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术在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对比①

2022-08-17赵建军王殿钦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髌骨经皮微创

周 翯,赵建军,王殿钦

(1.嵩县西关骨科医院, 河南 嵩县 471400;2.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髌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行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髌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进行修复及固定,若处置不恰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因髌骨切除会导致肌肉严重萎缩和膝关节功能永久受限,因此手术治疗的首要目的应尽可能保持髌骨完整,并使关节面恢复平整或复位,使受损的关节功能得以改善。髌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及避免远期并发症极其重要[1]。因此,为探寻更加完善的手术方案,本研究选取82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手术对于髌骨骨折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04~2021-04于本院行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的髌骨骨折患者41例为观察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体质量(64.9±14.3 )kg,平均年龄(43.7±15.1)岁,男26例,女15例,横行骨折33例,纵行骨折8例,左侧16例,右侧2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体质量(65.6±15.8 )kg,平均年龄(42.5±16.5)岁,男21例,女20例,横行骨折36例,纵行骨折5例,左侧18例,右侧2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髌骨骨折;均具备切开复位及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手术指征;骨折时间<14d,可耐受内固定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陈旧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患者;关节置镜困难者;合并肿瘤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张力带或钢丝固定术。患者平卧,行硬膜外麻醉;取髌前横行或纵行切口切开,暴露骨折位;清理关节腔积血,复位骨折端,行钢丝环扎或张力带固定;修补软组织,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体位及麻醉处理同对照组;于下肢根部加止血带,作切口并置入关节镜与电动刨刀;冲洗关节腔积血,清理组织碎片,刨刀清除血凝块,检查并处理合并伤;经皮在骨折两端分别植入两枚克氏针,进行骨折复位;确保关节对位良好,经皮使用髌骨钳维持复位;置空心螺钉导针,经皮钻孔植入空心拉力螺钉;采用金属钛缆经皮下绕扎,视情况取“8”字或“口”字捆扎法,收紧并固定,剪除多于缆索;修补髌韧带区域,缝合皮下组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评定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没有疼痛,10表示最大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如伤口感染、关节麻木、行动受限、疼痛等术后反应发生情况。(3)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患肢无疼痛,肌肉无萎缩,行动及下蹲自如(优);患肢偶尔疼痛,肌肉无明显萎缩,行动较自如,下蹲有困难(良);患肢关节经常疼痛,肌肉重度萎缩,行动无跛行,下蹲不方便(差)。总有效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评分、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41,n(%)]

2.3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n=41,n(%)]

3 讨论

髌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普遍,主要采取切开复位手术对患者进行固定治疗,术中较常采用钢丝环扎固定法和张力带固定法。因钢丝环扎可靠性能低,愈合时间长、预后效果差等缺点,改良后的张力带固定法成为内固定手术中的常用术式。这种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虽能够使患者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但需对患者进行大切口的开刀,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大,需大面积切割剥离患处软组织,影响血液疏通,易造成伤口感染,术后恢复不良,疼痛、麻木、关节僵直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4]。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引入后,对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情况有了较大改善。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是一种切口小、损伤低操作较方便的封闭式微创治疗技术。钛缆是由多股钛丝组成的缆索样结构,因钛基材料性能及兼容性良好等特点,在医学领域应用价值较高,成为了传统钢丝的最佳替代材料应用于骨创伤的内固定治疗[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相较传统切开复位术,具备显著的优越性,其一般性手术指标表现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大大缩短手术用时;手术创口较小,使得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无需大面积剥离骨折端附近软组织,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因创伤小恢复快,从而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与传统开放是手术相比,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其手术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创伤性小,通过关节镜监测骨折部位并进行修复固定,对软组织损伤较少,对髌骨供血影响较小,使得术后感染、僵直、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得以有效控制[5]。并且因此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术后患者可快速恢复手术损伤,能够更早的进行康复训练等辅助治疗,大大缩短患者术后骨伤愈合期,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赵东晓等[6]研究结果显示,微创内固定手术对上肢骨折有显著疗效,虽然研究对象的骨伤部位与本研究有所不同,但同样证明了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对骨伤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疗效,这与本结果基本相似。另外有研究[7]发现,克氏针钛缆的皮下刺激及内固定术失败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整体评分更高,临床表现优于克氏针钢丝。因钢丝的不稳定性及金属刺激性,传统术式引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失败率较高,该结论亦变相辅证了本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髌骨经皮微创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