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助力浙江舟山海岛智慧旅游建设提速增效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

2022-08-17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陈方园通讯作者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黄学彬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舟山市景区智慧

文|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 教育中心 陈方园;通讯作者: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 黄学彬

浙江向东,便是大海。沿海大小岛屿星罗棋布,4350 个岛屿像串串珍珠散落在6486 多公里棉长的海岸线上。改革开放伊始,东海潮起,浙江向海而兴的号角随即吹响。浙江人民以海纳百川的和时代弄潮儿的气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经过4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之江大地这片热土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累累硕果。进入新世纪,在“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浙江的旅游业发展开起了新时代,迈上了新征程。今年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推进年,浙江省文旅厅在全省上下确立了旅游系统要以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升级、品牌化融合、市场化发展、国际化布局为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智慧旅游的多项举措,不断壮大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力同心,努力建设能辐射带动全省的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受疫情冲击下的三年来,浙江的旅游产业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下,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还是在满足大众的旅游体验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先锋队的作用,展示了浙江智慧旅游事业的高光时刻。如今,徜徉在诗画浙江的秀美风光中,浙江全域旅游的大美格局正在江南大地上尽情铺展:泛舟杭州西湖,在山水和人文的交融中,感受“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恬淡宁静;远眺东南胜境温州雁荡山,与“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奇秀风光因缘际会,狭路相逢;在风姿绰约的水乡乌镇里,体味“似水年华”的绵延悠长;在舟山的普陀山边,拥抱海天一色的豪迈与开阔·······东海之滨的一座独特而有韵味的海岛型城市——浙江省舟山市也已经在智慧旅游建设的赛道上启帆远航……

1.浙江省舟山市基本概况

舟山,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与宁波隔海相望,北界上海市,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总面积2.22 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08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 多万,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3.62 亿元。舟山面向太平洋,背靠腹地辽阔的长三角,距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处,是我国对外开放 的海上门户和交通要道。舟山四面环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全年适宜旅游时间较长,非常适合海洋休闲旅游开发。舟山拥有两个国家级(普陀山、嵊泗列岛)和两个省级(岱山岛、桃花岛)风景名胜区。舟山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海岛地域特色民俗文化,舟山海域广阔,水深且几乎无浪,常年不冻,是中国乃至世界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

2.舟山市推进海岛智慧旅游建设的举措

随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舟山市政府在落实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推进和政府服务的数 字化转型,围绕四网融合(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智能电网)、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舟山智慧城市 的建设需求不断加大,智慧旅游建设也正处于不断增强和发展阶段。

2.1 建立了“岸海一张网”的旅游信息化格局

舟山市是个群岛型的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散布着大小岛屿多达2085 个,岛屿数量占浙江全省的47.93%。这么多的岛屿用过去传统的方式管理方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用信息化手段对海岛旅游景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已 迫在眉睫。舟山通过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整合全域物理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初步建立了“岸海一张网”的旅游信息化格局。

2.2 强化了“政务一站式”的旅游流程化改造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顺应新发展格局、探索新发展举措的总抓手,更是构筑数字化时代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舟山市围绕浙江数字化改革工作的总要求,以智慧旅游建设为切入点,从改革导入、改革路径、推进方法、改革成效四个方面,形成需求清单、场景清单、改革清单三张清单,提出“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的双螺旋改革路径,构建工作、目标、评价、考核四大体系,搭建数字化改革的理论矩阵。

舟山普陀山景区坚持景区管理、生态保护共同推进。以“智慧景区”综合管控中心为核心,同步建设智能执法平台、综合监控平台、智能疏导平台等数字化集成系统,通过“一键反馈”功能,形成“反馈—留档—处理—稳控”监管保护快速响应闭环,实现多方参与,共同管护目标。景区管理部门把原有的多个二维码集成1 个官方服务码,大类应用分解成数个二级子场景,实现游客服务和政府管理的精准化,游客在景区的通行效率提升70%,科学实现景区游客时段分流,缓解景区拥挤现象,节约时间精力成本,让游客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景点,感受更为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新体验。

2.3 丰富了“服务一条链”的旅游智能化场景

舟山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建成了旅游管理、评价指标的统一标准化体系以及旅游大数据中心等,开发了渗透居民生活旅游各方面的“服务一条链”、智能化多场景的应用服务,也为舟山本地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智能服务。在舟山白沙岛旅游服务中心,游客一进门就能见到,一个与常人身高相仿,胸口有着超大液晶屏幕的机器人“小白”,游客只需在“小白”面前露个脸,人脸对比成功便能顺利入馆,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速度。在舟山定海,实现了3 个“云上博物馆”和南洞艺谷景区的全景视听VR 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在家享受“沉浸式”畅游定海古城 体验,在景区游览时也能听取专业的导游语音讲解,并可以进行线上互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景区的服务品质,也使游客在景区游玩时的体验感更浸润。

