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网络生态现状及问题探索

2022-08-16侯冬青张礼芳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滇西边境地区基站

侯冬青,张礼芳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a.信息中心,b.科技处,云南临沧 677000)

云计算时代,移动互联网是支撑所有行业快速转型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将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在互联网基础条件较差的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比传统互联网发展更为快速,用户范围更广,对各个领域的渗透更为全面,已初步完成区域移动互联网的构建。然而,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区域位置等原因导致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不够完善,构成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要素有所缺失。因此,掌握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是实现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生态系统有效治理的前提基础。

一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概述

(一)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定义

移动互联网不能简单看作互联网的无线化,而是传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技术、平台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兴系统。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随身的特性,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无限商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进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结构越来越复杂。它是社会各类人群、各种事物、各行业及各类数据形式的无所不达、无所不联的泛在系统,形成了以用户应用、网络连接、移动设备、软件服务等方面为基础的完整的闭环系统。

在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理空间内所有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各种群间根据能量、物质传递形成网络,通过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实现共同进化[1]。通过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分析,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各个构成模块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移动互联网中用户、政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内容开发商、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平台提供商等载体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和相互促进作用[2]。因此,可以将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定义为一定空间内移动互联网所有参与者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完整的闭环有机系统[3]。

(二)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主要由移动互联网络信息主体和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两大要素构成。其中,移动互联网信息主体是指在一定空间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活动的个人或组织;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是指在这个特定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移动互联网络信息主体进行网络信息活动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4]。

移动互联网信息主体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以及信息监管者四类。信息生产者主要是原始信息的加工者或生产者,如记者、科员人员、网红等;信息传递者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的载体,如人民网、新浪、今日头条等服务提供商;信息消费者主要是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信息监管者主要是提供政策支持、信息监督的政府部门或法律机构。这几类信息主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划分,某一特定区域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构成者可能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的信息主体,如当今比较流行的“网红”,他们既是普通网民属于信息消费者,又可作为信息生产者产生原始数据。

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支撑移动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人文环境。移动互联网基础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根基,主要由移动终端、APP、移动通信基站等构成;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移动互联网中处理信息所采用的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资源是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使用的数据和信息的总称;移动互联网人文环境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运行和发展的人文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伦理及人文等。

二 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滇西边境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涉及临沧、保山、德宏州市,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接壤,地形复杂,经济落后,是典型的“边、少、欠、穷”地区。移动互联网为经济落后的滇西边境地区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成为助推当地文化、产业等快速发展的新型载体[5]。然而,受区域环境、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滇西边境地区在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构成方面存在着信息主体缺失、网络生态环境不够完善的核心问题。其中,在互联网信息主体方面,存在缺少权威或具有典型代表的信息生产者、没有核心的信息传递企业或分支机构等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短缺、物种文化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因此,滇西边境地区难以独立构成完整的移动互联生态系统,只能作为全国范围内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边缘参与者,只能在消费、区域监管、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参与其中。要了解滇西边境地区在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状态,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及信息安全等方面入手。

(一)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为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快实现“宽带中国”及“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由国家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三大通信运营商针对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的要求对偏远农村及边境沿线进行了具有普适性、合理性的普遍服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了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的覆盖。根据项目组的实际调研,截止2019年底,滇西边境地区共建设移动基站大约22713个,其中德宏州约5851个、保山市约9605个、临沧市约7257个,主要提供2G、3G及4G无线通信信号,已基本完成多数区域的移动互联网覆盖。

2020年以来,随着智慧城市、智慧边境、智慧小镇等智慧项目的发展,对无线互联网带宽、服务质量、接入用户数等有了更高要求。政府对新基建进行了全面布局,5G通信基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支撑,在滇西边境地区得到了快速部署。以临沧市为例,2020年共建设5G基站400多个,实现临翔区城市核心区域、县城热点地区的连续覆盖,完成交通枢纽、重要商业中心、高校、重点医院、重要党政机关5G全覆盖。具体建设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临沧市5G基站建设情况表

随着国家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的逐步完成,移动网络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滇西边境地区打开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近年来,移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底,滇西边境地区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达到95部/百人以上,而且94%的用户会通过智能终端访问移动互联网,每户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平均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有11%以上的用户达到6小时以上。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完善,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助推了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加。

