念,彰显中华民族科技、生态、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诉求,呈现北京2022 冬奥会的大国风范、国际水准与时代气质。

2.《雪舞·2022》场域空间模拟 图|景育民

3.《雪舞·2022》局部 图|张旖旎 摄

4.《雪舞·2022》设计手稿 图|景育民

思路缘起

《雪舞·2022》的灵感源自于景教授年少时对气象台风速仪设施的好奇,这种记忆一直留存在创作者的记忆中,延续到今日成就了作品《雪舞·2022》。

《雪舞·2022》基于对公共艺术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动态艺术的实验,作品的运转与风阻装置和造型的有效结合,成为攻克的重点。如何呈现“雪花”灵动的空间形态,使平面固态的“雪花”能够在自然光影与风力的作用下给人以雪舞飘扬的视觉感受。经过无数次试验和电脑三维模拟与技术调整,在美学的前提下,考量作品的分组关系和重量因素,在艺术形式与物理层面上达到的最佳效果,最终以理想的技术手段、以空间交错的组合方式构成可在风力作用下无限循环运动“雪花飘扬”的创作初衷。至此,创作者以坚毅与精进的反复实验完成了造型艺术的成功跨界,创造了集聚美感而独特的作品。

与场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雪舞·2022》由9组12米高的不锈钢立柱呈矩阵式排列组合,每组立柱上有多组大小不一的不锈钢材质的“雪花”意象造型。采用了符合空气力学的机械结构,“雪花”在兜风形态和轴承装置的作用下,在风中婉转运行。《雪舞·2022》的灵动造型与国家速滑馆的外部形态构成了和谐的场域互为关系。同时也采用与“冰丝带”相互交映的灯光效果,让不锈钢“雪花”能够在“冷暖互映”的光影氛围里唤起人们对寒冷冬季中激越运动的双重联想,达到与场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冬奥理念的全新呈现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说过: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要以“美丽、艺术、荣誉、乐趣与活力”来展现人类的“进步与和平”。奥林匹克历经了两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雕塑艺术乃至当下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标配。

从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公共艺术的全面融入,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公共艺术的创新拓展,公共艺术不仅是诠释奥运精神和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渗透到有关场地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中,成为助推冬奥盛会,彰显国家气质的文化事件和城市景观。

冬奥会因冰雪运动而生,《雪舞·2022》从公共艺术的广义概念出发,聚焦当下人文精神与时代诉求,将科技元素有效的纳入到观念与方法论的双重体系当中,将静态三维概念与时间、空间、场域、气象等多种元素或媒介相互融合,获得剧场效应,它不单纯聚焦于某个运动项目的个体表达,而是对冰雪运动整体含义的观念诠释。力求使公众获得全新的审美愉悦并唤起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同时延伸至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与畅想。

结语

“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冬奥会不仅是中国对外展示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将国际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向各国人民展示的重要平台。”《雪舞·2022》聚焦奥运精神本身,将生态、科技、人文的观念与公共性完美结合,以创新性的思维,拓展了当代公共艺术表现的新形态,激活了充满东方智慧的动态艺术语言,以一种全新、智慧的方式诠释了冬奥会的主题:即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展现其国际性交流与合作平台的价值。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同时,中国也正以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面貌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猜你喜欢

场域冬奥雪花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