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

2022-08-1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圈便民照料

促进乡村建设工匠队伍培育与规范管理 乡村建设工匠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

据统计,新版大典包括大类8 个、中类79 个、小类449 个、细类(职业)1636 个,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务及辅助人员等4 个中类,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等15 个小类,碳汇计量评估师等155 个职业(含2015年版大典颁布后发布的新职业)。其中,将乡村建设工匠这个“老行当”作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并明确了其职业定义、具体任务、主要工种等。

据了解,乡村建设工匠主要是指“使用专业机具设备,进行农村房屋建筑、小型基础设施等工程建造人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瓦工、混凝土工、木工、水暖工、电工等工种。一般由“带头工匠”临时组织小规模施工班组承接工程。这种灵活从业方式符合农村特点,但是也存在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施工作业不规范等问题。各地在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和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北京、山西、吉林等地相继出台了相关管理政策文件,多地建立了工匠名录并利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杭州建立了“农房建设智慧管家系统”,农户建房可从系统工匠名录库中挑选工匠。一些地区还成立了乡村建设工匠协会,为工匠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政策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此次将乡村建设工匠纳入大典,标志着长期活跃在广袤农村的乡村建设从业人员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将有力促进乡村建设工匠队伍培育与规范管理。(中国建设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制度》 为各级住房公积金部门提供监管依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住房公积金统计调查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为各级住房公积金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和进行监管提供依据。

《制度》明确了调查对象和统计范围为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设区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其中,设区城市指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设区的市(地、州、盟)。

本制度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统计内容包括住房公积金政策情况、业务运行状况、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资产和费用支出等。报告期别分别为年报、季报和月报。年报统计报告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季报统计报告期为当季首月1日至报告期末,月报统计报告期为当月1日至报告期末。

本制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统一组织,各级填报单位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统计信息系统报送。住房公积金统计信息系统迁移至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后,统计人员通过该平台统计报表模块报送。各填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填报,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各填报单位采用联网直报形式,严格采用原始数据填报,确保对源头数据的集中管理。(中国建设报)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重新修订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1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修订了行业标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于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16日。

据了解,本次修订主要增加了防疫设计相关规定,强化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相关规定,补充失智照护环境相关规定,补充标识设计相关规定适应新需求完善既有条文及条文说明。

比如,在“总则”中,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设计总床位数或老年人总数不少于20 床(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改为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设计总床位数或设计总日托位数不少于20 床(日托位)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

在“基本规定”中,将“对于既有建筑改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预先进行可行性评估,确定通过改建能够符合本标准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改为了“对于既有建筑改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预先进行可行性评估,确定通过改建能够符合本标准和《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 55022 的规定。当既有建筑改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适老化设计执行本标准确有困难,且设计总床位数或日托位数不大于60 床(日托位)时,可进行适老环境性能化设计评估”。(中国建设报)

2022 年1—6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9 万个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经汇总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万个、840 万户。2022年1—6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9 万个、657 万户,按小区数计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6.0%。其中,开工进展排名靠前的地区为河北、贵州、山东、湖北、安徽、重庆、新疆。(城市建设司)

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公布

日前,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河西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山西省太原市等50 个地区上榜。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服务半径在步行15 分钟左右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在全国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开展便民生活圈试点,指导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通过全国推广经验,构建便民生活圈、打造便民服务链、提升民生幸福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石景山区,上海市长宁区、普陀区,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等30 地区成为首批试点。(人民网)

猜你喜欢

生活圈便民照料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便民晋粮”零距离服务农民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便民公告栏
深耕便民场景生态,银联闪付引领支付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