2.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1)建设难度大。滇西边境地区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任务,主要以移动互联网新建项目的形式完成。这些新建项目多处于高山区域,施工条件差,部分位置存在“无路可进”的情况;尤为突出的是滇西边境地区雨季较长,道路湿滑泥泞,导致施工进度较为缓慢。

(2)建设成本高。为适应国家新基建要求,滇西边境地区将大量建设5G基站,然而,5G基站对电力能源消耗极大,需要对原有基站进行大量电力扩容改造,因此建设成本高。

(二)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及其问题分析

1.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移动购物、移动支付增长迅速,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络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支付的比例高达90%以上,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较2018年增长130%。

然而,由于滇西边境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进程缓慢,特色产业优势不突出,大宗商品交易的资金均流向其他区域,对本地实体经济的带动效果不明显。要在现有条件下实现传统经济的快速增长难度极大,需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产业的快速转型,激活传统产业发展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6]。借助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的东风,依托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和扶持创新型经济企业,积极推动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经济产业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

2.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滇西边境地区长期存在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在推进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受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制约,滇西边境地区市场经济规模较小,难于形成规模性的科技企业,产业竞争力弱,融资渠道窄,科技型招商引资项目难于落地。

(2)产业结构单一。滇西边境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工业、商品深加工、新型高科技企业等行业发展缓慢,不成规模。最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到重大打击,粗放型的农业生产难于支持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3)人才培养及引进难度大。受政策、经济环境、企业发展等因素影响,导致滇西边境地区长期处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的状态,人才引进难度较大。要破解人才匮乏的局面,特别是提高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总量和质量,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三)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风险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链接方式,成为地形复杂的区域用户上网的首选方式,造就了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然而,由于滇西边境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以及切实可行的监管手段,造成恶意扣费、损耗系统资源、窃取隐私、电信诈骗等互联网信息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让整个边境地区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处于被动状态,用户权益受到侵害,经济损失逐年增加。

2.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监管难度大。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滇西边境地区社会的各个层面,使用范围分散,监管难度巨大。由于使用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使用方式、目的和模式上不同,导致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难以深入开展[7]。

(2)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针对信息安全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安全保障和管理有了很大提升。然而,由于滇西边境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社会环境,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仍然存在着真空带,面临着缺乏专业信息安全人员的窘境。

(3)核心文化体系遭到削弱。移动互联时代呈现出多场景、多渠道的信息交互模式,每一个智能终端都携带摄像头、麦克风,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微信、微博、公众号、大V等占据移动互联网的重要阵地,乱象丛生。当下,在短、平、快的“快餐文化”的冲击下,正面、积极的核心文化体系遭到进一步削弱,意识形态阵地遭到蚕食[8]。

(4)信息安全技术落后。移动互联网络以其开放的姿态展现在用户面前,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链接移动互联网,这也加深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复杂度。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然而,滇西边境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匮乏,技术相对落后,也进一步加深了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风险和监管难度。

三 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5G通信技术助推社会发展

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将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G与4G相比,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技术特点,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网络体验,也赋予万物互联的能力[9]。正因如此,政府及运营商积极投入资金在滇西边境地区大量建设5G基站及其附属设施,抢占信息技术高地。5G通信基站的快速部署,将使滇西边境地区快速进入移动高速互联时代,给当地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移动互联网与经济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企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了企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也将带动了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地方政府的战略布局中大数据被放在了发展的重要位置,应用大数据提升本地企业的服务能力,移动互联网将成为重要的基础支撑。

(三)扩大下游应用领域

近年来,物联网市场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与应用的发展促使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加速来临,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应用市场也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四 结语

移动互联网在滇西边境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5G通信基站的部署,极大地改变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了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脚步。然而,受区域环境、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发展失衡,难以构成完善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弥补实体产业的落后现状,滇西边境地区可以借助国家“新基建”的东风,尽快完善以5G为典型代表的新基建基础设施,并采用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大力引进和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品牌、拓展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渠道等措辞,着力构建结构完善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带动实体产业向数字化互联网产业快速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滇西边境地区基站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严阵以待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