3.舟山市在实施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潜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尽管舟山市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效,但智慧旅游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建设、发展、积累的过程的,当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3.1 智慧旅游内涵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目前我国的智慧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大众对此的认知度不高。从舟山市这几年智慧旅游建设的实践来看,各县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有些偏远的海岛景区基础设施落后,智慧旅游建设的硬件投入不足,一些海岛村庄的宽带网络覆盖也不是很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慧旅游知识的普及推广。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旅游企业,只重视对重点景区或重点旅游企业的宣传推广,往往忽视了对一般群众的智慧旅游知识的教育推广。在方法和专业水平上,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技术手段支撑,无法满足智慧旅游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3.2 智慧旅游建设的政策法规不健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慧旅游的推出,使得旅行者更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基于位置和身份识别,智能终端等设备的推广和使用,旅行者的行踪随时被定位,随之而来的旅行者的信息安全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便由 此产生。同时,地方政府缺乏对智慧旅游建设的政策法规保障,需要在更高层面的国家及省级机构出台支持智慧旅游建设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智慧旅游建设切切实实落实到基层。

3.3 智慧旅游网站信息维护动力不足

一个网站,一个APP,开发建设网站容易维护起来却难,怎样做到内容信息及时更新是各种智慧网站建设维护过程中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网站队伍建设作风不硬,纪律松垮。一些景区和旅游企业只重视建立一个网站,而轻视了网站的后期管理。致使一些旅游APP、旅游网站内容单一,缺乏新意。甚至有些信息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游客在留言栏的意见留言也没有及时回复,很难和游客实时互动,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使得当初提出智慧旅游的目的、初衷和意义都大打折扣,不利于智慧旅游建设的良性发展。

4.智慧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5G 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极大地推动了智慧旅游发展,既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的积极作为,也是推进文旅融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旅游行业要深入贯彻数字 化发展理念,让智慧旅游服务呈现新的发展格局。

4.1 旅游数字化将成为政府提升公共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式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旅游管理方式的转变。智慧旅游需结合顶层设计,智慧应用,分级 实施。政府和旅游目的地景区将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智慧旅游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将成为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

4.2 全面物联的智慧旅游将对旅游全产业链产生深刻的变革

智能传感器机器设备将旅游景点、历史古迹、城市公用设施连接到网络,对旅游全产业链上下游运作的系统软 件进行实时感测。智慧旅游将根据旅游网络舆情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发掘旅游资源和游人兴趣点,正确引导旅游 品牌策划相匹配的旅游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推广主题风格,进而促进旅游领域的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

4.3 智慧旅游数据智能的充分融合将创造旅游服务新的场景

旅游景区、旅游景点、酒店餐厅、交通出行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软件将会完全联接和融合,将数据信息融合为旅游资源关键数据库查询。智慧旅游将根据科学的信息结构和展现方式让游人省时省力地获得旅游信息,协助游人更好地分配旅游方案并产生旅游管理决策,在提高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率的同时,为游客带来更强的旅游 安全防范措施和旅游质量保证。

4.4 从服务升级迈向体验升级将为旅游行业提供发展驱动力

智慧旅游将以消费者为核心,更加注重需求侧解决方案,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智能化将推动旅游体验在线沉浸式,进而推动线上虚拟体验转化为线下景区的实地体验和消费。未来移动时代的互联网的各种数字旅游APP 和小程序等将会覆盖消费者的整个碎片时间,从数字连接迈向数字生态,实现数字旅游与多种服务设施、场景和人的连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5.舟山智慧旅游建设的对策建议

围绕舟山市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紧跟智慧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5.1 加大推广力度,普及智慧旅游知识

推广新科技应用步伐,引导旅游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推广数字技术,打造数字旅游新体验。推动旅游景区和海 岛乡村社区建立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社交 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平台宣传智慧旅游的方便快捷性,还可以通过发表文章,发行期刊等方式对大众游客进行科普,推广普及智慧旅游知识,提高游客受众群体和渗透率。鼓励大型旅游企业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旅游应用软件,提高企业利用智慧旅游手段的自觉性。

5.2 创新应用场景,严把程序内容质量

加强对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智慧旅游新发展格局的前瞻性研究,突破技术瓶颈,清除行业障碍,给传统的发展模式、竞争业态、产业系统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基地。在推动智慧旅游应用规模数量高增长的同时,还应遵循精品战略,严把质量关,杜绝粗制滥造的应用程 序产品流向市场。在应用程序界面内容上要设计精美,逻辑科学,吸引眼球,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内容推送 要有时效性,操作界面要简单、易懂、明了,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5.3 确保资金投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

舟山市作为一个海岛城市,虽然这几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步明显,但与周边的上海、杭州、宁波这些重量级的城市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近些年在各城市间的人才争夺大战中,周边那些大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占据绝对优势,使舟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处境就是本地人才外流严重,外地人才引进困难的窘境。舟山的智慧旅游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规划和支持,还依赖于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舟山市应加快制定吸引人才的资金、住房、教育、就业等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使各路人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让人才能在舟山这片热土上创业有甜头,对未来有奔头。

6.结语

“数字+旅游”正在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架构和细节也亟待完善。舟山智慧旅游发展至今,旅游智慧化的供给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旅游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的普及、智慧旅游应用程序开发和旅游规划等方面仍有待于提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浙江省和舟山市“十四五”旅游规划提出的总要求,加大相关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统筹舟山全市的智慧旅游规划,必将进一步助 推舟山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早日建成舟山群岛型、国际化、高品质的海上花园城市。

猜你喜欢

舟山市景区智慧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好惨好惨的事
『摘牌』
“摘牌”
我是小画家
某景区留念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