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改善分析①

2022-08-17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阻型心脉心功能

杜 远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近年来,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外感、内伤导致患者出现血阴阳亏虚症状,患者的心脉不畅产生惊慌不安及心中急剧跳动等,危害较大[1]。在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治疗方法不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2]。实施中医治疗方法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3]。本文择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7-01~2021-01),观察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的应用价值、治疗效果、心功能水平、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安全性等,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01~2021~01,入选此次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结合此间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应用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依次实施常规治疗及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其中对照组:女18例,男32例,年龄63~77岁,平均(70.52±1.68)岁,病程时间为1~5年,平均(3.05±0.12)年。观察组:女19例,男31例,年龄62~78岁,平均(70.49±1.71)岁,病程时间为2~4年,平均(3.06±0.13)年。两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适应常规治疗,使用欣康(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40284)+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欣康剂量为每次20mg,每天服用3次。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服用2次,共治疗30d。

观察组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药物成分为:10g太子参、10g生黄芪、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当归、10g生地黄、10g百合、10g甘松、10g赤芍、10g珍珠母、10g白芍、10g炒枣仁、10g川芎、10g甘草、10g陈皮,将所有药物混合后进行煎煮,相关医务人员取汁液指导患者分为早晚2次服用,1次/d,共30d。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治疗效果,显效: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4]。②分析心功能水平,包括:包括:心率、左室射血分数、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5]。③分析中医症候积分,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0分为无症状,2分为轻度症状,4分为中度症状,8分为重度症状[6]。④分析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乏力)发生率[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效果

和对照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00%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50)

2.2 分析心功能水平

和对照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心功能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更具优势(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n=50)

2.3 分析中医症候积分

表3 分析中医症候积分(n=50,分)

2.4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更低(P>0.05)。见表4。

表4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n=50,n(%)]

3 讨论

对于心悸患者而言,发病机制不够明确,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是常见类型,给予患者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方法,能够积极控制患者的病情,对其心功能改善及疗效的提升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00%更高(P<0.05)。实施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方法,具有养阴生津、活血通脉的功效。在益气养阴定悸汤中,当归、甘松、川芎等药物可以达到理气活血的目的,炒枣仁、珍珠母能够安神定悸,甘草具有调和药物的效果。将所有药物混合使用可达到养阴定悸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分析心功能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66.19±3.08)次/min、左室射血分数(56.34±3.28)%、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138.26±11.67)ms更具优势(P<0.05)。实施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方法,在心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益气养阴定悸汤在补益气血的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症状,效果显著。治疗前,两组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17.85±3.36)相比,观察组(11.41±4.06)评分更低(P<0.05)。实施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症状,中医症状明显改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更低(P>0.05)。实施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可减少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提高了心悸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治疗期间,相关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从而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活血通脉是主要目的,患者使用后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使用中医治疗方法,保证临床治疗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除此之外,相关医务人员应该告知患者疾病知识,比如: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的发病机制、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保证临床治疗顺利开展,为患者康复治疗夯实基础。医务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健康指导,减少不良情绪对机体的影响,促使其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可提高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针对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开展益气养阴定悸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猜你喜欢

阻型心脉心功能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心功能如何分级?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